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论文_徐鹏

论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论文_徐鹏

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1

摘要: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具体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比如地震,可以通过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降低地震给房屋带来的损害,从而减少经济利益的损失。文章主要分析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

关键词:原则分析;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建设已经成为了未来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结合这种土木工程项目的具体构建实施而台,结构可以说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而为了促使土木工程项目的结构能够表现出理想的应用效果,有需要从结构设计环节人手进行把关,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性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基本指标,其直接关系到后续土木工程项目的应用可靠性效果,也是保障土木工程结构能够在地震作用下降低损害程度的重要条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原则分析

为了切实提升抗震性设计水平,必须要首先明确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化原则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工作而言,一般越简单的建筑结构体系能够表现出越强的抗震性效果,这主要就是因为相对于较为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体系,这种简单化的土木工程结构体系能够较好促使其在力学计算方面较为明确,进而也就能够有效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中的平衡性进行严格控制,有效规避土木工程项目结构因为设计过于复杂,而出现较多的设计不全面问题,此外,越简单的土木工程结构体系还能够较好降低地震所带来的危害性程度,弱化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力学传递效果,进而也就能够保障其实现较为理想的抗震效果。

(3)抵抗性原则

为了较好促使土木工程结构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具备理想的稳定性效果,必须要促使其自身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作用力的威胁和影响,这也就需要尽可能促使相应土木工程结构应该能够围绕着抵抗性能力进行有效设计,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实先构建较为理想的抵抗力,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在发生地震时发挥出相应的抵抗效果,这也就体现出了较为理想的预防性效果,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当然,为了较好提升其自身的稳定性效果,这种抵抗力的设置不宜过大,需要保障其自身结构体系力学的平衡性效果。

(2)结构要合理、整齐

结构的合理整齐首先在外观上会给人好的视觉效果。结构的合理整齐最大的优点自然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其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抗侧压力,从而提高整体抗击外部压力管理,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要基本符合抗震性结构,即竖向布置结构。并使建筑中的构建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承担起整个建筑受到的压力。在布置楼顶体系时,要考虑使用重力并使用最短的构件支撑起建筑物的承载力,在布置转换结构的整体时,要尽量让上部的构件通过转换层而进行转换,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除此之外,建筑物依附的墙体也是分担压力,增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不错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2.1 合理选择场地

从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工作来看,其所处场地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就需要在场地选择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所选择的土木工程场地能够有助于维系结构的稳定性效果。在具体的场地选择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到土木工程所处区域内的地质活动特点,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域,更是应该尽可能选择合理的场地区域,对于地形做出较为严格的要求,保障其所选场地较为平妇和开阔,如此也就能够为后续土木工程结构的有效设计和落实打好基础,避免其因为地形力面的限制影响到自身稳定性力面的效果。

2.2抗震性严格按照抗震等级划分

严格的按照抗震等划分,要别处理结构中的梁与墙等个结构。建筑中横向或者纵向的合理性,构建成一个合格的建筑物。当发生地震时,要使得土木工程的结构满足建筑的防护标准语建筑的结构可靠性。这样便能避免横向或者纵向哪一方面出现问题而成为整个建筑物的致命部分,从而拉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的抗震抗压力。这也体现了整个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环节的重要性。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时应该保证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不被破坏,因此结构设计要使各种结构之间能够更好的分担地震带来的力。

2.3做好结构选型设计

促使更好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抗震性效果,还需要重点从相应结构选刑人手进行有效控制,这种结构选刑力面的设计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较好促使相应的结构体系较为理想可靠,尤其是能够保障结构的传力体系较为合理,避免其受到较大地震作用力的威胁。在具体的结构选刑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其设计效果,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并目针对这些结构体系的平面以及立面进行全力位分析,确保其均能够表现出较为合理的可靠性效果,尤其是能够在传力体系力面,尽可能促使其高效有序,降低各类偏差问题影响。

2.4合理确定抗震强度

必须要首先恰当选择合理的抗震强度,这也是后续相应设计和计算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和标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强度的确定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具体状况进行分析,一般在我国建筑物通畅按照6-9度地震危害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设计,进而也就需要促使其在相应土木工程结构中有所表现。结合这种抗震强度的明确和应用来看,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物应用类刑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而言,着眼于抗震性效果进行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抗震性方面的设计需要首先明确具体的设计原则,力求设计简单化、整体化,并目还需要有效抵抗地震作用力,进而才能够在具体的结构设计细节中做好相关工作的优化处理,提升其整体抗震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君.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居业,2016,09:135-136.

[2]乔栋. 土木工程建设中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3:83-84.

[3]余韬. 关于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29:90-91.

[4]周扬.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 科技资讯,2016,16:53-54.

[5]杨骞.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J]. 四川水泥,2016,09:68.

[6]梁栋.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6,36:55-56.

论文作者:徐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论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论文_徐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