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社辉 河北省隆尧县牛家桥中学 055350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地理教学中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在教学中构成了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例如,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中,地图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进入黄河干道。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结论。
地理学科教学中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视野不断开阔、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三、通过恰当设疑,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地理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落实课标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维被启动了,兴趣也就得以巩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运用于实际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则实现了知识迁移,发展了兴趣。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比如,在冬天,学生看了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后问:“为什么台北的纬度比广州高,却反而比广州暖呢?”书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回忆过去学过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很快发现了要点:虽然两城市都濒临大海,但是广州地处大陆,而台湾四面环海,因此对于台北来说,冬季风的影响小了,海洋的影响大了。这样,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就越活跃。
四、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的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阐明地理事物之间和人地之间的联系,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初中阶段正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为了突出长江沿江区域发展方面的教育,可按以下线索组织学习材料:“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纽带和辐射作用——城市与工业——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保护”。在“地理位置”中,要求学生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做评价,巩固了学生的分析技能和推理能力。在“自然条件”中,以地形和气候为重点,归纳出长江上游与下游的区内差异,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在“纽带和辐射作用”中,学习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综合分析、迁移与应用的能力,逐步形成区域协作等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城市与工业”中,使学生明确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沿江形成的四大城市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找出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构成与其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种类构成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强化学生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在“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保护”中,分析长江上游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的水土流失,引起中下游河湖淤积,洪涝灾害频发,以及如何治理,培养了学生因果推理、综合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寻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组织,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学生学会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知识迁移、分类和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地”的概念形成和“理”的逻辑思维,以及与地理位置密切联系的知识要点推理,这也是地理教学的必然之所在。只要我们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必将大放异彩。
论文作者:李社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形象思维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沿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