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学时期,学生对抽象的科学领域尚处在懵懂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也极易对新事物发出疑问和激起探索之心,由此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探究式教学与初中科学课程相结合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本文谈到了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内涵以及其在教学中应把握好的五大环节,供相关人士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学科;应用
引言: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抽象性和深度性较高的课程,对于知识储备尚不完善的中学生来说还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绝不能因此而对科学课程教学活动有畏惧心理。科学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理解和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初中科学课程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促进新时代学生身心发展。
一、探究性教学的内涵
探究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以及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成就了科学脚步的不断迈进。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正处于最旺盛的时期,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学生探索未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因此,学生的探索欲望是他们主动获取的知识的一种动力。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重视自身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1]。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符合教学规律,而且要使学生能够借助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即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渗透探究性教学方式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做一个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维护科学、运用科学、推动科学的人。
二、探究性教学实践的五大环节
中学生极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开展探究性活动也比较容易,探究性教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们营造生动活泼、探究性的氛围,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探究性教学中应主要把握好以下五大环节[2]。
(一)提出问题
探究性教学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或者故事陈述等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师应当借助多种方法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的快乐。问题被发现以后,教师要借助这一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与科学学习有关的问题。教师要综合同学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最终提出与本节课堂目标知识点有关的问题,使课堂更加具有趣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验检验
对问题进行实验检验是问题被提出后的下一环节。探究性教学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模式,提供给学生大量合作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检验的机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中的关键教学环节[3]。在检验和推理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创造条件使学习者踊跃参与假设检验的设计,进行试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社会性调查或资料实证性研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反思,提高实验检验过程的情感体验,同时在问题检验过程中要反复验证,避免把设想等同于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三)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要尽可能往大的范围里进行,以求达到交流思想,实现思维的碰撞。在实验检验过程中,学生们已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内部小范围的交流,结果讨论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在组与组之间、全班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讨论。这样大范围的交流与讨论不仅能达到“切磋”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巩固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升教学水平,教师要学会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点看法,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甚至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发出质疑之声,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思考,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存异思维给予肯定。
(四)评论总结
科学探究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对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对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学生都会希望把自己的探究设计成果展现给他人,以获取他人的评价,也希望了解他人的实验探究,借鉴他人好的实验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创造机会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甚至请校外专家评价,达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目的,更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结束语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推行探究性教学是初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的硬件设备的配置,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切联系。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与探究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打开科学这扇大门。
参考文献
[1]骆正艳.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2016(9):109-109.
[2]毕波.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6):93-93.
论文作者:陈敏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探究性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初中论文; 评价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