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三个国家关于搞好国有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_所有制论文

北欧三个国家关于搞好国有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_所有制论文

北欧三国考察报告——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欧论文,国有企业论文,考察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通过改革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且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今年3月,我们一行四人访问了北欧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着重了解了有关国有企业的情况。经过访问和考察,我们感到颇有收获,更增强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通过改革把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搞得更好的信心。

一、北欧三国至今仍拥有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

丹麦、挪威和瑞典这三个北欧国家,是西方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当发达的国家。这三国的经济主管部门和经济学界都认为,他们搞的是“混合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一,多种所有制并存,但以私有制为主体;二,各种不同的所有制相互持股或参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计划与市场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

据介绍,目前这三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丹麦现有国有企业约20家,年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挪威有独资的国有企业11家,国家控股50%以上的企业17家,国有资本约占全国固定资本的20%,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瑞典有独资的国有企业8家,国家控股50%以上的企业45家,销售额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此外,这三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国家参股企业,如瑞典约有400家。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有时国家参股的比例虽然不大,但也达到了控股地位。

北欧三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首先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如邮政、电讯、航空、铁路、港口、供水、供电等;其次集中在某些基础工业部门,如钢铁、煤炭、石油、电力等;再次集中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和国防部门。国有企业在制造业等竞争性较强的部门较少,如瑞典制造业中的国有企业产值仅占整个制造业产值的3~4%。

这三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国家所属的独资企业或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二是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公司;三是地方政府拥有的各类当地公共服务企业。

这三国近年来也在逐步推行私有化,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比重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但他们同时认为,国家手中握有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有利于抵御外国资本特别是某些国际大跨国公司的控制,也有利于增强本国经济的凝聚力,因而“混合市场经济”的格局仍将长期不变。据挪威、瑞典有关人士大体估算,国有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还将在相当时期内保持10%左右。

二、对两家高效运营国有企业的考察

北欧三国不乏经营得很好的国有企业。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在挪威和瑞典,分别访问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考察了这两家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2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挪威工业与能源部部长代表国家对公司行使所有权,负责任命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公司董事会共有9名成员,其中7人由部长任命,他们都是国内很有资信的企业家或专业人员。另外2人是公司职工代表,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附带说一句,北欧三国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中,均需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参加,这是由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公司现任董事长由挪威最大的私人保险公司总裁兼任。董事会成员都是兼职,采用津贴制,报酬为其原工薪收入的10~20%。董事会对部长负责,但部长不给他们直接下达指令,而是让他们遵循统一的公司法等法规运作。董事会任命总经理,从全国范围内挑选优秀的企业家担任。总经理再任命经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事务。该公司除董事会由政府任命外,整个组织体系和经营运作与私人公司大体一样。

这家公司资本雄厚,规模经济优势明显,经营效益在挪威石油行业中占据首位,而石油行业的效益在挪威各个产业部门中又是最好的。据统计,1994年挪威石油生产及其管道运输部门只占用全国劳动力的1%,所创造的产值却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其他部门。石油出口价值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0%多。挪威石油开发伊始以利用外资为主,现在国家资本已占50%,国内私人资本占15%,国外资本占35%。以国家石油公司为龙头的石油工业的强劲发展,在挪威整个经济中已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

瑞典大瀑布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公司,在欧洲电力公司排名第5位,供电量约占全国一半,还有部分用于出口。这家公司也是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瑞典工商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负责任命董事会,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其组织体系和运作系统大体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相类似。公司的决策权由董事会决定和行使,具体经营权由总经理负责实施。

据这家公司的几位副总裁向我们介绍,该公司电价在欧洲属最低之列,只及德国电价的1/2,但盈利水平却与欧洲一般的电力公司相同,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机制好,管理有方,劳动生产率高。公司的资信被国际权威评估机构评估为一等,只要谈成任何重大项目,1小时内便可通过国际金融机构融资10亿美元。

通过对这两家企业的参观考察,有以下几点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是真正做到了比较彻底的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政府对企业仅仅是控制,影响和任命董事会人选,以及向董事会提出一些大的发展指标或计划,但这也要由董事会决策认可后方能生效,政府不向企业直接下达任何指令。政府职责表现为政府对企业行使所有者权利,政企职责分开实际上表现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经营权在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划分是:董事会负责决定和执行公司重大决策,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具体运作和经营管理,董事会也不能干预经理的管理权限。因此,政府、董事会、经理层各自的职责都很清楚,责权分明,这就把政府指导与企业自主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高效率地运作。

二是精心挑选一批高素质、懂管理的企业家或各类专家担任企业领导。这两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总经理,大都从全国范围内挑选和聘任,这就能够把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集中到公司领导班子中来。在北欧三国,都已经形成了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这也就为实行这种挑选和聘任提供了可能性和客观条件。由于有这样挑选出来的企业家实行领导,公司总部各部门及所属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都有相当熟练甚至精湛的专业知识,从而保证了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实施。我们在这两家公司的短暂参观访问中,深感他们的办事效率很高,管理井井有条,办公室和生产车间都一尘不染。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企业(不论哪种所有制)效益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管理人才之间的竞争。

三是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外资企业均享受同等环境的政策法规条件。我们参观过的这两家公司,国家给予的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同对私人企业、外资企业都是一样的。政府除依法收税外,还作为股东获取股息收入,分配方式与其他公共股份公司是相同的。在北欧三国,每个企业都接受同等环境的政策条件和执行同样的法律法规,某些政策差异只体现在特殊的地区或领域,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则是一样的。各类企业在同等外部环境下展开公平竞争,企业效益主要取决于内部管理。

四是十分重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我们在参观中看到,两家公司的设备都是一流的,技术水平都是很高的。

五是比较注重实行民主管理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除公司董事会都有职工代表参加外,还建立了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管理制度,职工的生活福利都搞得比较好。

这两家国有企业的效益很好,发展前景广阔。当我们问到他们是否有实行私有化的打算时,挪威工业与能源部的负责官员明确表示没有这种打算;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原来曾打算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先拿出10%的股份上市,但去年社民党再次上台执政后政府和议会没有批准,这个设想已搁置下来,但他们认为这对企业经营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三、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问题的探讨

如上所述,既然国有企业也可以高效率地运营,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从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大都逐步掀起了对国有企业推行私有化的浪潮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同北欧三国经济部门负责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交谈和探讨,逐步形成了以下的一些看法。

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私有化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包括北欧国家当初由国家投资创办一些国有企业,如今又要对它们逐步推行私有化,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巩固和发展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因而是完全顺理成章的和再也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在它的发展初期,当着市场,机制还不太成熟、私人资本还不是那么充分发达的时候,国家往往通过政权的力量集中必要的资金创建一些国有企业,尤其是集中投资于私人资本一时还无力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以利于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私人资本的逐步壮大和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通过私有化而从一些经济领域逐步退出来,目的还是为了有利于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哪些领域实行私有化,什么时候实行私有化,以及私有化的进程,都取决于私人资本的发展情况。因此,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最终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化往往并不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效益不好,私有化也往往并不是首先从这样的国有企业开始的。或者说,在实行私有化的动因中,当然不能说不包含着某些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乃至严重亏损,政府因此而不得不企求通过私有化“甩掉包袱”的因素,但并非最主要的更不是全部的动因。对这一点,我们在北欧三国的访问中感受很深。挪威和瑞典一些经济部门的负责官员和经济学家曾着重地告诉我们,在他们那里,私有化一般首先是从经营得很好或比较好的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的,而对那些经营管理状况不佳,或者经济效益不那么好,但社会公众需要即社会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政府仍通过各种办法竭力维护。瑞典人还告诉我们,瑞典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斯德哥尔摩周围的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私人资本不愿意去投资,国家还不得不集中必要的力量到那些地区去办一些企业,特别是邮电、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有利于促进全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三是西方国家实行私有化也是讲条件的。国家办国有企业,除了讲求经济效益,还要讲求社会效益。随着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的竞争机制不断加强,当一些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统一时,就可以对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私人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某种社会效益。当一些领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协调时,政府往往就要首先考虑社会效益目标,而不对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或者政府依法制定某些附加的服务规定,以此来约束私人企业行为,比如让私人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必须提供某种社会服务。这些规定常常以法规的形式出现。因此,私有化的前提条件,是国有企业原来承担的一些社会责任已经不再存在什么问题了,或者是私人企业已经可以把这些社会责任承担起来。这种情况在北欧国家表现得相当明显。

四是西方国家推行私有化,并不减弱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次我们在北欧访问,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挪威国家统计局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挪威很重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但调控的方法主要是间接调控,并不直接干预企业行为。这对于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他们说,如果社会增加了一个国有企业,政府也不能去直接干预,而只能像对私人企业或其他所有制的企业那样,进行间接调控;如果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了,也不会减弱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权的变动与否并不重要。这表明,随着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日趋成熟,过去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发挥的职能作用,逐步为间接调控所取代,国有企业存在与否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少,这也为推行私有化提供了条件。

五是私有化的含义比较宽泛,对其实践效果的评价也不那么一致。西方国家将原国有企业的股权出售,不论是全部出售,或者部分出售,甚至只是出售一小部分,他们都称之为“私有化”。出售股票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集资,有的是为了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有的让内部职工持股是为了增强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至于对私有化效果的评价,总的来看西方舆论普遍叫好,并以此作为推动原苏联、东欧向资本主义急剧演变的最根本的一手。关于这种情况,其着眼点当然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实际上,西方实行私有化以后的国有企业,固然有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的,但也有不好甚至很不好的,社会上对此也有褒有贬。如果同比较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经济学家们进行实事求是的探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往往明确表示企业效率的好坏与所有制并无直接关系,如果不引进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不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单纯依靠变动产权是无济于事的。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再三向我们提出忠告,指出私有化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中国决不能企求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搞好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问题。

四、联系我国实际的几点思考和意见

第一,中国绝对不能搞私有化。经过这次对北欧三国的访问,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过去较多地兴办国有企业到逐步掀起私有化浪潮,目的都是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最根本的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其基础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对他们的做法和情况,我们完全应该也必须认真研究,但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更不可简单化地把私有化看作是连社会主义社会都应加以接受的所谓世界性潮流。私有化是同社会主义根本相对立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绝对不能搞私有化。对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我们的党中央始终是十分明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私有化思潮乃至实际倾向仍不可忽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种种化公为私现象的蔓延,至今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最近看到一份材料,反映上海对1500多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竟有24%的教师认为“私有化是我国改革的必然趋势”,比1994年调查时又上升了7个百分点。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吃惊!高校教师们当中存在这样的认识问题决非平白无故,而是实际生活在他们思想上产生的反映。因此,对于防止私有化倾向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丝毫含糊不得,首先在内部尤其在党内应该统一认识。至于公开宣传,则应更大量、更生动地宣传通过改革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实例,以增强人们的信心。

第二,中国要搞私有化也是化不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即使自称为实行“混合市场经济”的北欧三国,在国民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一般只占10%左右,用90%的私有经济去化掉10%的国有经济,只要适当,当然不致引起紊乱,可以平稳进行。我国建国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国有经济体系,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现在还占90%左右,要用10%左右的非公有制经济去化掉90%左右的公有制经济,是不可想象的。如果硬要去化,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严重的现实情况和迷茫的发展前景就是前车之鉴。我们国家如果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私有化道路,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混乱乃至政治上的不稳定,必将更加严重。这是人们完全可以预见到的。

第三,国有企业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高效运营的。去年我们访问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今年访问北欧三国,经济界和企业界都有不少人向我们强调,企业经营好坏,效益高低,关键不在于所有制,而在于是否拥有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的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大批私营企业。事实上,我们在新加坡和北欧国家,都看到了一些搞得很好的国有企业,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我国也有许多国有企业是搞得很好的。这种搞得好的国有企业各地都有。至于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尚未走出困境,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根本上说,这并非全民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性质所决定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正是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完全能够在不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搞好这一点,我们的认识必须十分明确和坚定不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制私有化思潮。这是因为,或明或暗的私有化主张,恰恰是通过论证全民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根本不行,国有企业只有改变所有制才能提高效益而产生思想影响和实际作用的。

第四,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明晰产权,这方面的改革确实很重要。经过去年对新加坡等东南亚三国的访问,加上这次对北欧三国的访问,我们更加体会到,通过产权改革,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应该做到三个“确保”,这就是:一、确保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确保企业独立运营,排除来自政府部门和其他方面的种种不适当干预;三、确保出资者和企业各自承担有限责任。这样,就能从产权制度上体现政企职责分开,体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使企业真正有可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权不应分割,不能搞双重化,更不能把国家所有权变为企业所有权。这一点必须明确。否则的话,就难以遏制以多种形式、从多种渠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名义上不讲“私有化”而实际上逐步演变为“私有化”的严重后果。对此,不能不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第五,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环节。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思路,应该是在不改变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找到全民所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使之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为此大体上需要切实抓住抓好以下一些改革环节。一是实行彻底的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使企业真正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二是从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利率汇率、价格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完全平等的外部环境,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使企业真正能够增强市场意识以及适应市场、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通过聘任制和民主选举等多种形式,打破企业领导干部的“铁饭碗”,真正建立政治思想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又能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的企业领导班子;四是一定要把深化改革和加强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管理的加强,以加强管理巩固改革的成果;五是必须在改革中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不能充分提供适应市场需要和变化的新产品的企业是不会有活力的;六是一定要建立健全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第六,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应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问题。对于一些同志近来提出并着重论述的这个观点,我们十分赞同。对此,我们认为应从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一是国有经济是由许许多多国有企业组成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细胞,就像人体一样,细胞没有活力,人的生命也就会因此而衰竭。所以,搞好国有企业是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基础。二是根据自然法则,人的生命力又必然表现在人体细胞的不断新陈代谢上。我们要从总体上真正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必须通过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真正实现优胜劣汰,而不应该企求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搞好,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为此一要加快促进国有企业的兼并和联合,发展企业集团,发挥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二要充分运用破产机制,使长期经营不善和扭亏无望的企业,逐步依法实行破产。当然,这样做又要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同步进行,以利于社会稳定。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关系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大局。对这一点,也是我们不能不十分注意的。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是一项创造性的系统工程,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要开拓出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道路的世界性问题。道路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要为此而不断探索和努力奋斗,并充满必胜的信心。

标签:;  ;  ;  ;  ;  ;  ;  ;  ;  ;  

北欧三个国家关于搞好国有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