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论文_袁昌红

初中语文课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论文_袁昌红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全胜乡初级中学 袁昌红

摘 要:感情是作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它是对于人特殊心理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在情感特征中,每个人的情感特征又极为不同,所以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所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必须引起师生的重视。并且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情感教学更加重视,并且也提高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占比,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得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本教学 情感教育

初中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并且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道德特征和个人品格,但是学生的身心在这一阶段飞速发展,因此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个人品格,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不能够再运用之前的教学方法,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的情感教学。所以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够仅仅给学生教授知识,而是应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有关情感教学的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使自己的语言散发出艺术的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引导这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并且给予学生一些关键的学习指导。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综合素养也决定着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只有老师保持着良好的综合素养,并且善于运用语言来进行教学,让自己的语言散发出艺术的魅力,才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和指导。

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且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他必须有足够优秀的文学素养,并且能够科学有效的将知识传授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到情感的魅力。并且老师还应该要注意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对课堂的情景创设,要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充满活力,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身临其境,当学生感觉到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化的时候,学生才能够开动自己的思维,将知识感受得更加到位和深刻,并且能够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和作者有一个思想上的共鸣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由于这篇文章的情境性较强,老师必须要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荷塘月色的那种美感。但是很少有老师能够仅仅通过语言就让学生了解到荷塘的美感,所以老师可以对教学进行情景创设。例如可以在课前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关于荷塘月色的视频,让他们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荷塘的美感,之后再让学生在教学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想象朱自清先生在荷塘中漫步的情景,从而让他们能够深入文章情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学得有趣。并且老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不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通过巧妙的悬念设置让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的开始进行问题的悬念设置。初中语文老师也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后的教学中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加深他们对于这一课的理解。例如在《范进中举》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授课前可以先进行一些问题的设置,其中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设置的。例如范进中举的年龄,范进中举前后处境变化及周围的人嘴脸的变化,范进中举了但是他为何发疯等等问题。首先学生看到这些问题,还没有看到文章时就会的对文章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从而想要通过阅读文章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积极的思考课堂问题,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在学生将答案写出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汇总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且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展示,当他们走进一些误区时老师要及时的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情感思维能力。在《范进中举》结局中,范进家里大宴三天为结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当范进中举之前大家都瞧不起他,而在中举之后所有人都卑躬屈膝,写出了周围人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抨击了当时的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和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讽刺,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能够从文章中得到情感的教育。

3、通过爱心倾注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播

语文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需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是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语文能够锻炼人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当老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中时,要明白重要的不是对知识的教学,而是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情感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老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地进行情感互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在课堂互动中,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进行探究,并且老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教学引导,通过情感上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能力。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不能够在以老师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有深切的情感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老师要在教学中倾注爱心,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结语:在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下,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不再只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需要学生拥有极强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其中对情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进行努力。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巧妙的课堂悬念设置,和富有爱心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提高他们的情感理解能力。所以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思维的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闫宏玺.教育体制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学周刊,2017(11):154-155.

[2]莫全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1):131-132.

论文作者:袁昌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课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论文_袁昌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