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其施工技术的新发展对于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障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近些年,我国在房屋建筑建设领域的投人加大,加之国家对房建工程施工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用混凝土大量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商品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可塑型,供应相对及时、泵送时输送能力大,节省工期等特点,尤其是对多层、高层建筑还有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更显得其发展潜力之大。但每个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混凝土当然也不例外。
1影响质量的成因分析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组分按设计强度由试验室进行配制,在厂家集中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直接进行出售,采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运输到使用的在建工程地点的预制混合物。影响品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强度偏低
试验室配制混凝土的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但是,商品混凝土供应者易过多考虑其利润,往往强度评定是采用整体系统考虑,致使混凝土配合比在设计的时候有富余强度较为经济,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略有偏低。
1.2骨料含水量有变化时未能及时调整设计用水量。根据规定,骨料含水量变化时搅拌站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骨料含水率的相对稳定,因此每工作班至少应对含水率测定一次,遇到雨雪天气应适当增加测定的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实体的要求。如今,部分混凝土供应厂采用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器具,但还有部分厂家直接凭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含水率的判断,进而进行调整用水量,这种很不科学的方法使其强度难以得到保证,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3施工过程中随意调整水灰比。在原材料和施工工艺一定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即水灰比的变大而强度降低。实际操作人员对混凝土现场加水影响强度的认识不足,为便于施工,而临时加水,改变水灰比,而忽视了工程设计对其强度的要求。
2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裂缝防治技术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按照标准的建筑设计,对于拉应力是应该避免的。但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导致拉应力很难避免,尤其是温度原因引起的拉应力几乎无法消除,给施工技术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原材料不均。水灰比不定,离析现象等因素的存在,加上同一块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存在差异,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能力,让裂缝很容易形成。做好建筑施工工作,必须要弄清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展开施工。
2.2建筑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梁柱节点箍筋一般施工措施存在的弊病主要表现为:梁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节点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箍筋绑扎不便,采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部位不放或少放柱箍筋,留下严重隐患。部分施工人员意识到钢筋骨架整体入模后柱节点内箍筋绑扎困难,便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台,然而在整个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箍筋显然不符合规范规定。规范箍筋封闭和箍筋末端弯钩的构造要求,是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起有效约束作用的必要条件,但采用分层下箍法操作难度仍相当大。必须将节点部分侧模板拆除方能保证节点箍筋间距及绑扎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年的作法是将梁板模板(含侧模板)全部安装完毕后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该施工程序的优点是钢筋堆放、运输及绑扎较安全,交叉作业少。支模和绑钢筋不冲突,工效较高。但若不采取特别措施,会出现节点箍筋少放或者箍筋间距无法保证的问题。对此,可采用如下措施解决:
a.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b.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穿粱钢筋并绑扎,为防止附加纵同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部约5cm。采用该法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较复杂时,采用该方法可能也会有困难,施工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分段分层次的进行,要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自吊斗口倾落高度以及与振捣器作用部分的距离。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施工时,要快插慢拔,均匀排列插点,按照预定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一个方面,保证振实均匀。在移动过程中,间距不能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在进行上一层的振捣过程中,要有效消除上下两层之间的接缝。表面的振捣器移动要保证覆盖到振实部分的边缘。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连续进行,如果出现间歇,要控制和管理好间歇时间,要根据水泥性能、施工现场气温以及混凝土凝结条件进行确定,但是间歇时间不宜过长,要在之前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下一阶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另外,在浇筑过程中,要模板、钢筋、预留孔洞以及预埋件等有没有出现移动或者变形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不能影响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正常进行。
2.3.1剪力墙的浇筑
在进行剪力墙浇筑前,要在帝都填一定厚度去掉石子的砂浆,柱的混凝土施工要分层进行振捣,尤其要注意插入式振捣器每层的厚度,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不能触动钢筋和预埋件,同时在下面,还要组织施工人员对模板进行敲打。如果剪力墙比较高,可以采用串桶的方式或者在模板侧面安装溜槽,进行分段的浇筑,同时要保证每段的高度不应超过两米,在每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把门子洞封闭严实,同时还要进行保证稳固;剪力墙砼浇筑要保证一次完成,最后要将伸出的搭接钢筋进行适当的整理。
2.3.2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梁、板浇筑过程中,要同时进行,可以采用敢浆法,就是先对筑梁进行浇筑,然后分层浇筑程阶梯形,在达到板底的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进行一起浇筑。
在浇捣过程中,必须密切配合,在进行第一层下料过程中,要慢一些,对梁底和梁帮的位置要注意振实,同样在振捣过程中,不能触动到钢筋或者预埋件。当梁柱的节点钢筋布置比较密时,这时候要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进行振捣。在进行浇筑板砼施工过程中,虚铺的厚度要大于板的厚度,同时要采用平板振捣器按照垂直方向进行来回的浇筑和振捣,同时还要检查混凝土的厚度,在振捣完成后再进行抹平。施工缝的表面与梁轴线保持垂直,不能留下斜槎,要剔除浮动的石子,再浇上一层水泥浆,然后浇筑混凝土,要操作振实,保证新旧混凝土有效的结合。
3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将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最终将会对建筑物使用性能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方案的选择,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并加大管理力度,这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永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15-116.
[2]管宁,崔星远,崔朝华.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659+627.
[3]杨秀娟.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71.
[4]靳鑫.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3,06:159.
[5]李金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37.
[6]吴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陕西建筑,2012,07:41-43.
论文作者:孙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节点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强度论文; 梁柱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