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韵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韵学论文,浅谈论文,重要意义论文,中学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是中国一门传统的学问,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语文学又称为小学,其内容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分别研究汉字的形、音、义。这么一门古老的学问,如今还有没有实用价值呢?我们认为,音韵学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音韵学知识对其语文教学将大有裨益。
一、有助于了解现代汉语音系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搞好语音教学,必须掌握语音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是怎样从古代的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来的。比如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名称,用的就是传统音韵学的术语。四声中的名称为何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它们是怎么来的?学了音韵学,就知道中古有四声,即平、上、去、入。中古四声根据声母的清浊情况,按照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去声不变,入派四声的规律形成了今天的四声。虽然调类都是四个,但是调类的名称已经不同。又如我们从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表中可以看到[只能出现在齐、撮二呼,而不能出现在开、合二呼,而g、k、h与z、c、s又只能出现在开、合二呼,不能出现在齐、撮二呼,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具有一定音韵学知识的人,就会知道现代汉语的j、q、x分别来源于中古的见组和精组。中古见组在今开合呼前读g、k、h,而在齐、撮呼前读j、q、x。中古精组在今开合呼前读z、c、s,而在齐、撮呼前读j、q、x。
二、有助于把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复杂,各地人讲普通话难免南腔北调,而现代方言与普通话一样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起来的,懂得了古音,就易于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能自觉地去克服学习普通话时的困难。比如吴语(以苏州音系为代表)是现代汉语方言保留古浊辅音最完整的方言,而普通话的浊音依据“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的规律已经清化,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吴语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比如普通话的“旁、陪、平”等字读送气的清塞音p,“并、倍、白”等字读不送气的清塞音b,两者同时对应于吴语中的浊塞音[b];普通话的“残、才、存”等字读送气的清塞擦音c,“字、坐、昨”读不送气的清塞擦音z,两者同时对应于吴语的浊塞擦音或擦音[z]([dz])。总之,我们根据这些对应规律去学习普通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助于从格律方面欣赏古代诗歌
古代的许多作品比较注意声律美,即不仅内容好,还要读来顺口流畅,富有韵味。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就认为立文之道有三:“形文(辞藻修饰)、声文(音律调谐)、情文(内容情感)。”可见,古典文学原本是很重视音韵美的。可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代是押韵,后代读来就不太和谐了。只有具备一定的音韵学知识,才能体味它的声律美。如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根据现代汉语,我们很容易认为韵脚字就是“家、花”,其实“斜”也是入韵的。“斜、家、花”三字在中古时候都属于麻韵。我们也可以利用方言来作为佐证,在很多方言里,“斜、家、花”依然押韵。比如温州话“斜”念[zo],“家”念[ko],“花”念[ho];长沙话“斜”念[tia],“家”念[ka],“花”念[fa];梅县话“斜”念[tshia],“家”念[ka],“花”念[fa]。
古代的作家在写诗词的时候,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往往会对用韵作适当的选择。比如豪放派声律洪亮,这些作家较多用韵母洪亮的字押韵,如中东、江阳、言前韵等。这样宜于抒发豪放、慷慨激昂的感情,有助于构成豪放的风格。婉约派音律柔和,这些作家大都选用韵母不太响亮的字押韵,如一七、灰堆、姑苏、乜斜韵等,它们宜于表现低沉凄切、缠绵细腻的情感,有助于构成柔婉的风格。即使同一个作家在同一首作品中,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也会换用不同的韵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苏东坡的《赤壁赋》中,原先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用江阳韵,有鼻音的共鸣,高昂而响亮。到了描写吹洞箫的声音,情感转而为凄凉,因而换用了一七、姑苏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音韵学的“韵”不仅包括韵腹和韵尾,还包括声调在内。声调是汉语的特性之一,这是西方语言所没有的成分。而声调的本质是一种音高的变化,也就是频率的变化,因此,它是最富有音乐色彩的语言成分,也是最能够传达声音之美的成分。所以历来的文人都十分重视声调平仄的运用。一般说来,用平声结尾显得舒缓柔和,用仄声结尾显得急促挺拔。具体说来,表现柔婉缠绵或悠扬凄清之情可以多用平声字,表现幽咽沉郁之情可多用入声字,上声字常用来表现矫健峭拔的风格,去声字常用来表现雄阔悲壮的情调。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上阕的句脚“山”、“台”、“年”三字是平声,句末的韵字则全用“处”、“去”、“住”、“虎”等仄声字;下阕的句脚“年”字用平声,其余的句脚与韵字“顾”、“路”、“鼓”、“否”等都是仄声字,这样全首的格调由和缓转急切,由和谐转拗怒。在仄字韵中押的是上、去声韵,这与入声字的感情忽收忽放不一样,而是不断振起下文,在悲壮中带沉郁。
四、有助于理解古音通假与双声叠韵等语言现象
双声叠韵字是我们研究古音的重要材料。双声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仿佛、犹豫”。“仿佛”的声母是[f],“犹豫”都是零声母也是双声。叠韵是指两个字韵部相同,如“逍遥、辗转”。“逍遥”两字的韵母都是[iao],两字的韵头、韵腹和韵尾都相同。“辗转”的“辗”的韵母为[an],而“转”的韵母为[uan],但是也算叠韵,因为叠韵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就可以了,不必韵头也相同。也有一些双声叠韵词,如“辗转”,“辗转”的声母都是[t],韵腹和韵尾都是[an]。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些古音是双声叠韵的,今天就不成为双声叠韵了,如双声字:缤纷、邂逅等。叠韵字:仓庚、芣苢等。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古音学的知识加以判断。上古时期“缤纷”两字都是滂母,“邂逅”两字都是属于匣母。“仓庚”两字都是阳部,“芣苢”两字都是之部。
双声叠韵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美,因为不管是双声还是叠韵都是同一声母或韵母在同一词句中重复出现,从而形成了语言的回旋美。古代诗人很早就在诗歌创作中着意运用这种双声叠韵的手段,在《诗经》中共用了七十四个双声叠韵联绵词,其中双声词二十六个,叠韵词四十一个,双声叠韵词七个。双声叠韵不仅出现在句末用作押韵,而且还大量用于句中或对句中。前者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一)》“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其中“萧”属于中古心母,“瑟”属于中古生母,“江、关”均属于中古见母。后者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千”属于中古清母,“载”属于中古精母,“琵琶”属于中古並母,“分”属于中古帮母,“明”属于中古明母,“怨”属于中古影母,“恨”属于中古匣母。这两两相对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突出的旋律美,这主要就是运用了双声叠韵的结果。
关于古音通假,清代王念孙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鞫为病矣。”(见王引之《经义述闻》)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通假字的性质,说明了字义和语音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必须明白,通假是有条件的:两字必须是语音相同或相近才能通假。而这里的语音指的是古音,我们绝不能用现代的语音去理解古音通假。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相当一部分的通假字和本字之间的读音已经有了一定的不同。
比如《诗经·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其中“女”是通假字,本字是“汝”。现代的语音,“女”和“汝”已经不同音,但是上古“女”为泥母,“汝”为日母,由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二字韵部同为鱼部,故为同音。又如《论语·阳货》:“归孔子豚。”其中“归”是通假字,本字是“馈”。现代的读音,“归”和“馈”韵同声不同,但是上古“归”为见母微部,“馈”为群母物部。两字声母的发音部位同为舌根音,韵部微物阴阳对转,韵腹相同。只有具备了古音学的知识,才能对古音通假有科学的认识。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文教学中,需要用到一些专业的语文工具书。比如《康熙字典》,它采用了《唐韵》、《广韵》、《集韵》、《洪武正韵》、《古今韵会举要》等韵书的反切,如果不懂反切拼读的原理和规律,就会妨碍我们对古汉语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