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灌溉工程问题越来越多。好的节水灌溉方法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而要提高节水灌溉效率,就要提高灌溉技术,改善现阶段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
引言:农田灌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水利灌溉管理方面,由于在初期受技术、设备等因素影响,导致管理体系不健全、渠道发展不合适、建造项目不先进等等。在长时期的使用下,部分问题都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堵塞、渗漏等,导致渠道系统的使用率很低。一方面,这种现象使水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灌溉率降低,灌溉不符合策划规范。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季节、地区分布不均,限制水源的循环使用。
1灌区概况
临夏县北塬灌区是一九五六年三月动工兴建,一九五七年底建成,一九五八年投入运行的引水上源中型自流灌区。灌区包括北塬、先锋、安家坡、坡头、土桥、桥寺、莲花等十三个乡(镇),灌区现有有效灌溉面积13.1万亩,保灌面积10.6万亩,受益人口达12.1万人。现有干支渠道11条,总长97.76km,其中总干渠1条,总长28.45km,干渠2条(东干、西干)总长12.69km,支干渠4条(东一、东二、西一、西二)总长37.52km,支渠4条(东一支一根箭、箭东支渠、西二支尕撒拉、贾家塬支渠)总长19.1km,干支渠道共有建筑物625座。斗渠177条,总长171.4km,农渠592条,总长249.5km,斗农渠上各类配套建筑物共计4886座。灌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林、蔬菜等经济作物为辅。灌区年均降雨量498mm,年蒸发量1090mm,无霜期160天,年均气温7.8℃。灌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基础肥力好,适宜粮经作物生长。近年来,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北塬灌区花椒种植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目前花椒种植可达6万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温棚建设起步良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温棚已达到4000多座,主要种植黄瓜、茄子、蘑菇、草莓、辣椒、甜瓜等品种,已成为临夏市和甘南地区的蔬菜供应基地。
一九八六年国家对北塬灌区总干渠进行了一期改扩建,新建隧洞2座,长2.8km,新建倒虹吸1座,长1023m,衬砌总干渠11.1km。一九九二年国家投资1420万元对北塬灌区干、支渠道进行了二期改扩建,衬砌干、支渠道49.17km,改造建筑物334座,衬砌总长度的70%。二OO四年国家投资129万元,对总干渠渠首枢纽工程进行了改造加固,解决了渠首枢纽工程存在的隐患。二OO六国家投资以工代赈资金560万元,州、县自筹370万元,共计930万元对北塬灌区斗渠工程进行了节水改造,衬砌斗渠126km,占斗渠总长度的67%。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滞后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将管理工作仅定为收费、农田灌溉、防洪、抗旱等职能,缺乏市场主体,无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其次,由于相关管理部门无自主经营权,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将水利资源配置转化为市场买卖关系,提倡农户大量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此外,水价设置不当,使农民未得到应有的实惠,农民节约用水意识薄弱。从根本上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水利灌溉的最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农田灌溉工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渠首枢纽工程及总干渠渠道工程经过一期改扩建、渠首枢纽工程加固改造项目建设,工程基本完好。总干渠红水沟倒虹吸工程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止水胶棒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外露,砼管接头多处漏水,承插口破裂,大部分管子管身表面有渗水出现,管体内的钢筋锈蚀,管子承压能力降低,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在近几年的运行中每年发生事故2至3次,停水抢修,影响灌区农业灌溉。
2.3农田灌溉管理资金不足
干支渠道上的主要建筑物分水闸、退水闸、尾水、跌水、大车桥、涵管、倒虹吸等工程,经过多年运行,破损严重。尤其是西二支干渠沿线的4座倒虹吸工程在二期改扩建中由于资金短缺,未进行改造,工程已运行40多年,老化破损十分严重,时时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运行。
3关于改善农田灌溉管理有关策略分析
3.1加大投入力度
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要对农村地区进行资金投入,实施政策支持。二者之间要进行相互协调,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资金支持,保证其发挥基本功能。比如,可以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加大水利建设,增加水利灌溉设;政府可以实行优惠政策,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加大奖励制度,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国家相关部门要提高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的信心。
3.2完善基础设施
国家在发展农业上的优惠政策非常多,而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上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适时和当地政府协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扩充融资渠道,向银行申请一定的贷款,使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3.3完善农田灌溉综合管理体系机制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在这种严峻背景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体系非常有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价的合理性。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水资源进行改革时,一定要保证水管有关企业各项改革与水资源改革保持一致性。通过这样的改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改革的不断重复性,并且使得改革的效率水平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水资源的使用情况,积极推行合理的水费计收机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广大民众节约用水的意识,最大程度满足更多民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创建一套完整、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体系。假设资金准备不够充分整个管理工作将会得不到正常实施,资金是农田进行灌溉与用水管理机制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3.4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解决水源不足的情况。首先,要,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科学选用灌溉模式,比如常见的“以人为本”模式。其次,要提高农民的节约灌溉和科学灌溉意识,把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综合在一起,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再者,要把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最后,要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一定要抓住机遇,改良农田水力灌溉设备,提高工程管理,要把水利设施建设放在农业的重点位置,要把其当做我国基础设备建设的关键部分。在目前的状况下,对于农村而言,其关键工作就在于农田水利建设。国家和政府要严格按照水资源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行业的发展,保证我国水利灌溉行业能够和持续发展,能够走循环前进的道路,最终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农田水利灌溉的道路,促进我国农业朝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新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56.
[2]张莹莹.浅谈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7):98.
论文作者:王学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灌区论文; 干渠论文; 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总长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