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机制及其推拉力耦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力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机制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3)02-087-07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转移(Industrial Transfer)是指产业空间布局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调整的经济现象。作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在现实经济活动和理论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已有相关研究,陈建军(2002)认为,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市场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和企业成长的需要。[1]魏后凯(2003)从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出发,指出企业是否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市场区位的拉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些促使企业留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涉及企业迁移所造成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损失、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等。[2]马子红(2006)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制度成本等成本角度探讨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3]黄福才等(2007)从产业转移粘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转移的原因。[4]王思文、祁继鹏(2012)通过实证检验后认为,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地区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等,要素流动性差异影响地区间产业转移,流动性低的要素粘住流动性高的要素。[5]杜传忠、韩元军(2012)认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既存在一定动力也具有一定的粘性,前者主要包括东部企业利用中西部地区低成本生产要素和这些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的动机、中西部地区政府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本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的动机等;后者主要包括东部地区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企业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差异等。[6]张弢、李松志(2008)则从经济地理学和运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转出地和转入地两方面力量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转出推力及转出阻力、转入引力和转入斥力,只有推拉力大于阻斥力时,产业才能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7]张贡生(2002)认为,今后西部地区应从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和绿色化六个方面着手,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8]
然而,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分析,现有研究大多是从移出地的视角切入,从承接地角度的考察还不够深入。而且,现实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必须弄清楚诸如移出地的产业为什么要转移、愿不愿意转移、当地政府让不让转移、转移什么、向何处转移、如何转移,以及承接地为什么要承接、承接什么、依靠什么承接、政策是否允许承接、如何承接等一系列问题。故此,本文的基本思路和行文内容安排如下: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的类型划分,第二、三、四部分从移出地和承接地两方面,对不同区域主体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拉力及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中间障碍因素进行了分解,第五部分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耦合分析,第六部分是简短的结语。
二、承接地产业承接的拉力分解
借鉴解释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①,国际和区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过程也同样是两种力量,即产业移出地的净推力和产业承接地的净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地,净推力可分解为产业移出地由产业结构优化、集聚不经济、要素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构成的推力,以及由集聚效应、制度创新、要素流动等因素构成的阻力;净拉力可分解为产业承接地由成本优势、产业集聚、需求结构变动、政策吸引等因素构成的拉力,以及由产业基础滞后、观念更新缓慢、要素市场不健全、区域间无序竞争等因素构成的斥力。
承接地产业承接的拉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其对移出地所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和拉动力,该种力量决定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强度。一般而言,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可分为成本导向型、市场导向型、规模导向型和政策导向型等几种类型,其产业承接的拉力因素各不相同(见表1)。
所谓成本导向型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是由于要素成本变动所引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就移出地而言表现为要素成本的上升,承接地则表现出明显的低成本吸引。此类产业承接的一般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某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等,为在移出地失去发展潜力的产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成长空间,重新找回低成本运营。承接地可通过承接移出地的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其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本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较低的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无疑,该类产业转移与承接首先要考虑的是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或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优势是吸引移出地产业转移的主要拉动力量。
所谓市场导向型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是由于移出地企业对于更广阔产品市场的追求所引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市场的需求为承接产业提供了生机与活力,是产业发展的直接需要,因而,承接地的市场吸引力是此类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拉力因素。此类产业承接的一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带来相应产业结构的变动。为了摆脱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以及生产的高成本②,承接地会积极承接相关产业。显然,承接地投资环境的改善也是增强其市场吸引力进而拉动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谓规模导向型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是指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长期生产成本,以及通过形成集群从而获得集群效应,并增强相关产品、产业及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一方面,规模经济可以使得承接地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并接受知识技术的外溢;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会产生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除了体现在直接经济要素之上的竞争优势,如具有水平和垂直联系的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还体现在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方面,这主要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无疑,规模经济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是此类产业承接的主要拉力因素。③
所谓政策导向型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主要是指基于国家宏观决策和地方政府各项政策安排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显而易见,政策吸引力是此类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主要拉力因素。当然,国家的宏观决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而在此基础之上承接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及适度的优惠政策则是因势利导,通过政策吸引和加强政府职能、改善基础环境等措施,实现本地区的产业承接。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融合,而非单纯的“拿来主义”。
三、移出地产业转移的推力分解
推动因素是指促使产业离开现有区域转向其他区域转移的各种要素。若无推动因素,承接地产业承接的愿望将是徒劳的。结合前文所述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不同类型,推动移出地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其主要影响如表2所示。
对于成本导向型的产业转移而言,前已述及,移出地要素成本的上升是此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因素,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容易丧失成本优势。相关产业在移出地失去发展潜力,进而为寻找更低生产成本而转移。这一方面有助于该产业在其他地区寻找到丰富的各类要素,重新找回低成本运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移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对于市场导向型的产业转移而言,本地市场吸引力的下降及其向外拓展市场的需要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就与此相关的要素禀赋差异来讲,一般地,产业移出地与承接地往往对应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④。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两类地区的重要差异。发达地区往往资本相对充裕而欠发达地区则劳动力相对丰富,发达地区的平均资本—劳动比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逐利,必然使得低资本—劳动比率产业的要素流向高资本—劳动比率产业,进一步地,当发达地区的低资本—劳动比率产业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而欠发达地区该类产业的比较优势则逐渐增强。故此,欠发达地区将承接发达地区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将其新增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于此。显然,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经济发展所引致的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是推动相关产业由发达地区移往欠发达地区的重要动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的区域转移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产业的国际转移是可选的途径之一。对于一国内部甚至一省内部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亦是同样道理,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内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换言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本表现形式即为产业的空间转移。
对于规模导向型的产业转移而言,主要是缘于规模不经济和产业聚集不经济及其交互作用。产业聚集不经济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主要在于过度聚集所引致的边际成本上升和边际收益下降,进而影响集聚的相对稳定性。[9]当企业和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规模扩张导致要素价格上涨,聚集不经济所表现出的拥挤成本、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知识征用导致集聚规模下降,大量企业关闭或外迁,寻找其它低成本的集聚区⑤。另一方面,产业聚集不经济表现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亦即一些相互排斥或缺乏联系的工业行业或企业由于空间聚集反而带来效益或效用的减少,从而构成某些产业与居民之间空间集中的排斥力与约束力,最终构成产业外迁的强大推动力量⑥。
此外,政策因素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安排在产业转移和承接中的重要作用。从移出地产业转移推动力的视角考察,作为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一种积极措施,可通过产业移出实现区域内经济健康发展;于中央政府,通过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由此产业政策的意义显而易见。一方面,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当地政府在鼓励和扶持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相关政策并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限制衰退性产业发展,或出台一些措施引导其向区外转移;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形成正确的市场预期,并促其拓展发展空间。
四、影响转移与承接的中间障碍因素
顺利的转移与承接不仅取决于承接地的引力和移出地的推力,也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障碍因素。这些中间障碍主要包括产业移出地的阻力和产业承接地的斥力。概括地说,阻力因素主要表现为移出地由于产业集聚、路径依赖、根植效应,以及制度创新、产业关联等所引致的产业转移粘性;就承接地而言,则可能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观念更新缓慢、要素市场不健全,以及地区间的无序竞争等原因而限制了外区的产业移入,从而无法实现相关产业的成功承接和良性发展(见表3)。
从移出地的视角考察,影响产业顺利承接的阻碍因素即是阻碍产业顺利转移的因素。就关键性企业而言,不论其最初的区位选择是否如克鲁格曼所说是一种偶然,但是,一旦选择,就会有一定的力量使企业在原有区位上产生“路径依赖”。波特也认为,大量密切相关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关键性企业将吸引劳动力及下游企业在该区域集中,尤其是当产业联系效应、生产规模及对市场和各种原材料的影响力均较大时,初始企业的区位选择就会对劳动力市场及相关企业的区位产生重要作用,并使产业的路径依赖不断增强。这一“路径依赖”的力量,亦即“区位锁定”的力量,除非整个产业链转移,企业才会考虑外迁,其所引致的转移粘性使得相关企业和产业长时间滞留在原地而无法顺利移出。
相反地,承接地则可能由于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观念和习俗、要素市场的不健全以及地区间的无序竞争,都将减弱其对移出地产业的吸引力,强化产业区域转移的粘性,排斥区外产业顺利移入本地或促使相关产业转而移入他地。即使有部分企业转移进来,也可能由于这种斥力而成为飞地型企业,难以根植于当地,也无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承接地区域发展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改善与否也将对其能否有效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产生作用。
五、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拉力耦合分析
综上所述,承接地能否顺利接受移出地的产业转移,关键在于推拉力和阻力的大小比较。换言之,只有当承接地的净拉力与移出地的净推力之和即承接合力大于0时,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才可能发生。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移出地和承接地的推力、拉力、阻力和斥力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作用力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对两地关键性企业做出转移与承接决策的影响(见图1)。
图1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综合推拉模型
如图1所示,当产业移出地的推力较弱且产业承接地的拉力也较弱时⑦,相关企业将做出驻留本地的决策;就承接地而言,较弱的净拉力也使其拒绝承接。当产业移出地的推力由弱转强、阻力由强转弱,而承接地的拉力仍然较弱(且斥力仍然较强)时,移出地和承接地都将做出等待时机、不断观望的决策。就移出地而言,主要是由于承接地较弱的净拉力弱化了其转出的动机,同时加剧了企业该往何处转移的迷茫;就承接地而言,前已述及,薄弱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使其尚不具备主动承接的条件,故而也处于等待、观望阶段。
若是产业移出地的推力较弱(阻力较强)且承接地的拉力较强(斥力较弱)时,无论产业移出地或是承接地也都将做出等待时机、不断观望的决策。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虽然产业承接地有较强的承接愿望及较好的软硬件条件,但是,移出地的产业仍然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当地政府的制度创新对相关企业和产业产生了强大的区位锁定效应。进一步地,随着移出地推力和承接地拉力的不断由弱变强,以及移出地阻力和承接地斥力的不断由强变弱,移出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良效应不断显现,而承接地也具备了各种承接的条件,此时,移出地的产业开始迁移他地而承接地也开始其产业的主动承接。伴随各种力量的对比渐趋平衡,相关企业的区位选择也开始进入新一阶段的均衡阶段。
图2所示移出地与承接地相关动力因素的耦合,则有助于更进一步阐明产业转移的主体、载体、路径,以及产业转移与承接过程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首先,对于产业移出地A而言,作为转移的主体,区内企业迁移与否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其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分析。相关企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及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之下,形成最初的区位均衡。无疑地,作为具有逐利特征的企业将尽可能地追求更多利润,而生产规模的扩张(即企业对规模经济效应的追求)或生产范围的扩大(即企业对范围经济效应的追求)是其实现这一追求的基本形式。但是,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要素最终都将受到空间的影响,企业在原有生产地点上的规模扩张和范围扩张迟早会遇到阻力,因而,其生产地点的转移将成为必然。当然,A地企业在根植效应、路径依赖和集聚效应的作用之下,依然会存在一股阻止其移出的所谓“区位锁定”的力量,但是,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本流动性增强、技术失去竞争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竞争力下降、聚集不经济,加之移出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的内在更替,都将促使相关产业做出移出A地的决策。
图2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拉力耦合
其次,对于产业承接地B而言,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承接不仅有助于其资本不断积累,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使相关企业和产业享受要素流动过程中的技术溢出、集群效应和关联带动,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产业承接的环境与条件。反过来,承接地承接环境的改善及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需求要素扩张,辅之以政府相关政策,又将通过城市化这一路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技术的溢出来看,一方面有助于承接地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消化和吸收转移产业所包含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地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围绕所承接产业快速的增长契机,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增长,从而推动本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最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是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最终目的。产业移出地企业由最初的区位均衡及各种要素作用下的区位锁定,到区位失衡并最终移向承接地的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保证了市场行为的充分有效,在此基础上,以生产要素为载体,依靠城市化路径,推动产业不断转移。而承接地对承接来的产业要充分考虑资本积累和技术溢出是否有助于合理配置相关资源,产业集聚效应和政策作用是否有助于优化其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开拓市场、加强要素积累、享受技术溢出、发挥关联带动等途径,充分发挥产业之间纵向传递与横向互动及区域之间的整合协调,以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
六、结语
总体来说,移出地产业是否愿意移出与承接地能否有效承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地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作用力量的共同影响,决定着关键性企业及相关产业的决策,决定了不同区域主体之间产业的转移与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耦合则在于进一步阐明不同类型区域主体之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决策。而归根结底,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推拉理论(the push and pull theory)是解释人口迁移原因的主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着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1889年,雷文斯坦(E.G.Ravenstein)使用英格兰和威尔士188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其迁移原因,第一次提出了推拉理论。
②此处的“进口”,不仅包括某地区从国外的进口,也包括从国内其他区域的购入,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反映某地区自身无法生产某商品而必须依赖区外的现实状况。这也是其积极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主要引力和动力。
③辩证地分析,产业集聚与集群以及相应的集聚与集群效应对于产业转移和承接的作用表现为正、反两方面。纵然如此,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已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④发达省份内部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亦然。虽然从总体而言某地是发达地区,但其省内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也同样是发生于其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
⑤前已述及,从承接地的视角来看,此类低成本集聚区所产生的集聚吸引力,是其产业承接的主要拉动力量。
⑥以佛山禅城区的陶瓷业产业集聚为例,由于生产地与居住地的空间集中,虽然节约了居民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和成本,但机器噪声、粉尘、排污严重的工厂却给居民造成了种种危害,并进而成为相关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参见参考文献[8])。
⑦此时刚好对应着移出地阻力强且承接地斥力也强的时期,反映了产业转移的净推力较小而承接地的净拉力也较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