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

黄德胜,余 莎,王思阳,林丹霞*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摘 要: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背景、现状、方法和内容、成果和特色,为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和彰显高职医学教育文化建设特色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歪题正做”的第二要义就是善于迁移。如果我们在教研过程中,不慎选了“歪题”,那也要认真“正做”,要学会迁移,但这种迁移一定要有理有据。教学理念中有“为迁移而教”的共识,语文教研理念中也应该有“为迁移而研”一席之地。如“车马炮”“桥牌”“大鹏效应”等与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关系,但只要你用心想一想,是不是就会有新的看法呢?教研中不能缺少迁移,尤其是要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训,进行跨学科思考,不仅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更可以借源头活水,让语文教研达到“清如许”之境。这类“歪题正做”虽然有时常常会走很多弯路,但却能让语文教师在深受其“累”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收获更多的教研成果。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凝聚民族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研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内涵,加强教师的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培训,将传统文化融入医学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通性,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可行路径。人文课程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作用、核心作用,高职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人文类课程教育全过程,建设医学教育特色的人文类课程教育体系。通过将传统文化精神渗入实习实训,培养医学生见利思义、尊重生命、一丝不苟、敬业奉献、明理博爱的人文素养,树立高尚医德,从而减少医患冲突。

但是,医学职业院校存在注重专业技能、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状况,“文化贫血,能力缺钙”问题严重。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足,轻视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设置不科学、不规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不紧密。师生功利思想倾向严重,缺乏热情,责任意识淡薄。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校园亚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1.专业融合。通过学生“易元堂”健康养生项目等案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融合,推进医学职业特色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2.特色活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宿舍”、“国学礼仪风采展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案例,创新医学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医学人文课程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方式,推进特色活动文化建设研究。

3.案例研究法。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总结医学职业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可行途径。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法、访问法、谈话法、网络查询法等,对医学职业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和医学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生育前期稻田日渗漏强度大能够促进水稻成熟,抑制无效分蘖,但会造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而影响产量。开花期后渗漏强度大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帮助穗粒数的生长和提高结实率。从水稻产量来看,最终产量随着日渗漏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因此,渗漏强度越大的稻田应该在土壤水分到达下限时及时进行灌溉,否则难以保证高产。且为了能够保障较高的千粒重,需要在开花和乳熟期适当提高灌水下限。

3.课程建设。面向师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完善医学职业教育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推进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研究。

5.大数据研究法。利用“云大物移”等现代化研究手段,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在线教育平台和移动教学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公众号、博客等平台,利用大数据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服务,树立“互联网+”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二)研究内容

1.理论学习法和文献研究法。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文件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相关文件和规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奠定研究理论基础;了解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优秀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项目研究与行动研究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专业各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用职业教育擅长的项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来进行研究。

上样流速对AB-8大孔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称取0.1 g冻干粉末,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520 nm下测其浓度 C0。然后取 100 mL的稀释粗提液流经AB-8树脂柱,分别采用不同的流速(0.5、1.0、1.5、2.0、2.5 mL/min),待样品液全部通过树脂柱后,测定流出液的浓度 C1,通过(C0-C1)/C0×100%计算吸附率。

全国碳市场初期仅纳入电力行业,预计企业1700家左右,年排放量约35亿吨CO2e。全国碳市场前两年(2018-2019)为基础建设与模拟交易期,无实质性交易,也无履约要求。初期主要特点为配额分配采用基准线法、交易产品仅为配额现货、不纳入抵消机制、不允许非控排企业入场等。笔者认为,尽管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启动也意味着将逐步推进。长远来看,利用两年时间完成碳市场相关立法、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设计合理的行业基准线、建立登记簿及交易系统、制定监管体系、提高控排企业能力等有助于全国碳市场行稳致远。

4.民族班级。西藏民族班和青海民族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民族团结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5.校史文化。实施“学院百年老校校史工程”的岭南医学特色校史文化建设研究。

6.实践基地。推动“王老吉小屋”、中药标本馆、生命科学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内外特色实践基地文化建设研究。

1.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调整到一个部门,逐步实行全岛环境保护工作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体制。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特色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彰显了特色。一是多科融合。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的融合、与两课融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以及与职业技能竞赛融合,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学职业院校的落地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二是岭南文化。学院的百年校史文化传承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为医学史文化和岭南医学文化填补了一项内容。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三是创新强校。文化建设是创新强校工程的重要子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和创新强校工程紧密结合,为医学职业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四是方法创新,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云大物移”等现代化研究手段,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五是民族团结。在少数民族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文化建设特色。六是基地建设。建设有医药特色的校内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彰显地域文化建设特色。

参考文献:

[1]谭雪.高职院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路径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73-74.

[2]李霓,王坤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253-254.

Research o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HUANG De-sheng,YU Sha,WANG Si-yang,LIN Dan-xia*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925,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build an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background,current situation,methods,contents,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aming at providing a feasible path for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and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cult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1-0261-02

收稿日期: 2018-11-30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学会2017年度党建研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作用发挥研究”(项目编号:2017A19);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项目“医学高职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建设”(项目编号:4-14)

作者简介: 黄德胜(1969-),男(汉族),江西广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党建;余莎(1971-),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党委书记,硕士,研究方向:党建;王思阳(1987-),女(汉族),安徽枞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学。

*通讯作者: 林丹霞(1975-),女(汉族),广东梅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标签:;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高职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