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活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王雅萍

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活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王雅萍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355000)

(2017年福安市课题编号:AJZK2017001,课题名称:活动教学法在我校德育课堂中运用的探究)

摘要:德育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在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而如果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活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从目前我国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法的运用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德育课活动教学法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教师将活动教学法当成是一种形式,只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看似很高涨,但真正的教学收效甚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比较深入地研究了活动教学法的开展策略,接下来将做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德育;活动教学法;创新

一、德育教育和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紧密关联,对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活动教学法的概念

活动教学法还有一个名称是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简称活动教学法。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活动教学法的特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的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活动教学法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营造活跃互动的气氛,激发学生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二、德育课活动教学法有效性的评判依据

活动教学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创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做中学”和“教学合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单向沟通的形式。而活动教学法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让学生参与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

截止今日,很多中职学校的课堂在不同程度上也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学,但据笔者研究发现,其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将活动教学法的精髓都运用起来,“活动”浮于形式。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活动教学法的时候,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判是很有必要的,而在评判时也要把握好评判依据。评判之后,教师就可以依据评判的结果,改进活动设计的方法,为活动教学法的运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让活动教学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对活动教学法评判的依据主要有三种。其一是从教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界定。教学的投入是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教学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物力方面的投入。在这个评判的依据下,教师会尽量减少投入,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较少的投入撬动更好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其二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评判,即评判活动教学法是否有效运用,要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结果来评判。理论认为有效的活动教学法应能促进学生和学习的发展,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为了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三、是从能否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进行评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升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法运用有效性的举措

为了让活动教学法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让学生从这种创新的教学法中受益,教师除了要从有效的教学目标、适度的教学内容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入手之外,还要充分体现出活动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真正有益的东西。

(一)紧扣主题,精选活动素材

相比普通高中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专业特点和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和就业指向性。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每个专业都需要学习,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教学是否有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所以在德育教育课运用活动教学法时,选择好的活动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好的素材才可以为活动增加乐趣,让知识内容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授与法律道德有关的章节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选择一个典型的热点法律案例来组织模拟法庭。组织模拟法庭活动的投入较少,教师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能通过参加类似的活动锻炼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法庭程序的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关注课堂动态,强化活动调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合理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大胆创新探索,就能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活动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还须时刻关注课堂的动态,适时对活动加以调控,让活动有序进行。

教师在调控活动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调控活动的时间。活动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所以教师就要提前对活动做好预设,在预设中要设想到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细节所安排的时间。当课堂上不可控因素或一系列生成性资源出现时,教师要利用好生成性资源,调控好时间安排;其二是要调控好活动的方向。在活动教学法运用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就是有些学生的话题经常会偏离主题,说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将话题引回来,不能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及难点,以免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知识趣味并重,创新评价工具

通过活动教学法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创新评价工具。以往的加分评价方式往往使用一样的量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考核,一切以“数字”说话。比如当学生完成某项指定的活动任务时,教师就给予加分鼓励。因此,创新评价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进来,加强软件本地化的培训和测试,用信息化技术评价课堂实效。此外,教师在信息化评价之后,还应该根据反馈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合理分配课时,选择好的教材,以此来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紧扣主题,精选活动素材;关注课堂动态,强化活动调控;知识趣味并重,创新评价工具等活动教学法在德育课堂上的运用,教师授课方式更加灵活,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师生互动性更强,从而更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8%82%B2%E6%95%99%E8%82%B2/3457725

[2]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4%BB%E5%8A%A8%E6%95%99%E5%AD%A6%E6%B3%95/324164?fr=aladdin

[3]阮志杰.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489(10):14-15+18.

[4]王志超.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雅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活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王雅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