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采购中的供应链风险浅析论文_齐风田

建筑项目采购中的供应链风险浅析论文_齐风田

济南恒邦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通过分析建筑项目中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选择优质供应商、转变战略关系、优化供应链系统结构和优化供应商数量来降低采购风险。

关键词:建筑采购;供应链风险

在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项目采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等,而物资成本(建筑材料、设备等)所占建筑成本的比例接近70%,因此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是建筑项目的主要成本,而建筑材料或设备的采购又与供应链息息相关。

一、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风险分析

1、客观原因

1)经济和技术风险

经济风险指一般经营经济环境诸如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经济周期等对企业供应链的影响可能造成的供应链风险。

技术风险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而来的风险。

2)结构风险

结构风险指供应商的供应链结构设计不合理可能造成的风险。以最终产品配送为例,如果配送网络设计不合理,有限的货物在有些地区的渠道中积压,而在另外的地区却出现短缺,不能满足订单需求,或是运输费用偏高,效率低下。

3)行为主体风险

行为主体风险就是供应链活动的参与主体(供应商、生产商、物流服务等)的责任造成的风险。

4)协作风险

供应链是一个多参与主体的复杂系统,不同参与主体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协作形成的供应链风险称为协作风险。协作风险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供应商与建设方之间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发生冲突、合作伙伴的流动性改变、伙伴的投入与承担的风险与获得收益不相称、伙伴间沟通联络的渠道部不通畅、合作协议有漏洞致使合作各方权责不明、核心技术外泄或关键信息外泄、合作伙伴采取的技术思想和技术平台不同导致技术衔接问题、伙伴间的数据统计口径和实现不一致造成信息传递不顺或失真、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违约信用风险等。

2、主观原因

1)供应商企业目标与项目整体目标的冲突

供应商与建设方都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单个企业的行为目标从根本上还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他们的决策问题变成了一个双目标决策,即企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以及满足建设项目的整体要求。

2)信息不对称

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供应商和建设方之间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全部共享。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建设方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建设方不利的,供应商因此与建设方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建设方受到伤害。如供应商供货时间的推后或者产品质量的下降,一是供应商为自己不能完全履行合同寻找借口,把原因归结为可以免责的外部环境变化,或者把原因归结为合作伙伴的不配合等;而是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有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在合同约定的质量指标中反映不出来,但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建设方的相关利益。

3)关键信息外泄

项目的高效运作,必然要求建设方与供应商之间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共享的信息包括生产计划、销售快报、库存水平、资金占用、技术指标、工艺要求等。在信息贡献过程中,供应商处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隐瞒、压缩、扭曲、伪造真实的经营管理与技术信息而提供虚假的合作信息,建设方根据此信息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而蒙受损失。

二、采购风险应对措施

采购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有选择优质的供应商,战略关系的转变、优化供应链系统结构,优化供应商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搜集资料;第二步是单项实力评价;第三步是综合分析阶段,综合分析评价候选企业的实力,对候选企业排序。

2.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项目采购中,建设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双方不再孤立地看待各自的企业,而是用总体表现、总增加值和总成本作为决定企业内外行为的衡量标准。在这一关系下,双方将有如下特征:

1)利益系统性。供应链的采购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供需双方的利益协调一致。双方都努力的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

2)信息共享。供方对于项目的采购需求数量、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项目的进度等信息有充分及时的了解;同样承包商对于供方的供应能力、规模、产品质量、生产进度等信息也了如指掌。双方的进度计划及项目的设计变更等关键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中保持透明。

3)快速反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建设方向供应商及时反馈不断变化的需求信息,并据此调整计划,组织生产,提高双方快速相应市场能力。

3.优化供应链系统结构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用户需求订单即项目订单产生需求订单,需求订单产生订购订单,订货订单再驱动材料供应商。这就要求在工程项目的采购过程中:

1)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转变

某些大型的建设单位,其采购部门的运作与制造业的运作类似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不关心项目所需材料的实际情况。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在工程项目的采购过程中:

①采购人员配合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早期参与项目

采购人员早期参与项目的定义及设计阶段能够使项目受益。采购人员具有产品的知识(如价格、国际市场环境、来源)及采购过程的知识(如运输、物流),这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中对于产品的选择具有帮助。这也就是为采购的可行性而设计。为采购的可行性而设计也就是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各种产品及构件配置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采购方面的实际情况,这些考虑因素包括买卖双方现有的商业关系、联合进行技术设计的能力,提前期的长短、批量购买的可能性等。

②采购计划适应项目的建造计划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修改方案、进度拖延等现象。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部门应该对项目的进度计划有清楚的了解,并且能够根据项目施工的进展情况不断预测材料的需求情况。另外在建造活动中,要求采购的物资尽量能够准时并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以减少库存保管及二次搬运等不增值活动。

2)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对于某些通常需要采购一些提前期较长、对质量有着严格要求的产品,这种产品的供应进度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影响特别大。此时需要实行外部资源的管理,即使制造方的制造能力和生产能力达到了要求,采购合同签订后,建设商还需要制定监造和检验计划,派人驻厂监造,并进行相应的协调工作。实施外部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制造、采购与现场的建造更好的协调,达到零缺陷、零交货期、零故障,使整个项目的供应链向着精细化努力。

4.供应商数量合理优化

通过寻找最优的供应商数量来优化项目的供应结构,可降低采购成本,控制供应风险。

供应商数量与供应风险的关系:选择有实力、重信誉、业绩好、易合作的供应商,降低来自单个供应商的风险水平;同时与多个供应商合作,其中某一个或多个供应商出现严重的供应障碍,其他供应商仍能保证其余部分的正常供应,同时与其他供应商紧急协商增加供货,把风险事件可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供应商数量与供应成本的关系:减少供应商数量,向单个供应商的订货数量增加可以获得较高的价格折扣,同时降低了管理协调的工作量;增加供应商数量,获得价格折扣的可能性减小,而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压低采购价格的可能性增加,供应商数量增加造成供应的复杂化,势必增加管理费用。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建筑项目采购中的供应链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可以通过选择优质供应商、转变战略关系、优化供应链系统结构和优化供应商数量来管理和降低采购风险,为建筑项目的采购管理提供了可行的决策依据。

论文作者:齐风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建筑项目采购中的供应链风险浅析论文_齐风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