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繁峙县供电公司 034300)
摘要:安全工作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也是电力工业生产和基建的基本方针。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进一步加强安监工作,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注重安全工作的投入,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并改进安全工作的管理,逐步使安全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就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
引言: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生活品质的提高很大一部分需要电力作为基础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想要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势态,也必须要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来确保各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对我国的电力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确保电力的稳定、高效生产,首先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这是一切电力生产工作的最基本、最核心部分,做好了电力生产安全才能进一步谈电力生产的高效与稳定。但客观来讲,在我国当前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当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我们必须要尽快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生产的高效性与稳定性,确保我国社会的正常生产、运作及发展。
1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 违规现象严重,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常不按照生产标准施工。有些施工人员在检修电路的过程中,对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足,且施工技术不够规范,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违章操作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些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随意检修线路,最终导致自身和线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1.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严格
虽然许多电力企业设立了管理部门,但大部分电力企业将管理部门当作摆设,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根本没有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导致电力管理工作非常落后。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安全生产无法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广泛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严格。对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事故,管理部门常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且检修报告不完整、不准确,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1.3 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如果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则会影响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进度和效率。虽然有些电力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全面,但却没有具体实施,其存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其实质性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目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较为混乱,部分工作人员趁机违法操作,并在对施工技术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随意施工,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1.4安全生产环节系统性、科学性较低
电力行业不同于其他生产行业,其特殊性较强,其生产过程也较为复杂,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一些看似微小的环节尤为关键,它所包含的实质性、理论性复杂,而且操作需求较高,总体来说电力生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当中,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上不得力,这让整个生产过程变得不成体统,科学性、操作性以及系统性都不符合当前的电力生产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生产过程受外部影响较大
这里所指的外部影响包括自然及人为的两种影响,自然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在夏季常常出现的高温、暴雨、龙卷风、台风等,在冬季常常出现的冬雪、严寒等,此类种种都会对我国的电网运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来自人为的影响指的是,部分地方的电网出现人为的损害,甚至有电缆盗窃的情况出现,虽然大多情况下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情况,但还是有许多未曾完善的地方,这就导致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最终导致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按照理想计划实施下去,对电力生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应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以改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落后的现状。企业领导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认真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并将防范工作细致化,防止一切不利因素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此外,电力企业还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保护工作人员和电力设备的安全,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领导要深入施工人员的生活,给予其一定的关心和爱护,共同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
2.2 制订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
电力企业不仅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状况制订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该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还要进一步根据电力生产的工作环境制订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准则。这些制度、准则是为了强化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而存在的,因此,要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电力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于一些特殊工作岗位,管理部门要严格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还要在高空作业区域和危险场所设置警告标志。对于电力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制订不同的岗位责任制,将责任、权利与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用制度管理人、管理事,同时,还要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定期对一线生产岗位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制订赏罚机制。这样不仅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3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强化素质队伍建设
施工人员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施工人员是否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决定着施工技术的使用是否规范。如果工作人员不按照生产标准操作,则必然会引发安全事故,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管理部门应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电力企业的领导也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由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关乎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要加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防止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效率运行。此外,还应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建立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对预防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金辉.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民营科技,2013,(9):122.
[2]陈玉坤.关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6):203.
[3]吕荣富,辛全忠.电力生产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4):66-69.
[4]张超.浅谈电力生产安全[J].农村·农业·农民,2011,(1):20-21.
[5]朱周刚.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J].硅谷,2013,(1):81.
[6]孔德涛.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大科技,2014(24):139-140.
[7]莫廷昭.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探索[J].技术与市场,2014(4):185-186.
论文作者:韩国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电力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