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建筑工程为了节约建筑用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往往会在建筑物的底部设计地下室,而地下室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已经逐渐普及,但是地下室的建设与一般的建筑的地上的房间设计不同,为了应对地下室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我国的工程建设人员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建筑施工工艺,相邻位置高低跨型的地下室一种常见的地下室结构,在进行这种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应用到斜向底板的施工工艺,本文根据实际的斜向底板的施工经验来分析这项技术。
关键词:地下室;高低跨;斜向底板;施工技术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居民建筑还是商用性的建筑,都会进行地下室设计,因此只有保证了地下室设计以及施工工作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过关,另外影响地下室设计的因素也是多方面,建筑建设区域的土地性质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软土区域,地下室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针对结构不同的地下室,施工技术人员会根据地下室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选择,在相邻位置高低跨的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斜向底板这种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施工问题,但是这种地下室施工工艺对于操作的规范程度有很高的要求。
1 工程概况
为了使对斜向底板的施工工艺分析更加容易理解,本文以某建设过程中的住宅区的地下车库的设计工作为案例,这个地下车库所在的区域是软土地区。而在深层基坑的高低跨的交界部位采取的建筑施工工艺就是斜向底板施工技术,然而进行维护设计与结构设计两项设计项目的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承载斜向地板的土层产生了及其严重的缺陷,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在分析之后决定选择通过回填砂石来弥补缺陷,除此以为,还在地下室结构中加入了护坡层来起到保护作用。使这个地下车库的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
2 施工中的关键性问题
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斜向底板一定要在支护结构的内部经过加固处理之后的基底土层上来开展相应的施工环节,维护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地下的2层底板设置在支护结构围护桩的旁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支护结构在拆除的过程中底板换撑带在传力的效果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在施工中要出现了斜向底板下方承载土层出现了严重的缺陷,这样一来施工的工况和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3 施工方案
3.1地下2层底板施工
为了有效的保证施工方案能够充分的满足支护结构传力的需要,在开挖高低跨分隔墙的位置,在土方开挖到围护桩边缘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地下2层的底板施工也进行到围护桩边缘的位置。
3.2 斜向地板底部回填砂
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闷顶状态下底板模架拆除和回填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在地下2层的底板强度可以满足上人要求之后,在场内用袋装的砂石进行有效的堆码处理,此外,为了有效的保证堆码的稳定性,在围护桩当中,应该设置满足施工要求的拉接钢筋,这样也就为工程今后的施工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3.3 回填砂护坡层施工
在堆码处理完成之后,在沙袋面层上面应该按照施工的要求绑扎上相应型号的钢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浇筑C20的混凝土护坡层,这一层也有防水卷材基层的功能,在施工的过程中,护坡层的钢筋网一定要和原来的拉结筋绑扎紧密、牢固。因为坡度相对较大,为了更好的提升护坡层浇筑的质量和效果,在浇筑中主要采用的是分层浇筑的方式。
3.4 斜向底板钢筋绑扎
在护坡施工完全结束之后,就要开展斜向底板防水卷材和卷材砂浆保护层的建设和施工环节。等到保护层的强度能够达到上人的标准之后就可以采用直螺纹接头的形式将地下一层的底板钢筋和斜向底板的钢筋进行充分的紧密的连接,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采用整体绑扎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 混凝土浇筑
斜向底板混凝土自身的厚度相对较大,其自身的受力状态主要是体现了底板和外墙2种结构的受力特征,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混凝土开裂和渗漏预防工作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该工程在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性能较好的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对水灰比开展了非常细致和严格的控制,对外加剂的添加量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这样一来也充分的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效果。
4 控制质量的措施
4.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组织施工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去完成施工组织工作。企业还应该成立总工程师带头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在横向上应该涵盖不同职能结构,纵向上应该涉及到各种施工的项目和班组,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紧密的质量管理网络,保证施工效果。在项目建立了以后,主要建立了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作为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监察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很好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予以充分的控制。
4.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执行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总负责人管理责任制,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项目经理一定要严格的去要求自己,全面贯彻国家相关的技术政策和要求,此外还要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将技术管理工作真正的放在自己工作体系的重要位置,从而也提升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一位工程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的技术工作的控制。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检查。
4.3做好施工缝的留设工作
由于本施工工程地下室共有两层,因此留设施工缝的位置比较多,比如地下2层外层需要留设,地下1、2层之间也需要留设。为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斜向底板施工时,要按照施工方案在确定的位置进行留设,否则会影响施工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安全,施工人员最终决定在底板与地下室一层之间不需要留设施工缝。
4.4做好外墙工作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厚4mma防水卷材,底板采用厚1.5mm水涂料。地下2层外墙施工完成后拆除外墙模板,按设计要求做好外墙面找平层,热熔法粘贴厚4mm的防水卷。地下1层与地下2层留设的施工缝位置及加腋位置是防水的薄弱环节,需增设1道防水卷材。
5 结语
本文以具体的建筑地下室的施工项目作为参考依据,对斜向底板技术进行了分析,从本文对相邻位置的高低跨的地下室施工过程来看,这种结构的地下室虽然很常见,但是其设计过程并不简单,甚至与其他结构的地下室相比,反而更加复杂,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地下室的设计工作,保证所有的施工环节都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是地下室的设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依山而建高落差倾斜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 罗宗礼,刘睿,胡畔,吴小鑫. 施工技术. 2013(18)
[2]地下室外墙裂缝的控制与思考[J]. 王强,施国璋. 建筑施工. 2013(06)
[3]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及控制措施[J]. 卢艳杏. 科技资讯. 2010(27)
[4]单面支模施工技术探索[J]. 陈敏,张乃华,赵汉祥,李晓新,邬建华. 施工技术. 2008(S1)
论文作者:徐庭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底板论文; 地下室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护坡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