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乐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曾对同龄的聋哑儿和普通学生调查:两者谁更快乐,答案是聋哑儿更快乐。在回答“你在学校生活愉快吗”时,正常学生与聋哑儿选择“很开心”的比例分别是38.4%和88.24%。近两年的“超级女声”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真空地带”和问题所在。我们暂且不去评判“超女”们的水平,但就其表现形式就足以激起青少年的兴趣。台上的表演者无所顾忌、自由洒脱,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都赤裸裸地展示给大家,台下观众轻松快乐、热烈。相反我们学校、我们的课堂,有几个学生会认为是轻松快乐的呢?《现代快报》报道,一篇只有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就有“快死了”“紧张死了”等70多个“死了”。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生自身的,其中不少原因是来自学校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公布的一份报告说,66.6%的小学生,77.1%的中学生睡眠不达标。他们本应该是快乐的时候,却面临各种竞争,尤其是升学的压力。学校要比升学率,教师要比名次,要争奖金,都要传导到他们身上,哪能快乐起来。北京市教育学院张逸民院长在新西兰考察了三周后说:有一点不必怀疑,他们学校学习时的轻松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学生最后成为世界上受欢迎的学生、高质量的学生。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必要让学生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吗?张院长很沉重地说:“有一句话我并不想说,但我在新西兰感受到了,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是在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制造大量厌学的学生,大量在高难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每个学生经历一次次受挫和失败,都是很痛苦的,这些痛苦甚至会成为伴随他一生的阴影,影响到他们成年的生活。”这个局面,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是一个短时间难以破解的难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责任重大。前不久,教育局领导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公正执教。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才能更好践行新课标。尽管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会、努力实践新课标,坚持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心中有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从这点出发,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让政治课堂里多点笑声
前不久有幸听了省培训中心肖远军博士的课,一个上午阶梯教室里,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没有打瞌睡的,更没有溜号的。如此枯燥乏味的内容让他上得如此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笔者的笔记本上也记了满满的6、7页。这主要源于肖博士广博的知识,也源于肖博士懂听众的心理,两者有机地结合运用到教学上。首先是心理学的巧妙运用,肖博士开讲前的宽容、理解,让我们有了亲切感。他说在这样一个空间容纳这么多人,供氧不足容易让人打瞌睡,他表示理解,既幽默又科学。那么我们平时能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下呢?对我们学生不要过于苛刻,让他们不要把课堂当作牢笼一样。其次是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只要是原则上不有悖常理,就不一定要求千篇一律、惟书惟上。讲课尤其是文科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添加点佐料,让学生在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下,既学到知识又愉悦了心情,何乐而不为?肖博士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当然我们不能生搬照抄,因为我们的对象是未成年人。
笔者也曾作过一些尝试,比如“我们崇尚公平”一课中有段话说“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当我们在矛盾冲突中感到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这段话很有哲理但又不易理解,于是,我举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例子,而且在有些人看来是有悖常理的运用。一个是鲁迅小说中的阿Q被人打了,遭遇了不公平,但他用一句“儿子打老子”的话平衡了心态,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其实人生在世,这种小事是很经常的,不必都要去斤斤计较。农村里,为了几尺地基,赌场上为了几块钱,打得头破血流,乃至闹出人命的事还少吗?因此阿Q精神有时是必要的。第二个例子是,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典故,一般是指责狐狸的。但我认为,狐狸通过自己一个多时辰努力,还是吃不到葡萄,它用一句“这葡萄是酸的,我们何必为这酸掉牙的葡萄折磨自己呢”的话安慰自己,平衡了心态,快快乐乐去寻找新的目标,有什么不好?难道一定要让他在葡萄架下捶胸痛哭,甚至一绳吊死?两个例子都让教室里充满笑声,笑声中同学们也懂得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上不公平的事,应该调整好心态,培养自身承受挫折的能力,与其用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去做无益的挣扎,还不如用这些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在举例时,先让学生各自发表看法,评判阿Q与狐狸的是非,然后教师结合社会现实加以点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让每个学生有事做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西北一个贫困地区的事,孩子们因了家境贫困而面临失学的窘境。而能称得上富庶的一些地区,时有学生未受完义务教育而流失,原因并非读不起,而是“厌学”,不想读。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离不开家长的高期望值,还有日益激烈的升学率。据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的难度也是世界最高的。但我觉得排除以上几方面原因,我们教师是否也应该承担起那么一小部分责任?据了解,在相当一部分高中,高二下半年已经把高三学习的内容完成了,余下的一年是复习、迎高考。同样,初三的学生第一个学期也基本把一年的学习任务完成掉,那半年是用来复习冲刺的,那么这上课的进度是可想而知了。我想教材编排不管在时间上,或知识梯次等方面都是有其科学性的,如此的一味赶进度,对那些基础好的同学或许还能应付,但也并不科学,而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可谓是雪上加霜。按平常速度他们学习已非常吃力,进度如此之快,他们能听得懂、跟得上吗?尤其是数理化、外语之类,知识连贯性较强,第一次未听懂,再往下学习又能听懂多少?真是天知道!想想他们也真是可怜,尽管听不懂,上课铃一响还不得不走进课堂,坐在教室里40多分钟,对他们来说很难熬,能不厌学吗?
在抓升学率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这样做虽然是无奈的,但深究一下能没有一点功利思想?如果我们不过分地看重那几块奖金,看重那点名次,我们会如此地厌恶班里那几个自己不读书、还时常弄出点事来让你烦心的学生?我们会如此地把目光盯牢班里那几个有希望考上重点的学生,而把教学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身上吗?
因此,笔者觉得要体现教育的人性化,我们的老祖宗孔子不是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吗?教育成败系于教师。记得前些年小学教师二复式、三复式不也教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吃得饱,让基础差的学生课堂里有事干,不至于在消磨时光?在教学设计方面下点功夫,让课堂轻松活泼点,让效率更高些。
比如,在学习《生命与健康权利》一课时,笔者专门发动学生调查了发生在校园的暴力行为并分析原因,让每个学生建议,减少校园暴力的方法措施,学生都感兴趣,尤其那些所谓“双差生”。在学习《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课时,在了解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尊严权的基础上,我让每个学生写出你在尊重他人方面怎样做了,有哪些地方还不够,如何改正,对这类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笔者任教的班级对政治课是较欢迎的,效果也很好。
让学生都觉得有被关注的感觉
教育家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惟分至上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在回答“您认为最重要的师德有哪些”这个问题时,李镇西说:一是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二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三是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义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只要有哪怕极少的“差生”在我们教育的关注之外,那么,我们标榜的任何“素质教育”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尤其是社会科学的教师,起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模式。即使对“差生”也要花精力去分析研究一下,然后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开导教育。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层次划分为五个等级: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五方面的需要,他们需要自尊和被人尊重,需要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近美国的有关专家对还在咿呀学语的幼儿进行测试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可见我们的学生,其基本需求都是相似的,即使再顽皮一点,也并非大奸大恶,都不应该放弃。
笔者在学习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时,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理解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把重点放在两幅图的内容上。图中小梅的父亲因各种原因让她辍学,笔者问学生你们能不能为她想想办法?有的同学说直接去找父亲沟通,他们的理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有的同学说去找乡、村干部和有关司法部门;有的说去找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笔者总结后,又让同学们帮小梅出主意,该如何与父亲沟通。通过讨论,结论是:要在家长心情好的时候进行沟通,态度要好,而且要剖析自己,承认自己以往在学习生活方面、孝顺父母方面的不足;然后要顺便宣传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最后要表明决心,今后要努力,将来如何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家庭。整个过程全班同学都充分发表意见,那些“差生”也很活跃,让他们在讨论中辨是非,在讨论中受教育。他们都有一种被重视关注的感受,还有点成就感。
李镇西老师说,师生关系不是皇帝与臣民的关系。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学生把你当朋友看待,他就会与你无话不谈,他就有了想做好学生的愿望。当他做错事,他就觉得对不起朋友,对不起你。能达到这一步,便是教育成功的开始。要达到这一步就必须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公平、公正地关爱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