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二元理论分析
覃发业
摘 要 :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的二元关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研究当前语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遵循教参保守性和主观意识性的“教”,提出教学设计应从“学”教参转向学参考书。反思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二元处理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枚举“教”与“学”之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与“学”二元协调统一建议。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设计;教与学;不平衡
教与学,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语文学科在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导致在“教”与“学”的二元处理上存在很多分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容易出现遵循“教参”保守性的教和“主观意识性”的教两种不平衡问题,导致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脱节或错位,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 保守性“教”的建立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模拟方案,是教师指导教学的心理意图,包含了对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建立和教学效果的预想。根据传统的教学设计经验,设计需要教材和教参,教材是知识设计的“根”,教参是知识设计的“枝丫”,教学效率就是“果实”。教师就是按照这样的经验开始了教学设计,可实际的课堂竟出现了低效率的现象,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教”。
(一) 遵循《教师参考用书》的“教”
《教师参考用书》看作教师备课的“真言”,也是教学设计的现成方案。很多教师因为懒于思考、琢磨,就会直接搬用《教师参考用书》,按正常理解,《教师参考用书》上的知识点绝对不会存在大的问题,起码对付“教学”是绰绰有余,学生能领会《教师参考用书》上传授的知识点就算达到目标了。可是,《教师参考用书》毕竟是参考,运用与实际,某种程度上有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参考用书》是静态的,教师和学生是动态的。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教材中的课文不也是静态的么?《教师参考用书》是根据课文解读出来的,因此只要课文没变,《教师参考用书》就有它的使用价值。很明显,这种想法是走向极端的挣扎。
有经验的教师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上过最精彩的课,不是课堂上照搬预设的教学设计,而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师生之间出现的思维“碰撞”,在教材内容的逻辑推理动下,形成一种新的,产生共鸣的、合理的思想共识。如果教师的每一步教学,都在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范围,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或《教师参考用书》中团团转而感到教学的成功,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违背了有效教学的本质。
Ⅰ期槽孔槽段内布置3组直径为250 mm的导管,相邻导管间距设置为3.0 m,两端导管距孔端1.0 m,Ⅱ期槽孔槽段内同样布置3组直径为250 mm的导管,相邻导管间距为2.8 m,两端导管距离孔端1.0 m。
生:不是的。
(二) 主观意识性的“教”
课标中关于必修课程教学的阐述,“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的理解只能代表是教师本身,而不能替代学生,学生有自己的理解。但理解的范围是不应该脱离文本内容而过度解读,这是教师和学生两个独立阅读主体所必须坚持的根本。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教师肆意地动用自己的“教”权,站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如“同学们,就按着我的理解去记就可以了……”有些老师在听了学生对某问题的回答或者回答很模糊时,老师就会来一下复述,如“同学,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想表达……”这句话表面上看似对学生回答的复述与概括,其实很多时候是教师在主观地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主观意识地“教”了。
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理,穷尽一切可能的知识,把文章吃透,以期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碰撞”,而不是主观意识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充分展现教学的“活”“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个‘活’字。教师教法的优劣、精粗、雅伪,不能只看课前预设的问题多么巧妙,安排的序列多么精细,要在是否‘活’上加以区分,在‘活’字上得以体现。”
二、 教学设计“学”的组建
教学设计的“教”需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只有教师学得透彻,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法,反之,则一塌糊涂。当前的语文教学设计改革方向,都在迫使教师从“教”的主线回到“学”的主线上,如何“学”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坎。
(一) 教师自己“学”
教师自己“学”,立足从教师本身出发,杜绝教师不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而武断地教授现成的“结论”。对此,教师应该做到如下两个方面:
基于经济的全面建设,高速公路桥梁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所以,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也将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稳定性,要强调桥梁基础的关键性。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成本不高且操作方便,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基础建设中。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高速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与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学”教材
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博学知识作为基础,这些博学的知识不是作为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属于提供参考,作为学生思考的助推剂,在学生理解问题的启发上产生一定的共鸣,而不是主观意识地强加给学生消化。
原位化学处理是通过向污染底泥加入化学氧化剂,提高氧化还原电位以减少污染物的毒性。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费用较低,并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快。目前使用较多的氧化剂主要有高锰酸盐、双氧水、硝酸钙等。对于受污染底泥的原位氧化治理,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硝酸钙作氧化剂。向底泥中投加硝酸钙可以氧化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同时还有利于去除底泥的黑臭现象。缺点是缺乏工程案例和成功经验,极易导致工程失败;原位化学处理短期可能有效果,但耐久性不足。原位化学处理将底泥变成好氧状态,快速改变黑臭现象,但破坏了厌氧微生物的体系和河流的生态系统,发生二次环境问题风险较大。
生:(齐)不会!
学习《教师参考用书》是建立在钻研教材的扎实知识基础上而进行的活动,《教师参考用书》固然存在僵化的知识,但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点,一些足以佐证在钻研教材时遗漏的面,迫使我们重回教材去追本溯源。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预想的教学设计与教参进行对比,建立在“活”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增删,敢于质疑《教师参考用书》,打破《教师参考用书》,重建属于自己的《教师参考用书》,形成符合实际的教学设计,不要让《教师参考用书》代替了自己的思考。杜绝通用的句式:本文通过什么,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揭示了什么,赞美了什么,抨击了什么。这种阐释方式非常简单,一学就会,不用费多少脑子,而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旦习惯了这种方式,就会发现其他的阐释都是胡扯,都是不知所云。
学习参考书是针对所要准备教授的文章进行经纬度地学习,是当下语文教师保持思维“活”的基础。例如准备教学鲁迅的《故乡》一课时,那就要翻阅鲁迅写作《故乡》前后的文学作品,这段时期鲁迅处的人生境遇,阅览几部鲁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题材之间的对比阅读,系统了解该题材的内涵,翻阅鲁迅传记。学习参考书是一项繁重的教学工作,但是,只要教师有这种心态,遇到每一篇作品,每一个作家,都从这些方面去充分挖掘、思考,日积月累,就会有一本“活”的参考书。这是建立在知识的厚度上参考,而不是单一线的“教参”解读。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钻研能力,谨防一管之见。
(二) “学”学生
“学”会从学生身上学习,那就意味着教师“教”的地位基本建立了。“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教育,具体化地理解这个“人”就是学生,目标指向性就是学生。
学情分析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难题,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像其他学科,可以一目了然地就能知道学情是怎么样,仅仅通过考试“成绩”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学情的最真实面。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学情进行一个科学的分析,空想是找不出答案的,答案在学生身上,教师需从课前、课中、课后学生们的表现寻找。
钱梦龙老师讲述他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怎样鼓励学生自己‘读’文章。为此,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要读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来,才决定怎么去教。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自己先读,有了体会才会和学生分享,这是一种单纯从读者角度出发的阅读,抛开所有的羁绊,本着一颗普通读者的心态赏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内容章法,有学者把这一方式叫作裸读。这对一个教师来说不是难事,可实际中有部分教师却觉得没必要,因为教参已经解析得那么详细了,没必要多此一举。有效教学设计缺少了这一环节,文本对话又从何谈起,那直接搬教参的只能叫作消化不良。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文本面前,彼此是平等对话的,教师阅读过程中有疑点的地方,或许学生也同样会有疑点。
教师与学生认识了一段时间,教师不能确保了解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确保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度一定就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即使教师知道每篇文章的“重难点”,但是,这些预设的“重难点”就一定是他们所面临的么?这明显是教师的主观意识所致,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居然是好几代人的“重难点”,这显然有不合理的地方。学生的身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地变化,思想的成熟性在改变。老师不要主观意识地束缚学生,应倾听属于他们的声音,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
钱梦龙老师在教学鲁迅《故乡》,在现场(课中)学情分析上做了一个表率。
生:闰土为什么把碗碟埋在灰堆里?
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以后每隔7天施药一次,施药采用DX-LD16型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小区喷1.8 kg药液(折每亩喷60 kg药液),空白对照喷等量的清水。2016年试验期间降雨5天,降雨量156.3 mm,相对湿度34%-70%,平均温度23.7-26.2℃;2017年试验期间降雨3天,降雨量43.1 mm,相对湿度35%-68%,平均温度15.9-25.6℃,是黄瓜灰霉病的发病适期。
生:(齐)杨二嫂!
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老徐不老,今年32岁,留心到他这个人的特别之处,是因为看到了他的博客:“刚从新疆归,跑了27天长途,发现四个轮子上的凸凹都快磨平了,车是租来的,跑成这个样子肯定没法还,四个人凑了兜里所有的钱,给车换轮子。”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善于读文章,备课离开了教参就寸步难行,他怎么可能教会学生读文章呢?语文教学的质量又从何谈起?”钱老师一语点破了教师依赖教参的弊端,根据他回忆,他当年开始教学时,没有《教师参考用书》,全凭自己钻研教材,用自己的“功力”去教学设计。对此,于漪老师也说道:“语文教材要多钻研,独立思考,穷尽其中的奥妙,教学参考书要少看,最好不要看,照搬参考书,容易形成思想上的懒汉。”《教师参考用书》禁锢了教师的思想,不敢于向“《教师参考用书》”叫板,结果苦了自己,更害了学生。《教师参考用书》是教材出版社或专家们根据文章主流理解而编写的,这本身就存在着与学生现实有差距,不是学生的现实体现,学生的理解远比《教师参考用书》要走在前面。设想一下,全国好几个省都在使用同一份《教师参考用书》,教师教授同样的内容,不管天南地北,同一篇文章,抓过来就是“《教师参考用书》”的理解,“学生是一样的,教师是一样的”,教学的生命何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参考用书》并不等于参考书,参考书是建立在对知识点厚度的借鉴与参悟。
钻研教材的能力有多深反映教师的功力有多深,“越钻研,越能领悟到思想的深邃,语言的魅力,教课没有自己独特的真知灼见,课堂就没有活水流淌,学生学起来当然也只会味同嚼蜡,”个性的解读有助于学生视野开阔的启发,但不是代替。当前都在提倡教师文本细读能力,着力从传统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这也是教师成长的经历,成功的语文教师必然是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而研究教材就是研究内容之一。
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生:(齐)杨二嫂!
生:杨二嫂挖出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的啊!(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
有机硅树脂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高科技材料,是制造高附加值特种有机硅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居与个人护理、压敏胶、消泡剂、二次光学、特殊化工等领域。
2. 从“学”《教师参考用书》转向学参考书
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埋。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1.2.3 结构式家庭治疗具体方法 第一次治疗:治疗师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进入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将患儿的个人问题带入家庭,让家庭充分意识到儿童个人的病症,与家庭氛围缺陷的关系,是整个家庭失功能部分的外在表现。如夫妻吵架不能产生良好的互动模式,为避免家庭冲突,儿童介入来填补家庭中失功能部分,以维持目前的家庭模式平衡。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关于铜冶炼烟气制酸酸性废水的处理,国内厂家处理后达标废水一般直接排放,也有部分返球磨石灰乳工序,倪灵枫[5]采用硫化-中和工艺,中和后净水送回循环水系统;李运龙,李绪忠,吴班等采用生物制剂工艺处理,上清可返回回用[6];李立军采用两级处理[7],大大降低了硫化氢气体排放;特别助剂EX3000的加入,使工艺处理脱砷及金属效果明显提高。以上均部分完善了现有生产工艺,但因未考虑其中废酸回收,石膏渣数量未得到根本消除(或大幅降低),仍存在危废处置问题。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第五,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发生法律纠纷。伴随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越来越朝向规范性、实用性方向发展,而这种发展趋势也是与当前世界整体格局相符合的。我国经常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发生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冲突,以至于法律纷争持续不断。
这是现实课堂“教”与“学”的磨合,对话流水无痕,完全没有体现被设计过的痕迹。学生随着文本内容的逻辑推理,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寻找与文本最切合的解读。
对于课前、课后学情的分析,于漪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她说,学生平时的作文,看什么书,如何读书,怎么做笔记,情绪的起伏等等,都是学情最贴实的表现,教师应该抓住这一事实,反思教学的点滴,踏实做到“以学定教”。
机电井的管理基本能够落实到人,运行情况较好,对于渠沟、渠系建筑物等带有公益性的设施,由于管护资金没有着落,其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如排水沟淤积、杂草、秸秆堵塞现象较普遍,个别渠道、桥涵等损坏部位得不到及时修复,难以保障项目持久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说其是语文教学的牛耳也不为过,是艺术也是学问。用李仁甫老师的话来讲:教学贵在“曲曲折折”,所有的教学课堂都离不开预设,但预设过渡,就必然缺失曲折之美。书山探路,学生心力的探究,内力的觉醒,教师的“洞若观火”,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砝码。
后面集中出示药材名称,引导学生去读文了解药性和作用,从而把“在古寺里做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这样,文章的主要脉络在组块出现的词语中慢慢显露出来了。
一是有利于开拓教学新阵地。院校各系部、各教研室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专栏,及时发布并更新政府部门制定的一系列会计、税收、工商等财经法规,引入在线精品课程、在线题库、在线交流、掌上高校等教学资源,作为会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积极回应学生、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处理学生反应的问题,解疑释惑。
参考文献 :
[1]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1.
[2]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优思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0-2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4]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71.
[5]洪宗礼.我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5).引自:倪文锦,成尚荣主编.洪氏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7.
[6]李仁甫.教学贵在“曲曲折折”[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5(5).
作者简介 :覃发业,助教,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标签:语文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与学论文; 不平衡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论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