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几点建议_数轴论文

对“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几点建议_数轴论文

对北师大版课标教材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建议论文,北师大版论文,课标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我校最先成为安徽省新课标教改实验区之一.我们有幸较早使用课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真正感受到教科书五大特点:(1)提供学习的素材富有现实性、有趣性、挑战性;(2)展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3)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4)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5)教材编写采用混编方式.但下面就本人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发现新教材也存在一些瑕疵,提出一管之见,与大家商榷.不妥之处,请专家们斧正.

一、内容编写不尽合情

1.内容情境过多过杂

课标中要求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教材内容的选取应该呈现阶梯性.避免因知识一步到位而影响学生的理解.但这绝不是要教材在原地打转,无效重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科书七年级(上)第31页提出“数怎么不够用了”,用脸谱给出了四个队的得分情况.这一情境材料非常合理,学生感觉新鲜而亲切.可以在第44页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时,继续使用.而教科书又重复引入足球比赛中的净胜球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过程.通过两个情境的设计,可以说加法法则已水到渠成.而教科书却陡转笔峰:我们也可以利用数轴表示上述加法运算过程,进而又给出四道例题.这样的法则虽然通过“议一议”得出,实际上是教科书全盘托出,没有回味的价值.一堂课创设三个情境,使学生目不暇接,只能一无所获.

我们建议:这里选择前两个代表性的情境,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真正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数轴”引入可在有理数乘法里给出.

2.内容编写不尽合理

例如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内容.七年级(上)在100万有多大这节后引出科学记数法,给出比较合理的定义.到七年级(下)在认识100万分之一这节后,引出负指数表示较小的数,系统地介绍科学记数法.而在第二节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里,没有出现用负指数来表示的近似数,使学生感叹何时使用科学记数法.另一方面,教科书在编排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时,追求数据来源现实生活,将所给的数据都有明确的单位.而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感到困惑:是否这样做就能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希望看到的教材更多要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是新旧教材的整合,更应该是继承和发展.

我们建议:其一、科学记数法在第二节可适当增加有关较小的数的表示,即运用负指数来表示的近似数;使前后两节内容互为一体、相得益彰;其二,凡是注明单位,要强调精确到哪一位时应明确单位,避免出现下列的无休止争论.

例如:下列各数都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它们分别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

(1)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

(2)1光年约为9.46万亿千米;

有的老师说答案应该为:(1)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2)精确到百亿位,有三个有效数字.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说:(1)6400≈6.4×10[3],它应该是精确到百位,有两个有效数字;(2)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我们虽倡导答案多样化,总不能漫无边际地说是就是吧!

3.内容革新不够大胆

七年级(上)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科书从等式的基本性质入手,介绍解方程.我们建议:等式基本性质用“读一读”的形式介绍,介绍解方程时,大胆地创新,直接引出移项法则、系数化为1的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使学生规范解题步骤.

二、课时安排不尽合理

教科书一大特色就是以发展学生为本.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说明课堂容量应该适中,不宜过多.让教师充分根据教学实际,重组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

例如:七年级(上)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2节数轴,教材从读温度计开始,通过类比情境引入数轴,接着介绍有理数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明确有理数与数轴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想一想”引入相反数,通过“议一议”,获得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本节课最后还设计三道例题,两道随堂练习.教学时,我们无论如何节约时间,本堂课的内容都很难完成.

我们建议:本节课的内容最好设计2节课完成.

三、章节衔接不尽紧凑

教科书有极少部分内容结构松散,衔接不够严密,给教学时带来“欲言则止,欲说则不能”的尴尬局面.

例如,教科书七年级(上)在合并同类项时指出:代数式(1/3)πr[2]h的系数是(1/3)π;代数式ab-mn-(1/8)πn[2]是ab,-mn,-(1/8)πn[2]三项的和.并明确指出了它们是代数式的系数、项.我们认为:此时介绍一下代数式的次数已水到渠成,不会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增加多大难度.而教科书却嘎然而止,到第二学期七年级(下)的整式里才给予介绍.这样不仅破坏了相关知识的衔接,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建议:七年级(下)整式的第1节内容应与七年级(上)合并同类项的前部分内容进行整合,使它们融为一体.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另外,教科书在本节例、习题中多次突出字母“π”,给学生理解产生一定的困难,应尽量避免.对学生来说,π是无理数,教科书在八年级教材才介绍.

四、例、习题选材不尽真实

教科书选择了大量与现实生活、相关学科密切的实例,以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趣味性.但材料选取要真实可靠,科学严谨.

例如,教科书第94页例2是:在某地,人们发现某种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叫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代数式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

(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0,100,12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教科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经验公式,体现了数学模型思想.但我们知道:昆虫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活动的(参见《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第288页).我们建议:这道例题要给出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免失真.

再如,指出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并说明理由.

(1)抛出的球会下落;

(2)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将一碗清水放在室外水会结冰.(七年级(上)第203页习题7.1.)

这两道题,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必然事件.但教学时,我们鼓励同学们追求答案的多样性,同学们却说,如果抛出的球是气球或氢气球,难道它会下落吗?我们还知道,气压会改变水的凝固点,如果不是标准大气压下,这些事件可能成为不确定事件.

我们在这里指出这些细节,是为了使我们的教材逐渐完善.我们建议:上题改为:(1)抛出的足球会下落;(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将一碗清水放在室外水会结冰.

五、情境创设不尽开放

课标明确指出: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说明,创设情境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水平加以评判,进一步追求开放情境,让学生思考途径丰富多彩.

例如教科书第172页,创设了追及问题的情境——能追上小明吗?首先教材展现一幅爸爸追儿子的场景图,接着给出引例: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点50分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教科书按照传统的追及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设这一情境没有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师分析讲解后,学生们纷纷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

(1)从场景图中看,小明的爸爸脚穿拖鞋,这不会影响追赶的速度吗?

(2)小明的爸爸难道是哑巴?

(3)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小明爸爸看见小明喊一声,不就了事吗?

(4)小明立即回来讨书更符合情境!

在这种气氛下,我们讨论如何修改题目更加符合题意.经过探究,统一意见.改为: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点50分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相距100米处看见小明,并叫小明转身回头讨书.假设他们都不改变原来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计),问(1)这样小明的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答案:3分.)(2)当小明接到书时,要按时到校,应将速度提为多少(米/分)?(答案约为87.5米/分.)

再如,一种远古恐龙在漫步时,它的身体与地面总是保持一定的角度,以利用自己长长的尾巴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设恐龙的眼睛为点A,脚与地面的接触点为B,恐龙正前方的地面上一点为C,你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这个倾斜角吗(七年级(上)第126页)?

以远古恐龙行走的身姿为情境,自然地引入角的测量和表示问题,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体现角的丰富背景.但教科书不应局限于这一场景,而将恐龙这一庞然大物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现,指出张开的大嘴、头与颈、前腿与身体、后腿与身体、大腿与小腿等部位,都是角的形象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我们建议:教材给出恐龙图片,让学生指出哪些部位组成角的形状,进而体会角所具备的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对北师大版课标数学实验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使我们的教材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大潮中更加完美,更加辉煌.

标签:;  

对“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几点建议_数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