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诊断其治疗论文_宋静

房颤的诊断其治疗论文_宋静

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 276200

摘要:房颤是心房纤维颤动的简称。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丧失了协调的收缩,呈快速的颤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随着心房颤动(AF)成为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期对其发生的预测指标亦进行了较多探讨。有报道AF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较窦性心律者增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减轻心房电重构,减少复律后AF的发生.

关键词:房颤;原因;危害;治疗

房颤是心房纤维颤动的简称。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丧失了协调的收缩,呈快速的颤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随着心房颤动(AF)成为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期对其发生的预测指标亦进行了较多探讨。有报道AF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较窦性心律者增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减轻心房电重构,减少复律后AF的发生,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ARB)对Pd和Pmax是否有影响目前尚缺乏研究。

一、房颤的原因

1.心源性因素:房颤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但多数并发于许多其它的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2.非心源性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以及老年人等。房颤可在无明显心脏病时发生一称为孤立型房颤一尽管其常与某种潜在的心血管问题相关联。历史上,风湿性心脏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导致房颤的主要因素,如今在不发达国家仍是如此。在发达国家,致病因数多为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肺转流后遗症。心脏原因: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充血性心衰 心肌病 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非心脏原因:慢性阻塞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大多预后良好;但QT延长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过早搏动,易演变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预后不佳;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且心室率很快时,除易引起严重血流动力改变外,还有演变为心室颤动的可能,

二、房颤的危害

自觉心跳快、重、紊乱、胸闷胸痛、头晕眼花、疲乏无力等,轻度体力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感觉呼吸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但仍然存在以下危害:血栓形成与栓塞:血栓形成导致中风是房颤最主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房颤时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动脉栓塞,常见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另外,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三、房颤的诊断检查可有提示房颤的征象,心电图有确诊价值,心脏超声对明确病因、了解预后有帮助,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检查:B超也可以的。主要的就是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CT等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心电图检查:心房颤动主要体征是心律绝对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患者脉搏次数显著少于心搏数称为脉搏短础心房扑动时自我感觉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眼花、疲乏无力、脉搏不规则、快慢不等、强弱不等,同一分钟内脉搏数小于心跳数,就要考虑房颤,需要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对于房颤短暂反复发作者,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四、房颤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包括发作时治疗与预防发作。除病因治疗外,尚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病因治疗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态狭窄、泵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等。

房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最为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除颤治疗、内科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每种方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持续性的房颤不能自愈,需要转律。永久性房颤既不会自愈,又对转律无反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突发性房颤可进展为慢性房颤。需外科治疗的房颤,多属于慢性房颤。

(二)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能治疗房颤,一般需要长期服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时,可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也可选用复律的药物。对发作频繁者,在其发作的间歇应使用作用于心房的复律药物,而不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

持续性房颤的治疗对策包括:1)复律和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2)减慢心室率和抗凝。永久性房颤是不可能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类房颤,永久性房颤的治疗应选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和抗凝药物。目前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药物有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为静脉和皮下用药。规范系统的抗凝可以使房颤病人中风发生的危险性降低68%,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另抗凝治疗有增加出血的危险,长期服药必须检测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监测和回访,必要的话,调整用药剂量。

用药原则 1.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阵发性房扑且心室率不快者可暂不用药;2.非预激综合征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心室率增快或心功能不全时,需立即用药,首选西地兰;3.长期反复发作者在去除病因后进行复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同步直流电复律,常用药物是胺碘酮和奎尼丁可维持服药以防复发;4.慢性持续房扑,宜长期服华法林、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慢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不能根治。

五、电除颤治疗适用于药物控制无效的病人

单次的转复成功率很高,但是复发率可高达60%以上。且容易造成患者的组织烧伤以及全身影响。心内科专家提示:此法效果短暂,不能维持,需要药物辅助。

介入治疗房颤即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近10年来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导管消融可治愈房颤、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开展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是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重建肺静脉和心房的模拟三维图像,然后在每个肺静脉口周围,距肺静脉口5mm处做环形线性消融,由三维标测系统监测消融径线是否连续。随着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早期经典的适应证是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即特发性房颤患者,而目前在一些有经验的中心已开始对左心房明显增大、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房颤的类型也由阵发性扩展到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目前开展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后,治愈率有明显提高,但对持续性房颤效果仍然不理想,不过,对阵发性房颤效果比较好。单次治愈率在80%左右,二次治愈率可达90%。

参考文献:

[1]林曙光.抗心律失常临床药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

[2]蒋文平,杨向军.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1):16.

[3]氟西汀治疗伴发心血管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43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5.

论文作者:宋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房颤的诊断其治疗论文_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