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露天煤矿系统危险源识别与分析论文_杨志杰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摘要:通过对胜利露天煤矿各系统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主要产生原因,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提出了主要管控措施,为危险源分级管控、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严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强化监督检查,提供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

关键词:安全管理;露天煤矿系统危险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

1.概述

安全管理是露天煤矿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露天煤矿生产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得生产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辨识了危险源之后,才能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进而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进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胜利露天矿系统划分为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生产系统包括: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系统;辅助系统包括:供配电、防治水及防灭火系统。危险源及危险程度也会因为地质条件变化、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生产管理水平、生产设备设施及技术水平的变化、生产规模变化等发生改变。所以对于危险源的分析要适时根据各种生产条件的变化具体分析,防止危险源的改变、增加或危险程度的变化而带来的安全事故和灾害。

2.胜利露天矿各系统主要危险源分析

2.1生产系统

(1)爆破系统。爆破作业时露天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也是矿山生产中易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危险源。

爆破作业要使用大量炸药,在炸药运输、装药、放炮的过程中,由于震动、设计不合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违章作业等原因,均有可能引起和导致炸药爆炸,其产生的震动、冲击和飞石以及声响、有毒有害气体均对人体与设备、产生重大损害和影响。常见的爆破危害有:爆破震动危害;爆破冲击波危害;爆破飞石危害;拒爆危害;早爆危害等,直接对人体和露天矿的生产工艺设施产生破坏。

(2)采装系统。胜利露天矿主要的工艺为单斗卡车间断工艺和半连续工艺。工作面主要采掘设备为电铲、液压铲,相应的配套的运输设备为卡车,辅助设备有推土机、生产指挥车辆等。最常见的危险为设备刮碰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以及上部台阶大块处理不及时,造成大块滚落磕碰设备及人员高处坠落。

(3)运输系统。卡车交通事故为露天矿事故组成的最大部分。目前,胜利露天矿运输采用220t大型自卸汽车和北重91t大型卡车,均存在着视野盲区,因此,存在着碰撞其它设备和轧小型车辆及人员的危险;220吨级卡车使用的国产轮胎,在夏季高温期间容易出现轮胎高温现象,成为该季节运输系统一项危险源,需合理有效利用轮胎全寿命管理系统进行重点管控。

(4)排土系统。胜利露天矿排土系统主要设备为推土机和运卸载料的卡车。主要危险源为设备刮碰、设备掉落排土台阶、滚落石砸损伤设备及人员。主要的产生原因为信号沟通不足、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设备误操作、气候原因及设计参数不合理。排土事故目前在我国的露天矿发生很少,但是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必须加强预防,认真对待,坚决杜绝一切可能的隐患。

(5)滑坡危害。滑坡危害在生产系统中采装、运输、排土等各系统均存在。胜利露天矿开采深度相对较大,边坡岩性以软岩为主,而且受地下水及爆破震动的影响,经常发生局部性的滑坡和失稳现象。露天矿边坡危险主要为边坡失稳和滑落带来的埋没砸坏设备(人员)、运输道路切断、生产系统破坏以及衍生的其他灾害。目前,胜利露天矿北端帮受滑坡影响较为严重,于2014年7月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滑坡,随后又多次发生边坡垮落、片帮,导致北端帮部分道路中断,影响正常生产。

2.2辅助系统

(1)防治水系统。露天矿排水系统危险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大气降水等汇聚于采场,淹没矿坑、冲走人员及设备,以及衍生的供电、通信等故障,边坡失稳和滑落等。胜利露天矿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较少,地表水贫缺,但是近几年气候变化异常,如 2012 年 6 - 7 月锡林郭勒盟出现持续时间长的特大暴雨,很多矿坑积水速度超过排水能力,严重影响了采场的安全生产。所以汛期防洪是重大风险,应随时观察水仓水位上涨情况,佩戴好救生衣、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在无法及时排出洪水时,采取正确的逃生措施。必须配备备用防洪电源。

(2)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产生的主要危险为人员触电、电火、设备损坏等。目前,胜利露天矿制定了完善的供电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供电系统符合相关规程、设计规范等的要求。供电系统停送电操作存在重大安全风险,要强化停送电管理工作,加强对停送电操作过程的监管工作,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挂牌制度。另外,胜利110KV变电站处于低洼地带,雨季容易发生积水,需在胜利110KV变电站设置防洪排水泵,并在周围修筑防洪坝。

(3)防灭火系统

胜利露天煤矿火灾危害主要有设备着火、电气火灾以及煤层自燃,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及经济损失。目前,露天矿设备都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制定了详细的防灭火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只要认真执行防灭火相关对策、措施,基本上可保持安全生产。

2.3各系统主要危险源

3.系统危险源风险评估

为了更有效遏制危险源发生事故,方便管理,需要对露天矿系统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在系统危险源识别的基础上,确定风险的等级,是对系统危险源进行分级量化评价的过程。通过分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管控重点。胜利露天矿系统危险源辨识评估采用的是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根据评判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等级以及它们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大小,将危险性划分4个等级:

I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II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

III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IV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4.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

(1)职责明确,分级管控。胜利露天煤矿矿长是系统危险源重大风险(即系统危险源III、IV级风险)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按照管理责任对业务范围的系统危险源负责,并组织分管部室及相关业务职能部室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副矿长组织相关人员识别和确定系统危险源重大风险。各相关职能部室负责对所辖区域的系统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涉及到其他业务的职能部室需提供专业性建议,协助其完成措施的制定。

(2)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危险源的控制管理离不开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标准和措施是针对管理对象的,在对管理对象的管控过程中,需要明确怎样是合格的,怎样是不合格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或状态,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标规。管理标准要达到国家层面、行业及企业层面标准的统一,标准要明确、具体、易懂,要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增加新的标准。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某一标准就能够消除相对应的危险源。

(3)强化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大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即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可增强矿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认识和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失误,确保安全生产。

(4)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能够严格落实,及时发现和矫正人员人员不安全行为,保证各项危险源能够有效管控。

5.结语

通过辨识、分析,胜利露天煤矿的系统危险源主要为爆破、卡车运输、设备火灾、滑坡、水害及停送电。对于已发现的危险源要加强管控,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同时要随时发现新的潜在的危险源,并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严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危险源处于可控状态。

论文作者:杨志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胜利露天煤矿系统危险源识别与分析论文_杨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