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PP项目就是公私合营项目,指的是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的伙伴式合作关系。园林企业开展的游乐场、综合体广场、湿地公园等业务,可以对居民环境进行治理、改善和保护,又可以为他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与政府推行PPP环保项目的初衷相吻合。基于此,文章就园林工程项目PPP融资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PPP;融资方案
1.关于PPP模式的优势分析
1.1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娱乐已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新追求,因此建设一批大型的游乐场、城市综合体、湿地公园等休闲场所已经成为了基本的社会诉求。而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预算有限,单单靠政府的投资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利用PPP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民营资本,能够大大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资本的优化配资。
1.2有利于私营企业的长远发展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参与到激烈的竞争中去。而在PPP模式下,私营企业获得了新的投资运营方向,加强与政府资本的合作,能够大大降低市场竞争的风险并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3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资本与私营资本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能够被其他领域的经营模式所借鉴。实现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4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缺陷,而政府作为法治的主体,让私营资本参与到市场经济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契约精神,促进市场竞争的秩序化,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
2.园林工程采用 PPP 融资模式优势分析
PPP 融资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游乐场、综合体广场、湿地公园,能够带动巨额的社会资本投入,切实解决以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全依靠政府,造成政府债务压力过大的难题。借助公私双方在长期合作、特许经营基础上的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保证了政府对项目的最终所属权,同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项目收费等形式,也保证了社会资本获得收益,因而在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性的基础上,也成功避免了项目由私人垄断,损害居民利益的情况。
3.园林工程采用 PPP 融资模式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存在内在风险
PPP项目材料价格变动、消费需求改变、工艺技术革新、政府履约能力等,均会对项目的经营和利益造成影响。我国PPP项目在运作模式上不成熟,导致项目进展中存在较大风险。可以采用分配优化原则将风险转移给社会资本,但是项目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较多,继而会干扰投资意愿。
2.2融资能力有限
PPP项目的核心,是设置独立性的、具有特殊目的的公司,对项目进行运营。公司对资金进行独立核算,其中融资担保或偿债的来源,主要是项目资产和未来现金流。考虑到我国PPP项目的发展应用时间短,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因此在资金、现金流等方面存在问题,降低了融资能力。
2.3资产项目不匹配
PPP项目的优势之一,是利用社会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金融资本为例,是项目融资的主体和关键,一方面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其他类型资本的担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我国金融资产和项目融资之间是不匹配的,这是造成融资困境的原因之一。PPP项目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大多为中期、短期类型,和项目建设的长期性不相符。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预测不到位,只能采用担保形式进行风险控制,因此对于融资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托、券商等机构亦是如此。
2.4融资悖论影响
PPP项目在融资上的耗用时间长、精力大,从侧面增加了融资成本,政府在购买服务的同时将其转嫁到财政上,不受财政预算的约束。要求政府、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此就会带来融资悖论:项目的融资需求越大,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由于承受能力差、债务负担重,可能出现盲目投资,造成更多财政风险;在地方政府中,存在新官不认旧账的现象,会损害PPP项目的信用,轻则项目进展受阻,重则导致项目流产。
3.PPP融资方案实施建议
3.1立法为先,加强政策支持
针对当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规范 PPP 融资项目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文件,对 PPP 融资项目进行更加规范的指导。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规范流程,要以政府集体意志的形式与私人资本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和法律文件;要发挥地方人大的决策和监督作用,相关文件要报地方人大进行审批,依法切实保障社会资本利益,降低 PPP模式中的政治风险和流标风险。
3.2规避项目风险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计划实施前,应该从项目建设的困难程度及预期效益等方面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准备实施 PPP 融资模式时,政府要引进专业的咨询机构,经过市场的论证和摸底,制定符合公私双方利益的 PPP 协议,向社会进行宣讲,避免流标风险。要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用合作方,选用时要注意挑选业绩优、声誉好、技术过硬的企业。对于项目的整个建设要提前做好方案,采用合同或者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实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建立严格追责制度。
3.3开源节流,保证资金流通畅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必须保证资金的通畅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多途径地利用融资渠道,既依靠政府和私营部门自有资本,又借助银行机构贷款或者采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的方式,扩展股权投资在项目融资中的比例,适当运用项目收益票据、结构化融资等债权手段,开拓资金来源渠道。
3.4合理选择资产管理公司
公司将部分优良的应收账款买断给资产管理公司,从而获得资金投资于PPP项目公司。合理的选择资产管理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誉、业绩、管理水平、违约风险,都对公司买断应收账款获得资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信用高、违约风险较低、管理水平高,但是交易费用往往较高,无形中增加了融资成本。因此选择合适的资产管理公司,保障其违约的高风险,保障应收账款买断模式方案的顺利进行。
3.5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
首先,需要具有项目管理方面的高水平人才。组建项目管理团队,为公司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奠定基础,并对这些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其次根据公司所承接园林工程项目的特点、地域等,合理的制定出适用于公司的项目管理机制,并进行完善。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注重于项目前期的考察,以及费用预算;建设期的项目管理注重于项目的成本控制。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可以助推应收账款买断融资方案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PPP项目模式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有效进行园林绿化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合项目,实现园林绿化优势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斌斌.PPP模式下园林绿化企业管理的自我提升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7):194-195.
[2]周博.经济较发达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PPP”模式推广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6,(19):131-132.
论文作者:陈安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项目论文; 融资论文; 政府论文; 资本论文; 风险论文; 公司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