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音音段音位对比研究

英汉语音音段音位对比研究

何伫聚[1]2014年在《英汉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英汉音段音位中特色音位、音位出现位置和组合方式,以及超音段音位中的语调和声调、重音、音长位的对比分析,指出英汉语音系统中的差异,以期能对英语语音教学有所启发。

冯和鹏[2]2018年在《兰州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音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语言的外在表现。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及发音规律。由于方言与英语的语音系统及发音规律存在差异,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学习者往往会将方言的发音习惯迁移到英语的发音当中,从而影响英语语音的习得。兰州方言是西北方言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此外,由于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差等方面的因素,当地学生在语音方面的表现令人担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很容易受到兰州方言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兰州第四十五中学的30名高一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语音学理论和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为基础,运用对比分析、实地调查的方法,借助语音应用软件Adobe Audition和语音分析软件Praat,来探究兰州方言与英语标准语音(RP)在音段音位层面的差异以及兰州方言在英语音段音位上的负迁移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兰州方言语音对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元音舌位的偏移、双元音不到位、口腔开合度大小偏移、长短对立音混淆;辅音的清浊对立音混淆、鼻辅音混淆、辅音成阻方式的偏移、增音与吞音现象。通过对兰州方言对英语语音音段音位习得负迁移影响的分析研究,作者为兰州方言持有者提出了一些相应可行的对策,其中包括了对学生和老师的建议,有助于提高兰州本地学生对自己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意识,且有效的减少甚至最小化他们的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兰州方言所产生的负迁移影响,同时也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参考,便他们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质量。

张书慧[3]2008年在《英语汉语音段音位特征的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英汉语音方面差别很大,而根深蒂固的汉语发音习惯所导致的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非常不利。本文对英汉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音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揭示英汉语音的异同,尤其是挖掘其不同之处,以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音的差异,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排除母语干扰。

陈瑞琳, 董海琳, 赵海燕[4]2007年在《英汉语音对比与英语语音教学》文中指出在外语学习中,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从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入手,分析英汉两种语音系统的差异,从而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庞海芬[5]2016年在《英语与汉语音系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教学在中国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一个语言学习的新潮流。然而,中式英语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显着问题,而英式汉语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语言学习中的发音问题亟待解决。学生对两种语言语音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正确认知是解决语音学习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比分析方法能够系统系性地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预测学习领域中遇到的问题,以期找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英语和汉语普通话之间的语音系统的对比从叁个层次进行,因此英汉语音系统的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音段音位层面中英语音不同体现在:音类、分布、区别性特征和音质上;(2)在音节结构方面,差异体现在:结构维度、辅音群、成音节辅音、音节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和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关系上;(3)在协同发音层面上,英语语音系统的协同发音类型十分多样,而汉语协同发音的维度独具特色。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一定的现实用处和教育意义。一方面,本研究具体地展现了英语和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上的差异和相似性,帮助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本研究的结论能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教授者的语言教学,期望能为以后的发音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陈莹[6]2001年在《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文中指出从对比语言学诞生的那时候起,语音对比就被语言学家认为是对比分析中最为基础也最为有效的研究层面之一。与英美早期的英语语音着作相同,中国大部分的英语语音教材都以极大的篇幅去描写英语元音、辅音的发音;同时,也对英语和汉语的音位作了详尽的对比。因此,早期的英汉语音对比只停留在音段音位方面。然而,随着语音学、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外英语语音口语教学的大量实践表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通常感到困难的只是少数的几个元音和辅音,并非全部的音段音位。人们说英语或朗读时,并不是发出一个个孤立的元音或辅音,而是发出一段段语流,这就涉及到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超音段音位特征。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超音段音位比音段音位重要得多;由于音位发音不准而引起的误解在共知的语境中是可以消除的;在音段音位可接受可理解的情况下,超音段音位更能协助人们传情达意。因此,随着语音学研究重点的转移,英汉语音对比的方向也从昔日对元音、辅音的详细比较发展到对音节、重音、节奏、音渡、音变,甚至语调的深入对比研究上。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他们的着作中对英语与汉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超音段音位特征作了对比分析,但一直缺少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不少文章也只是对英汉超音段音位的现象作了列举比较,而未深入其内在的功能。这正是作者撰写本文的初衷。 本文选择了英汉超音段音位中最主要的,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叁个特征,即重音、节奏和语调,进行对比。本文采用的是对比分析中功能主义的方法。在功能对比中,重音、节奏方面主要对比它们在语段中与其它语音、语法成分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语调方面则侧重其目的职能,特别是语调在话语中的交际功能。 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文。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文章结构。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超音段音位学概述。本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的定义、历史发展、目的及方法,分析了语音学与音系学的异同,介绍了超音段音位学的定义与发展、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第叁章英汉重音对比。首先描述了重音的本质,即语音表现形式,并分析了 四个声学特征在英汉重音中的不同表现。根掘重音的分类,先对比了英汉词重音异 同,指出重音是英语词语的一大特征,而轻声在汉语词语中的作用比重音更重要; 列表比较了英汉词重音模式;着重对比了英汉词重音的功能。相同功能在于:一、 重音能区别词性和词义;二、重音位置的转移会改变词语的发音。不同功能在于: 英语的词重音是构词手段的语音标志,而汉语词重音的这种性质却不如英语明显。 英汉的句重音都可分为强调重音和非强调重音两类:非强调重音指的是表意重音即 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包括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英汉句重音有着相同表义功能和句法功能;英语句重音不同于汉语句重音的功能在于:一、句重音是节奏单位的基础。二、句重音造就了虚词的弱读式;而汉语句重音也有不同于英语的功能:一、强调重音导致停顿的产生,二、关联词上的句重音加强了句法结构,有助于表意。 第四章英汉节奏对比。首先介绍了英汉节奏的主要特点,指出英语的节奏是 以重音记时的,而汉语的节奏是以音节记时的;接着阐述节奏单位的确定,包括英汉自然话语的音步划分,音步与节奏群的不同,英汉诗歌音步特点的比较;然后对比分析英汉节奏的功能,相同点在于:一、对语速的影响;二、对音长的影响:叁、造成语流音变。不同点在于:英语节奏变化会导致重音位置的改变,汉语因为节奏的需要而经常要调整语法结构。最后讨论英语和汉语的停顿问题:意群是英汉语句所共有的,是停顿的基本单位,英语和汉语的停顿都以语法停顿为主,而英汉语法停顿都有分界词、短语、从句与句中其他语法成分的功能,不同的停顿会使同一句子的句法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歧义。 第五章英汉语调对比。语调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调涵盖大部分超音段音位的内容,狭义的语调仅指声调高低抑扬的变化。语调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其形式与功能。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其基本单位是调群。本章介绍了英语五种基本声调、两种复合调型及其含义,分析了调群的划分及其结构。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音节上的声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介绍了汉语四种基本声调、轻声和各种变调,分析了声调的功能。通过图表对比英汉几种相似的调型,着重对比荚汉语调的功能,即态度功能、语法功能、信息功能和话语功能。根掘Roach的分析,以下叁方面要素决定了语调的态度功能:序列要素、韵律要素和副语言要素。关于语法功能,Halliday所述语调的叁个选择系统都会作用于句法和句义,本章还阐述了语调在英汉四种句型中的应用。Halliday是语调信息功能的倡导者,他主张一个调群代表一个信息单位,调群内的调核为信息焦点。Brazil发展了Halliday的理论,指出在多个调群组成的语段中,只有降调才表示新信息,而升调或降升调则表示已知信息。话语功能是

李征亚[7]2016年在《枣庄地区方言者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语音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在语音学习中,由于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最先习得的语言是本地方言,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方言的影响。因此,从方言对语言学习的迁移角度来探讨语音习得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山东省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语音系统与本地方言系统有诸多不同,但又存在相似之处,而山东省不同地区方言又有各自的发音特征。本文主要以地处山东西南的枣庄地区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语音学理论和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为基础,运用对比分析、实地调查的方法,通过语音应用软件Cool Edit和语音分析软件Praat作为研究工具,来探究以下叁个问题:一,与英语音位对比,枣庄方言中缺失的音位所造成的负迁移发音有哪些;二,学生在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枣庄方言在英语音段音位上有哪些负迁移的体现以及原因是什么;叁,通过对枣庄方言在英语音段音位上负迁移的分析,我们能得出哪些教学启示,取得哪些相应的教学措施。本文通过研究50名以枣庄方言为母语的高中生的英语发音状况,分析出枣庄方言在英语学习者元音及辅音的习得过程中均产生了负迁移的影响并探究出产生负迁移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根据研究所反映的问题,本文对教师的语音教学和学生的语音学习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减少方言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

董雅莉[8]2013年在《英汉语音对比研究及其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指导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英汉两个语音系统的音位体系和发音特点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结合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知识,通过对英汉语音段音位及超音段音位差异的分析,以期找出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相应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彭诚[9]2017年在《长沙地区英语学习者音段音位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音学习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影响目的语的学习。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来自母语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会阻碍新的语言习惯的培养。与此同时,母语对二语的干扰在语音方面尤为明显。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它的音位具有区别特征,而这些区别特征的差异会导致学习者语音辨析上的错位,继而影响语音的学习,出现语音发音上的偏误。湘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在湖南省内有着广泛的使用群体,其中,长沙方言作为新湘语的代表,与英语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有很大的差异。笔者以长沙地区的英语学习者为例,尝试探究他们存在的语音问题,并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发音。笔者选择了长沙财经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们不仅普遍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很多甚至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音教学,而且自身也大多长期受地方方言口音影响。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很多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方言对语音习得带来的负迁移影响,这使得中职学校的学生无法有效地习得英语标准发音。本文首先对比了长沙方言和英语标准发音在音段音位方面的异同点,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然后借助问卷调查、语音测试等方法对学习者的实际语音情况进行探究,发现了学习者在受长沙方言影响而产生的语音问题主要表现在元音的长短对立不明显,双元音的发音偏移,辅音的清浊对立的偏误等。随后,笔者分析了长沙英语学习者出现的语音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将结果运用到语音教学中,让学习者的语音后测成绩与前测相比有了显着性提高,证明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有关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建议,并总结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苏涛[10]2009年在《英汉语超音段音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对比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比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分析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为具体的外语教学提供有效而可靠的依据。作为对比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语音对比一直被认为是对比研究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层面。我国早期的英语语音研究文献大都用很大的篇幅去描写英语的元音、辅音,以及如何更好更准确地去发这些音;但这些研究基本都属于音段音位层面的研究,缺乏对英语、汉语的超音段音位层面系统的对比研究。然而,随着语音学、音系学、对比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语言学家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对英语和汉语的语音进行描述,对音段音位的研究也日渐成熟,同时,在我国的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研究人员发现,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音位都是难以掌握的,学生感到困难的往往只是少数的几个元音和辅音,并非全部的音段音位,这只是制约中国学生熟练表达英语的一个因素,要想流畅地表达英语,绝不是只发出孤立的元音或辅音,而是发出一段段语流,这就涉及到重音、节奏、音变和语调等超音段音位特征,这表明,超音段音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言语交际。近年来,有不少的研究人员(何善芬1997,陈莹2001,王艳宇2001,于延梅2004,李芳芳2006)在他们的文献或着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对英语与汉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超音段音位特征作了对比分析,但还是缺少较为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英汉两种语言的重音、停顿、语流音变、节奏、声调和语调。本文采用的是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超音段音位的不同层面出发,选取了合适的角度进行对比。作者希望本文对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特别是英语的超音段音位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英汉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对比分析[J]. 何伫聚.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

[2]. 兰州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影响[D]. 冯和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 英语汉语音段音位特征的比较与分析[J]. 张书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 英汉语音对比与英语语音教学[J]. 陈瑞琳, 董海琳, 赵海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英语与汉语音系统对比研究[D]. 庞海芬. 内蒙古大学. 2016

[6]. 英汉超音段音位功能对比研究[D]. 陈莹.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7]. 枣庄地区方言者英语音段音位习得的特征分析[D]. 李征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8]. 英汉语音对比研究及其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指导意义[J]. 董雅莉.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

[9]. 长沙地区英语学习者音段音位问题及对策研究[D]. 彭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10]. 英汉语超音段音位对比研究[D]. 苏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英汉语音音段音位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