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芝[1]2010年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托尼·莫里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裔美国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复杂性与艺术风格的多元性一直是研究界探讨的焦点所在。本文在充分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揭示莫里森创作的突破口是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由此形成的创作。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叙事学、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多种批评方法,系统梳理莫里森的创作与思想,从中归纳出莫里森多元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试图由此揭示出莫里森创作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莫里森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继而对本文的关键术语多元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就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和基本思路进行了说明。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考察了莫里森多元文化的背景因素,涉及地域文化、黑人文化、白人文化和大众文化。本文认为,莫里森的多元文化背景对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潜在地规约着其日后的创作,不仅影响到创作题材与主题的选择,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其艺术风格的形成。第二章探索了莫里森从事文学创作的动因、早期创作中所彰显的黑人女性文化景观和黑人口头传统特色。莫里森的创作动因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内在因素,如离异,自我迷失等;二是外在原因,如民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等的影响。在莫里森的女性文化景观中,首先分析了黑人女性如何利用身体重塑自己的身份或反抗父权和质疑传统的母亲形象;然后对莫里森启用充满个性化的百衲被叙事艺术和口头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第叁章分析了莫里森在历史书写中所体现的她作为美国学者复杂的文化立场。在《宠儿》中,莫里森通过对被淹没的历史材料的挖掘,体现了她对历史的改写;而《天堂》通过模仿美国西进运动,反思了建国神话与西部神话所体现的例外论,突出了黑人对例外论的模仿以及所带来的危害。第四章论述了莫里森文学创作思想以及对美国文学研究的反思。文学政治功能与美学功能并举是莫里森创作思想之核心,而对美国文学经典的重读以及对文学研究中存在的种族因素的思考则体现了她为拓展美国文学研究版图所作出的贡献。本文结语部分回顾了莫里森从女性、黑人、美国人的角度反思白人文化对黑人的影响,并且强调指出,莫里森文学成就是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只有充分认识到莫里森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独特性,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公正的结论,还原一个真实、独特的莫里森,还原莫里森创作的独特性。
莫色木加[2]2011年在《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文中提出托尼·莫里森成为当代美国文坛非洲裔文学先锋的理由,在于她对非洲裔美国文化传统的接续和她同时显示的超越种族范畴的人文思考。凭借诗化的语言,对神话传说的奇妙运用,以及不落俗套的叙述结构,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世界里着重表现了非洲裔美国人受压制的事实,美国社会中种族压迫对非洲裔美国人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及非洲裔美国人在由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所统治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时所面临的困难。《所罗门之歌》反映了托尼·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身份的思考,而托尼·莫里森在对人的身份问题思考时添加了明确的前提,即人无法脱离自身的种族性。因为人首先是具有种族性的,所以个人的身份也是种族性身份。而作者的这种文化身份认同,其实是一种转化中的文化身份,小说主要关切这种转化中的文化身份,这是连接过去,衔接现在并接引至未来的一项文化工程。论文主要运用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理论来分析在《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作者托尼·莫里森及其作品的相关评论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为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分析阐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背景。第二章主要介绍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先锋霍米·巴巴的一些观点对解读《所罗门之歌》的启发。第叁章主要从“飞翔”、“歌谣”及“姓名”的象征来分析主人公奶娃的形象以及探讨非洲裔美国传统文化在奶娃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所罗门之歌》对非洲裔美国民间文化的运用和对民间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对非洲裔美国人生活的描写自然逼真、生动而充满活力。第四章从作品出发,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他者”身份为分析对象,揭示建立双重文化身份的艰难历程。本章还探讨了非洲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非洲裔美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即他们与其非洲根源之间的文化连结并深入分析其在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体现。第五章则是结论。后殖民批评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身份问题,怎样印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克服某些后殖民困难仍然是个难题。根据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向我们表达的那样,他们对文化身份的追求注定会成功。但是其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
李倩[3]2007年在《后现代的黑人主义与黑人女性的融合——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分析解读,探讨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及未来。同时通过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写作风格及背景进一步阐明了黑人女性作家这一特殊群体在黑人文学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张荣[4]2014年在《莫里森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根植于美国的非裔黑人民族,其创作从女性主义的独特经验出发,描绘种族歧视下美国黑人身体和心灵所遭受的双重伤害,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黑人形象,其笔下丰富多彩的黑人生活与人物生动揭示了现代社会美国黑人的艰难处境,引起人们对已成历史的奴隶制的思考和反省。1993年,莫里森因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和对美国黑人生活的生动的描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本文以莫里森作品中失衡的两性人物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文本所描写的特异两性关系入手,透视莫氏笔下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异化与变形,并探讨其创作中两性关系失衡之因以及作家笔下爱的多重内涵与深刻意义。全文主体部分为叁章:第一章莫里森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即将莫氏作品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归纳为叁种形态:以男权为中心的两性关系、乱伦扭曲的两性关系、对立冲突的两性关系,以此观察莫氏笔下失衡的黑人两性世界。第二章莫里森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原因之探究,分别从性别、种族、文化叁个角度探讨莫氏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的深刻原因,通过分析男性至上的传统两性观、种族歧视造成心灵扭曲以及冲突的文化观揭示莫氏创作中黑人两性关系失衡原因的多重性与复杂性。第叁章重构和谐的两性关系,鉴于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冲突导致黑人内部两性爱的缺失与关系失衡,本章结合莫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人生体验,阐述其创作中所倡导的爱的丰富内涵与救赎意义。莫氏在其创作中所提倡的爱不再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爱,它超越了性别、种族和文化藩篱,引导黑人两性走出失衡困境,是其对黑人两性如何在多元化的世界更好的生存下去的一次精神探索与展望。本论从莫氏笔下形态迥异的两性人物形象入手,通过细读文本,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相关理论解读莫氏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这一现象,力求从性别、种族与文化的视角探讨非裔美国人两性关系失衡之因,并将莫氏构建和谐黑人两性关系的理念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传统中,发掘其以爱作为构建两性和谐之路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揭示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莫里森把握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独特方式及认识世界的审美取向。
凡现双[5]2013年在《对莫里森《宠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1931-),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小说的故事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让儿女再落入奴隶主的魔掌,她毅然扼杀了自己的孩子。生态女性主义者挑战一切父权制思想,并指出人类观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思想是导致对自然和有色人种的肆意掠夺和压迫的根本原因,旨在呈现出一幅女人、自然、男人和一切存在形式和谐平等共生的画面。本文尝试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来剖析这部小说,挖掘小说中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对文本的详细分析来展现有色人种所遭受的苦难和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最终,在小说的结束时,他们寻找到了曾经迷失的自我,并且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以及各色人种平等和谐共处的理想生存状态。本论文包括四部分:介绍、理论基础、主要章节和结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托妮·莫里森的生平及其作品,回顾了《宠儿》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中心论题。第二章是整个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做了简要介绍,并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为下文的具体分析提供理论指导。第叁章主要写黑人女性在白人社会里遭受失去自我身份的待遇,分析了黑人女性如何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思想对其压迫与剥削,从而建立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第四章主要写黑人男性遭受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并阐述了在自然的指引下,黑人男性寻求自我,走向充满自由与和谐之路的过程。第五章是论文结尾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宠儿》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鲜活文本,还启发人们努力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通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来研究《宠儿》这样一部经典作品,有利于为此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添砖加瓦,同时也为其他学者采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蒋溪[6]2012年在《托尼·莫里森前期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美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极其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也是蜚声世界文坛的一位大师。因为既是黑人又是女性的双重特殊身份,在文学这片天地,莫里森从一开始就一直怀揣着一颗赤诚的黑人之心致力于美国黑人生活的描绘,不仅细述了美国黑人历史的、现实的悲惨境遇和苦难,而且也对美国黑人精神、心灵困境进行了揭示,并积极探索其出路,为美国黑人同胞献上自己的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莫里森的资料,笔者发现就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的小说作品进行文学伦理学方面的解读的论文还非常缺乏。因此,本文尝试采用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后殖民理论批评为辅的方法对莫里森在1993年前出版的《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娃》、《宠儿》、《爵士乐》等六部小说进行分析解读,并且认为,莫里森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四个方面为美国黑人同胞探索出了一条伦理诉求之路。本文主要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第一节概述了莫里森的生平、创作及文学成就。其次,第二节介绍了国内外莫里森研究的现状。最后,第叁小节对本文要运用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及该理论在本文中的可行性作了简单阐释。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四章:第一章,通过探讨研究莫里森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自然意象,笔者揭示出莫里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伦理诉求,即诗意的共存,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第二章,详细分析莫里森在人与社会这一关系层面的伦理主张及追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具体体现为内外两部分:外部的黑人与美国奴隶社会的关系、黑人与白色社会的关系,内部的黑人与黑人社区的关系。从而揭示出美国黑人于外,要铭记历史,也要正视现实的困境,不卑不亢;于内,要自尊自强,个人的自立要与黑人社区“百衲被”的传统力量相结合,依靠凝聚的黑色力量,将黑色不断延续,论文将用叁节来进行阐述分析。第叁章,探讨了莫里森在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求善”的伦理主张。莫里森对黑人家庭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黑人同胞之间的关系,姐妹之情颇为关注,彰显出对和睦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如宾及黑人同胞之间友爱互助、平等、独立,姐妹情谊这些不同形式的“善”的推崇。惟有通过上述的这种种“善”,人与他人之间才能真正达成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第四章探求莫里森在自我这一最为内在、最难究明的关系层面的伦理诉求。在白色主流的美国社会,莫里森希望其黑人同胞不要丧失了本真的黑人性,在融入美国社会、汲取主流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部分,不断完善黑人自我。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结语部分。本部分对前四个章节做简要总结,得出以下结论:莫里森描绘非裔美国人过去悲惨的历史,揭露奴隶制及奴隶制直接导致的种族歧视给美国黑人造成的身心创伤;另外,关注与描写在新时期新的社会背景下美国黑人出现的个体乃至群体存在的问题,全面而具体地诠释了她的道德信仰与伦理追求:美国黑人要铭记美国黑人历史,正视现存问题,并与黑人同胞团结一致,友爱互相,兼收并蓄黑白文化的精华,以达到以坚定独立的自我黑人形象融入并屹立于美国白人社会的目的。至此,莫里森对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不言而喻。
商新新[7]2010年在《托尼·莫里森与美国黑人文学的成熟》文中研究表明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美国文坛的黑人女作家。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美国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她先后创作了十余部小说。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从独特的视角关注黑人群体,向社会传递美国黑人女性的声音,弘扬黑人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以黑人社区作为创作背景,以普普通通的黑人作为主人公,描写了黑人的种种社会关系与生活经历,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表现了他们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考,展示了黑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从而揭示了白人主流社会中白人价值观与黑人信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论文第一部分从美国黑人的发展历程谈起,进而引出托尼·莫里森创作的大背景;第二部分主要对托尼莫里森的创作进行品评,展现托尼·莫里森独特的创作手法与独特的写作风格;第叁部分主要结合美国黑人的艰难奋斗历史分析托尼·莫里森创作的深刻主题和意义,突出托尼·莫里森所代表的美国黑人文学的成熟与深刻性。美国黑人文学从无到有,继而发展到成为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惊人变化,是美国黑人奋斗的结果。托尼·莫里森的创作不仅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现代社会中关于人权、女性、抗争的普适性主题意义。可以说,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文学真正成熟的标志。
贺淑娟[8]2007年在《二十年来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作品研究叁个方面全面回顾我国学术界二十年来对托尼·莫里森的研究成果。从成果数量和研究力度上来看,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正在积极发展中并取得了很多成就,对其思想和作品主要是从性别、种族、文化、语言、神话、创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然而,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叁个方面的问题(:1)加紧对其所有作品的翻译和介绍;(2)研究中要积极创新(;3)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引进。
翁珲珲[9]2007年在《解读莫里森笔下女性人物的传统与叛逆》文中提出作为一个非洲裔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关注着本民族女性的命运,因为她深深知道,她与小族裔黑人女性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关注她们的命运就是在关注自己的命运。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非洲裔美国人一直受到种族主义的困扰,而作为黑人女性更是受到种族和男权的双重压迫。在面对双重压迫时,黑人妇女表现出不同的念度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取向。有的黑人妇女在压迫下完全丧失自我,抛弃并割裂了与本民族的联系;有的黑人妇女则陷入了更深的传统的囫囵,不思进取,逆来顺受,以放弃尊严作代价换取生存空间,她们成了囿于传统的代言人。但历史证明,有压迫就有反抗。受到压迫的黑人女性,勇敢地站起来,走在了同族女性前面,她们甚至不惜以生命及血的代价来赢得自我、实现自我。莫里森在小说中从女性视角出发,以细腻的笔触深刻洞察、探讨定位于传统及叛逆的黑人女性,通过她们与白人、黑人男性、黑人社区之间的盘根错节的联系指明:一味顺应传统、放弃追逐自我个性或在追求自我实王现的过程中背离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甚至完全舍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其结果是一样的一都会导致失败的人生。莫里森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待人的生存问题,给广大黑人女性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只有在民族传统文化依托下的自我实现才能够带黑人妇女走出困境,远离痛苫与迷茫,才能真正给黑人女性乃至黑人民族的发展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张丽霞[10]2011年在《迷失 抗争 引导》文中指出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美国当代文坛的杰出女作家,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作家。黑人女作家的独特身份及其生存体验,使得她对黑人女性的命运投入更深入的思考。本文拟对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母亲形象作较为系统的梳理,从整体上解读叁种黑人母亲形象,并分析她们生命中呈现迷失、抗争、引导不同风貌的深层根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叁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托尼·莫里森生平,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基本内容与选题意义。第一章分析了莫里森作品中迷失自我而沦为他者的黑人母亲形象。这些母亲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多重的,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压制了她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她们无法给传递正常的母爱。第二章表现了莫里森作品中自我意识觉醒后与现实抗争的黑人母亲。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这类母亲呈现了违背常理的、极端的母爱。因其特殊身份及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她们的抗争方式充满了无奈与悲情。第叁章分析了莫里森作品中当意识到个人与民族的存在价值后、引导他人的黑人母亲。她们在推动黑人文化以及为黑人民族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部分指出黑人母亲的行为关乎后代如何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健康成长,因此它就具备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性质。通过对莫里森作品中母亲形象个性与共性的考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宏观、更深刻地理解莫里森作品的内涵,对其作品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多元文化语境下托尼·莫里森研究[D]. 姚佩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 莫色木加. 浙江大学. 2011
[3]. 后现代的黑人主义与黑人女性的融合——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J]. 李倩. 科技资讯. 2007
[4]. 莫里森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D]. 张荣. 江南大学. 2014
[5]. 对莫里森《宠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 凡现双.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6]. 托尼·莫里森前期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 蒋溪.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 托尼·莫里森与美国黑人文学的成熟[D]. 商新新. 曲阜师范大学. 2010
[8]. 二十年来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 贺淑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
[9]. 解读莫里森笔下女性人物的传统与叛逆[D]. 翁珲珲. 黑龙江大学. 2007
[10]. 迷失 抗争 引导[D]. 张丽霞. 四川外语学院. 2011
标签:世界文学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文学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美国史论文; 宠儿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黑人文化论文; 所罗门之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