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又结合每一个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形成的,这是符合现当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考试重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渐渐地就会成为学习机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培养语言能力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我们平时所说的话、阅读的文字等都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只有掌握好了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将来才能够更好地生活在社会当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在之后无论是与人交流,还是语文考试中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例如,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的讲解之前,我都会先带领学生们把本课生字、好词等整理和认识一遍,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和机会去熟读课文,通过阅读率先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主要内容。或者是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对一些好词好句进行积累和摘抄,学习比人好的表达方式等,然后教师也要定期的训练学生的语感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经过长时间这样的练习学生们自己的语感、词汇量以及总结归纳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在文学作品赏析中培养审美能力
中国人是含蓄的,即使在文学作品中也都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通过描绘一个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或多或少的蕴含着一些审美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等,进而使学生在鉴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知识时,我带领学生去分析节选的这一部分中作者向我们描绘的人物,包括,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通过分析文章中刻画这些人物的外貌、语言等描写来感受不同的人物的形象美,通过人物形象的描写去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每个人的处境,从而分析出每个人物性格的关系,进而更加深入的感受这个小说中蕴含的审美因素。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内容,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分析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美、感知美并且创造美。
三、在传统文化渗透中促进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的灵魂,语文教学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祝福》这篇文章时,由于文章中有过年的习俗的描述,我就引导学生描述一下在自己的家中过年都是怎么度过的,这瞬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互相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同时交流着一些以前有的习俗但是现在没有的。渐渐地学生们发现,现在过年缺少了很多的年味,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去传承和守护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增加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和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中传承传统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传承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开展和设计语文课堂,给予学生不同的课堂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传承文化、培养学生各方面语言能力的价值,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核心素养的内容的熏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朝辉.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4-45.
[2]张志元.指向核心素养,语文要有厚度和温度——谈高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9(29):47.
论文作者:庄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