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币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稳步上升状态。由于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普遍预计未来几年内人民币仍将有继续升值的潜力和趋势。在国家经济国际化的今天,本币升值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非同小可,并将最终反映到企业财务结果上来,这对高外贸依存度的中国来说尤为如此。
一、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理财的影响
(一)资产和负债结构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通过企业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改变来影响我国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结构,重新赋予各企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可能使不同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分化。从企业资产方面看,企业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头寸将会遭受侵蚀,如以美元计价的应收账款和有价证券等。其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当前巨额海外应收账款存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据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提供的数据,我国迄今至少有1200亿美元的逾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并且每年还会新增约150亿美元。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从2004年12月11日起,境内所有企业都自动拥有进出口权,即进出口权完全放开,这意味着以后若干年很可能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海外拖欠款风潮,企业应做好这方面的汇率风险应对准备。从企业负债方面看,由于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贬值,债务相对减轻一些,企业偿还以外币计价的负债更容易了。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还会在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交易价格上体现出来,可能导致企业的外币负债随汇率走势的预期实施延迟或提前偿还。从宏观层次来看,人民币升值导致了资产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概念股出现全球上涨,如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在纽约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等,这将对中国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产生后续影响。
(二)现金流量
人民币升值除了影响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存量、增量与结构外,对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甚至未来各期的现金流量也会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价值。从逻辑上讲,人民币升值首先是通过影响本外币的兑换比率来影响企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再通过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影响企业的销售量,最后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见表1)。
(三)成本和利润
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改变各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和费用等账面价值,通过权责发生制和外汇折算差异等影响企业经营业绩。首先,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使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销售收入下降,减少了企业经营现金流入,财务状况恶化;另一方面,在国内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的今天,人民币升值会使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下降,但由此引发的汇率波动又会增加企业的产销成本,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走向分化。如外汇负债类企业、原材料或零部件进口型企业将受益,传统的出口优势型企业、国际化定价的企业、进口产品替代的企业等将受损。其次,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并导致国内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相比较而言,欧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好得多,在这些方面的经营成本要低得多。最后,人民币升值不仅对企业当期利润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摊销、预提等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处理方法影响到企业未来各期的利润实现。从2007年起,在金融性资产、投资性房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会计准则环境下,人民币升值还会通过影响上述资产的公允市价来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四)资本项目和融资渠道
人民币升值除了通过进出口贸易中的经常项目对企业产生影响外,还通过反映国际资本流动的资本项目的运作影响企业损益。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购买或出售。目前,大量投资和投机性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2]。在未来中国资本账户必然开放的总趋势下,人民币升值会对资本项目的管理带来巨大影响,相应的风险也急剧上升。在融资渠道上,人民币升值会减缓国内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舍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外币尤其是美元发行公司股票或债券,而更多地选择在国内融资。但人民币升值对于去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却是一个有利的环境变化。
二、化解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理财影响的对策
解决企业财务问题最好从影响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入手。在国际金融格局动荡、汇率波动频繁的今天,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很多企业的经营成果将会因为汇率的波动而遭受侵蚀。目前来看,企业防范与规避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有:
(一)在经营活动方面,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进出口业务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企业必须放弃对固定汇率的偏好,学会在汇率变化中经营运作,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和进出口业务来规避汇率风险。具体途径有:(1)国外直接设厂。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对企业销售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回避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这对于饱受反倾销之苦的中国家电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2)加快产品升级。涉外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出口,扩大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因为这类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价格变化对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影响也较小,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不会发生很大变化。(3)降低产品成本。除了通过加强管理降低制造成本外,还可以通过加大进口来降低成本。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降低,在出口产品中加大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比例是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在进口时要注意充分利用保税政策,扩大保税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比例。(4)利用国外贷款尤其是美元贷款进行企业技术改造。一方面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使贷款企业减少还本付息的数额。(5)收支冲销。企业也可以通过出口和进口的收支冲销来寻求一定的平衡。如一些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出口钢材赚取的外汇与进口必需的原材料之间寻找平衡,以规避经常变化的汇率风险。一些需要进口零部件的企业也可积极地将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并选择适当的结算货币,减少外汇风险。
(二)在财务管理方面,调整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并强化现金管理
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影响。汇率的变化还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币后的债务增加。资产和负债管理是将这些账户进行重新安排或者转换成最有可能维持自身价值甚至增值的资产及币种,尽量减少企业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头寸。如可以增加企业资产中的土地或房产类项目来获得升值收益,增加以美元计价的应付账款和在海外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债券等。这一管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尽量持有硬币资产或软币债务。在汇率变动情况下,硬币的价值相对于本币或另一种基础货币而言趋于不变或上升,软币则恰恰相反,其价值趋于下降。比如借贷法,当企业拥有以外币表示的应收账款时,可借入一笔与应收账款等额的外币资金,以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另外,中国企业目前的赊销比例约为20%,在出口贸易中,信用交易的比重不足40%;即便是如此悬殊的信用销售比例差距,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还是在5%以上,远高于欧美国家0.25%~0.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1%的水平[3]。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很低。因此,加强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汇率风险和催收管理日益迫切。另外,还可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外直接投资,但要限制对外短期投资,以免方便国际资本撤出,降低其风险预期而引致国际游资对人民币更大程度的攻击。人民币升值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减少风险暴露,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对于因为外债而面临巨大汇率风险的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改变融资方式,如发行国内债券等。
(三)在会计处理上,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和入账汇率
在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上,企业一般应选择以软币付汇,以硬币收汇;在出口时选择高利率货币和对交易过程有利的货币,进口则反之。目前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进出口公司、对外承包公司等都采取此种方式进行避险。但这种操作方式一方面会受到交易本身的限制,造成交易成本上升;另外一方面也受到实际执行人对汇率市场判断的影响。企业可以考虑向非美元计价的市场出口,比如欧洲市场和亚洲市场。由于欧元和日元的相对升值,可以增加出口销售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汇率方面,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入账汇率有:(1)即期汇率。即采用即期外汇,在两个银行交易日之内完成交割并入账,完全不考虑汇率变化对企业造成的损益影响,财务报表上的汇兑损益数额可能只是当日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微幅差异所带来的损益,因为企业已经把尽可能的外币头寸结算为本国货币头寸了。企业的利润完全来自经营成果,不愿意承担或享有汇率变动产生的损益。(2)远期汇率。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远期结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企业入账汇率为合同约定的远期汇率。进出口商可以通过其来预计未来的企业现金流量,稳定企业收入。选择该汇率的结果是或放弃汇率走势有利的机会,或造成避险成本过高。(3)采用货币掉期。企业与银行进行一前一后、两次方向相反的本外币交易,以避免各自承担的汇率风险。企业入账时的汇率等于交易发生时的汇率。汇率变化不会对企业的损益造成影响。当然,其结果也是或放弃汇率走势有利的机会,或造成避险成本过高。
(四)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工具来防范和化解人民币升值风险
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主要汇率避险金融工具有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货、汇率互换等。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标准化的衍生金融产品非常少,可供选择的一般有以下几种业务:(1)远期结售汇业务。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远期结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一般来说,客户对外贸易结算、到国外投资、外汇借贷或还贷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外汇保值的问题,通过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客户可事先将某一项目的外汇成本固定,或锁定远期外汇收付的换汇成本,从而达到保值目的。(2)外汇期权。外汇期权买卖是近年出现的一种交易方式,它实际上赋予了期权买方有权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期权的卖方(如银行)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币,同时当汇率朝着不利于自己变动的时候,期权的买方可以放弃此权利。因此,外汇期权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目前我国银行对运用这项业务还不是很成熟,并只能提供欧式期权品种。(3)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交易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将一定数量的货币与另一种一定数量的货币进行交换。以宝钢股份为例,该公司在2001年自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转入欧元借款货币互换协议,用以规避三期资产收购时外币借款之汇率风险,根据货币互换协议,该公司可以在相关欧元借款还款日,按照协议规定的货币汇率支付美元来获取欧元以归还借款,这无疑规避了欧元汇率上升的风险。(4)外汇期货。外汇期货交易是指在约定的日期按照已经确定的汇率,用美元买卖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货币[4]。由于金融市场条件所限,我国还没有外汇期货这一金融产品。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能游刃有余地使用各种风险防范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的企业很少。目前较为紧迫的是建立健全期货、远期等金融衍生品市场,辅导企业尽快掌握规避汇率风险的市场手段,以降低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同时提高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效率,最大限度地消除国际资本“名为FDI或QFII,而实为短期投机资本”的现象。
(五)发挥行业优势,让企业的客户分担部分汇率变动成本
这要求企业灵活地运用往来交易向客户转嫁成本,和国内外客户共同分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和损失。企业在对外业务谈判中,应充分考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因素,争取客户感情认同提价,同时要求上游供应商同步降低原料成本。具体可参考中国银行1-12个月的远期结汇价格与客户进行商谈,要求对方让利,提高出口商品售价,但这要冒客户流失的风险。此外还要密切关注人民币升值期央行的相关后续配套政策,如人民币利率的走向和热钱的监管情况,做好人民币升值对各个行业影响的经济分析。
总体而言,中国出口的产品质优价廉,价格优势相当强,与国外同类竞争对手的平均价格差距在15%以上[5]。即使有所涨价,相对欧美国家仍然经济实惠。人民币升值以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依然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企业仍然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一致对外提高价格,把市场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整个纺织品争端的博弈机制中,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国目前的行业协会作用十分有限,要改变目前中国产品管理上重企业轻行业的状况,按行业规划和行业组织进行管理,促进和加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联系和联合,最终促使中国的行业管理成熟壮大,提升中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标签:人民币升值论文; 汇率风险论文; 汇率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香港汇率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外汇论文; 远期结售汇论文; 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