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井下作业质量监管的提高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尤其是帮助其降低了开采的成本,促进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就目前我国来说对于井下作业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但是真正可以落实到施工作业当中的还是少数,这就需要企业管理部门对于井下施工作业的重视,完善管理体系,让其可以有效地落实到真正的井下作业质量管理当中,本文主要阐述了井下作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最后研究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下作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
前言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井下作业质量决定了油井的使用期限,对油田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重视井下作业质量的管理。只有严格把好作业质量关,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与质量,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一、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石油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石油生产是多技术结合的产业类型。而油田井下作业的效果决定了原油的产量。井下作业的质量高,就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反之,则会阻碍原油的生产。石油企业把井下作业作为重点工作,就是因为井下作业是提升石油生产效率的重要步骤。石油生产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和隐蔽性。这种特质决定了必须要建立与之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在工艺上、技术上、过程中加强控制,才能使井下作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其次,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油田井下作业过程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井下作业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开展质量管理,可以把生产过程细化,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有专业的队伍进行保障,在日常生产和隐患排查上,能够做到及时准确。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矛盾,能够把生产过程逐渐规划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井下作业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第三,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提升井下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质量管理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工业快速进步的过程。质量管理能够强化生产的目标,明确生产的过程,创造生产的价值。井下开展质量管理是从基础生产做起,拓展了生产的附加工作。质量管理的效果能够体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井下作业开展质量管理是从石油生产的根本上强化的细节和过程,是技术和专业的应用更加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二、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井下作业条件的特殊性
由于大部分是油田基地位于偏僻地带,环境较为艰苦,经济条件落后,给井下作业带来一定的难度。井下作业是在野外进行,流动性大,环境艰苦,并且是多工种协作施工;石油、天然气、硫化氢等又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较多,危险性较大,如果防护措施跟不上,不仅影响生产进度和降低施工质量,还可导致职工体质下降,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井下作业技术操作规程,加大井下作业安全监督机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石油开采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严格控制工程的成本,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就容易被忽略。
2、井下作业工艺不高
为了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需要投人大型设备,这些设备零部件多,工序衔接时间长,提高了井下作业工程的复杂性。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技术工艺跟不上,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不仅造成作业进度拖拉,也难以确保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开采的技术工艺较为落后,一些施工无法做到自动智能化的操作,或者掌握与熟练工艺技术的施工人员较少,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利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给井下作业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
3、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石油开采企业为了节约用工成本,在施工人员的选取上,大部分是以劳动力为主,知识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导致施工过程中,难以完成技术型的任务,降低了作业的效率,也不利于作业质量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上井下作业地点的特殊性,作业施工现场条件恶劣,相关部门难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一些施工人员会怠慢工作,责任心较弱,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不利于作业质量的管理的现象随处可见,长期下去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也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提升井下作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三、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提高办法和措施
1、建立健全市场体制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在实际运营中就需要以市场作为导向,从而根据市场对于资源的需求进行价格调节,这就必须要求石油企业根据实际所需进行项目,为了稳定井下作业的市场,就需要企业在施工中对于质量的保证,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想要能保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尤其是可以介入井下作业的承包商进行专业性的开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费用还可以保证质量,提高企业的收益。
2、加强井下作业施工人员队伍建设
施工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井下作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只有建立优良的施工人员队伍, 才能实现井下作业质量达标。因此, 井下作业施工企业应该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 加大人员培养的投人,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 应该选择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相关经验的人员, 并且一些专业操作要确保执证上岗,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二,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施工人员质量管理的意识, 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员工行为准则、施工操作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定期与不定期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培训, 更新他们知识结构。
3、采用有效的管理激励政策
激励机制的采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发作业人员及监管人员对于自己所做工作的动力,这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有时候很多井下工作需要耗费很久的时间,对于人员的心态会有些改变尤其是容易出现懈怠的状态,而激励机制的采用就会让员工积极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这是将一种被动的方式转变为一种主动方式,对企业充满了信心之后工作状态就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的时候更加的符合实际要求,针对不同的部门所需要的激励方式都不相同,若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作业人员的能动性,就需要切合地把握实际要求,从而有效地落实到质量监管上。其实还可以配合考核机制,这些主要是根据要求完成的成功率较高或者是优质井状态较好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现,进行奖罚,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完善了质量管理控制水平。
4、采用新技术工艺
尤其是现代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着,采用技术方式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由于现在资源相对缺乏,在开采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采用科学的方式通过技术的手段进行石油采集,这就需要在作业的时候采用创新性技术,尤其是很多新工艺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可以采用科学信息化的手段对于作业内容进行有效地质量管理,例如可以通过防砂泵减缓井下作业中的沙砾对于质量的影响,还有些防腐蚀的材料和技术,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势在必行,对提高作业效率,提升作业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成本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井下作业面对的作业环境条件恶劣、工艺技术水平低下、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因此,需要加强井下作业质量与管理,提高重视力度,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培训与外派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施工人员安全质量理念,加大监督与考核力度,规范员工行为。
参考文献:
[1]常乃晋.井下作业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12):201-203
[2]李秋月,颜文刚,侯朝晖,杨矿生.如何控制井下作业质量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11):214-216
[3]张泽浩.论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12),123-125
论文作者:王进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作业论文; 井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石油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