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以社科院图书馆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信息服务论文,社科院论文,为例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面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矛盾凸显并存的困境,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参谋作用日益突显。智库(Think Tank),又称为思想库,它是指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以及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或“第五种权力”[1]。
现代智库发端于西方社会,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和满足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决策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知名智库有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英国的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都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发展现状,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的智库发展进一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社科院作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作用与地位日益突显。
智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随着社科院“智库”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需要图书馆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化信息分析队伍参与智库建设的全过程,这对社科院图书馆来说既是全新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1 图书馆智库信息服务内容
社科院图书馆作为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信息保存机构,承担着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和传递功能,是智库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在智库研究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1 文献资料采集
文献资料采集是整个智库研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得到准确而全面的资料是智库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智库成果的质量。国外的智库都十分重视文献资料采集。美国知名智库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前身为“胡佛战争图书馆”,胡佛先生亲眼见证战争的残酷,为了让人们了解战争、革命、和平的作用,他在向母校斯坦福大学捐款时请求其帮助搜集、保存战争资料。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增多,更名为“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图书馆”,凭借极具价值的近现代历史文献资料,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完成了向智库的转型。目前胡佛研究所拥有160万册藏书、5000万件的珍贵档案[2],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文献知识库。英国智库查塔姆社(Chatham House)拥有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在国际事务专业藏书和资料方面,该所的图书馆可谓名列前茅。查塔姆社的图书馆集中了过去30多年中大约15万册的书籍,内容涵盖了国际关系的所有方面,而且特别注重安全、国防、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方面[3],包括成套的对国际事务和相关调研的文献资料、英国国际法研究年鉴等。
1.2 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信息内容也日趋复杂,对智库学者而言,并不缺乏信息,而是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他们检索、过滤信息带来困难。对于智库学者来说,要知道最好的信息来源在哪里,如何分析高质量的信息,使信息能体现它们的价值是一个挑战。智库学者希望得到的是精心过滤、合成及系统整理,可靠、有用、易懂、易得的信息。图书馆馆员接受过专业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教育,历经长期检索和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特性和功能、逻辑检索式的编制技巧、检索策略的调整方法,熟悉信息分析的方法和策略,具备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的全面知识、技能和经验,可以获得较好的检索效果,也可以快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情报、谋略,服务于智库知识的生产过程[4]。
1.3 个性化信息的定制与推送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获取并分析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等,从而针对各个用户具体情况为其提供充分满足其个体信息需求的一种集成性信息服务,在具体服务方式上包括信息定制与信息推送。社科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根本就是以智库学者为中心,以智库学者个性特征需求为牵引,为智库学者提供满足其爱好的信息资源类型、信息显示方式及特定的系统功能,包括界面的色调、结构布局、信息的资源类型、主题内容、内容的排列方式等;同时依赖信息推送技术的发展,分析并发现智库学者的兴趣特征,建立智库学者信息需求模型,将获取的信息与用户需求进行匹配,经过筛选后推送到用户指定的客户端上。
2 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文献资料采集、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个性化信息的定制与推送是社科院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服务的深化所提供的智库信息服务内容,但社科院图书馆的智库信息服务不应也不能仅满足于此。随着社科院向智库的成功转型,智库理念的不断深化,基于智库理念的信息服务要求社科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采集内容、信息服务模式都要因智库理念而转变,同时基于这一理念的信息服务还应扩大至智库成果的推广与评价。
2.1 信息资源采集
能否得到准确、全面的信息是智库能否生存的前提。为了使自己的研究始终处于前沿位置,智库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做出适应性反应,不断面对新领域、新课题。智库学者信息诉求的新变化,要求智库信息资源的采集不能仅限于文献资料,还应该包括智库成果、“灰色素材”、专题数据库等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研究成果的特有信息。
2.1.1 智库成果
收集全球智库成果信息和数据是近年来社科院图书馆的新议题。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组2013年初发布的《2012年全球智库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6603家智库[5],这些智库每年都要生产数以万计的研究成果。成果内容多为当今世界多领域的即时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的前瞻性观点,成果形式包括期刊、书籍、指数等。代表性期刊,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Foreign Policy、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办的Foreign Affairs、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Washington Quarterly、兰德公司的RAND Review、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Military Balance等;代表性书籍,如世界观察研究所的State of the World、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Adelphi Papers等;代表性指数,如国际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行贿指数”(Bribe Payers Index)、“全球贪腐趋势指数”(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等。这些智库成果本身就是很好的研究素材,含有大量宝贵的一手材料,能够帮助智库学者看到一般人所难以看到的“真相”,是开展具体调研之前的重要文献依据。
2.1.2 “灰色素材”
灰色文献(gray literature)是一种新型信息源,一般指非公开出版的文献。灰色文献品种繁多,包括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不公开发行的会议文献;不对外发行的工作文件;未刊登稿件以及内部刊物、交换资料等[6]。以会议为例,会议是智库传播思想的重要渠道,智库机构每年会召开诸多主题和规模不等的研讨会(论坛)、报告会、汇报会等,除大型会议文献公开出版外,大部分并未公开出版,但这些会议现场的文字记录、音频视频对于了解最新的政策走向、决策者的各种观点,使研究同步甚至超前具有极高的价值。例如,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每年组织约100场各种类型研讨会,战略年会是其重要活动之一,会议主题密切联系当年的国际形势;胡佛研究所的华盛顿年会关注一些特殊议题,讨论集中在评估立法的某些特殊时点,国际政策议题较为广泛。虽然有的灰色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见解独到,这对于智库人员相关研究课题的更深入研究,或是对于研究其他的课题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1.3 专题数据库建设
几乎所有的智库都建有自己的各类专题特色数据库,这为智库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美国的国家经济研究局是美国最为著名的经济研究机构,擅长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分析和预测,其数据库包括美国经济运行的各种历史数据以及其他各种数据与指数。国家经济研究局最为著名的数据库是关于经济周期测定的数据库,对每一次经济周期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持续时间的判定都发布在其网站上,成为众多经济研究、商业机构和决策部门引用和参考的重要来源;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大型数据库,包括国际关系与安全趋势数据库、多边和平行动数据库、军事开支数据库等;德国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信息网络,是由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主持,12家德国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文献部门参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网络平台,其中包括一个欧洲最大的国际关系研究的数据库“国际事务在线”(World Affairs Online),该数据库是欧洲最大的社会科学数据库,聚焦于外交、安全政策和欧洲政治,能够为国际关系和地区研究提供全面、广泛的参考。
2.2 信息服务模式
智库依靠知识和信息从事研究和价值增值,为政策制定过程中注入新思想、新方案。智库知识资源增值开发利用效度的模式,对基于智库理念的社科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全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层面强调三种指向,分别为公众指向、议题指向、决策指向。
2.2.1 公众指向
公众指向是图书馆基于智库理念信息服务模式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图书馆提炼正确和明晰的智库建设方向。公众指向是指图书馆参与公众生活,思考公众信息需求中的本质性知识取向,将知识运用于公众生活,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国家图书馆的《钓鱼岛文献图籍录》是公众指向的最好例证。《钓鱼岛文献图籍录》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整理编纂,该书以文献为依托,让文献来“说话”,充分证明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钓鱼岛,以及中国对钓鱼岛进行长期管辖的历史事实。国家图书馆的这一举动将知识“鲜活”地运用于公共生活之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
2.2.2 议题指向
议题指向是让图书馆从信息提供者向智库过渡的首要策略,有助于图书馆提供有特色的信息产品。议题指向要求图书馆收集决策用户信息,分析决策用户数据,发掘决策用户潜在信息需求,从中探寻和总结出决策者所关心的议题,并在议题意识的引领下,承担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充分挖掘信息资源中富含的各种价值。智库的研究战略和方向会跟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传统基金会专注研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及国家安全问题,但到90年代初,传统基金会感到美国文化的颓废,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下,建立了文化政策研究计划;兰德公司成立初期为美国空军服务,专门研究各种武器系统的改进、经营管理的改善以及某项新武器出现的可能及对策,到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到外交、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社会新热点问题的层出不穷,决策者所关心的议题在不断变换,智库研究战略和方向也需不断调整,议题指向要求图书馆紧紧把握议题动向,挖掘议题信息资源,提供特色信息产品。
2.2.3 决策指向
决策指向是衡量图书馆能否成为智库的关键标准。智库以专业的眼光来为公众提出问题并配合政府解决问题,在对政府决策背景、环境、决策战略、决策方案、政策效力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力求把复杂、高深的理论和思想重新包装得易于理解,以求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注意与认可,进而转化成可操作的政府决策。在传统时代,图书馆仅作为信息资源保存机构,很少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随着智库理念的深化,图书馆凭借其拥有丰富信息资源和专业信息分析队伍服务于国家的立法与决策过程也成为可能,上文中国家图书馆整理编纂的《钓鱼岛文献图籍录》的举动不仅符合基于智库理念信息服务的公众指向,也符合决策指向,为我国国防建设、外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是使其“增值”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益的部分。
2.3 智库及成果的推广与评价
智库项目完成,产生大量的智库成果,如何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和向社会发布信息,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如何评价所产生的成果,是智库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大型智库都设有专门负责信息传播的外联部或公关部,负责智库成果的推广评价。社科院在向新型智库转型的过程中,在没有相关推广评价机构设置的情况下,智库成果的推广评价也成为图书馆基于智库理念的信息服务内容。
2.3.1 持续影响:旗舰出版物
品牌影响力需要长期产品,包括那些富于影响力的杂志、年度报告与年鉴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有些旗舰产品已经成为各国政界和精英阶层决策概念的来源。智库可以通过这些旗舰出版物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公共决策发挥影响。如发表著作或研究报告,兰德公司平均每年发表350~450份研究报告以及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如出版定期出版物,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办的《外交》、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布鲁金斯评论》、兰德公司的《兰德评论》等,在世界上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
2.3.2 媒体曝光与引用
智库扩大影响需要进行智力资产的传播,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进入媒体,提高曝光率。为提高媒体曝光率,需安排智库学者接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访问,借助媒体强有力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引发公众对于问题和智库的关注,形成舆论力量,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者。特别是在一些事件发生的时候,国外很多智库都争相在美国的著名报纸杂志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杂志》以及电视如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媒体露面,分析最新事态,展望发展态势。为加强传播其研究成果的力度,美国智库运用不同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信息的传播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有些智库甚至设立24小时“媒体热线”,借助媒体发表看法,形成公众舆论,从而间接影响政策决策。
媒体对智库独立分析和判断的引用使得智库观点“媒介化”,媒体也借助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增强其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具有媒体高引用率的美国智库包括布鲁斯学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兰德公司、传统基金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企业研究所等。
2.3.3 智库及成果评价
智库在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如何衡量智库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困难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研究”项目组(TTCSP)负责人詹姆斯·麦甘(James G.McGann)将智库评价指标分可量化指标和不易量化指标。可量化指标包括资源指标、利用指标、产出指标和影响力指标(见表1),不易量化指标包括三个“R”和四个“更多”(见表2)。
麦甘的评价指标体系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大量案例的研究,但缺点是主观偏见影响大,评价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提名者个人、地区、意识形态和学科的偏见,从而降低智库影响力测度的准确性。社科院图书馆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准确把握欧美国家智库影响力,了解全球智库发展格局和趋势;也可以利用引用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等一系列指标对智库报告影响力进行统计和排名,并加以分析用以评价智库报告的效果。
3 结语
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求深入分析智库用户的信息需求,合理分配信息资源,强调公众、议题、决策三种不同指向信息的服务模式,并适时地向社会推广和发布研究成果,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可以预见,未来图书馆应更加趋近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级形态——智库模式,这种范式选择不仅是方式方法的借鉴,更是发展方向和理念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