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快,更多的城市都日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进程,但随着而来的土地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为解决土地占地不足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快,而混凝土的运用使得高层建筑安全与可靠性变得更加完善。文章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不仅起到了装饰城市的作用,还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越发多元化。在诸多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效果最佳的施工技术,进一步保证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1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层多,并且高大,基层架构深,同时混凝土的质量好,使用量大,高层运用泵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基层利用箱型和筏板较多的基础、联结与桩顶的承台和基桩一起组成的桩的基本形式是其独有的特点。正常情况下,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楼层比较多,因此它的墙体和柱所用的混凝土都需要强度特别高,所以跟普通情况下使用的混凝土具有极大的差别,除此之外,随着建筑楼层的其自身也会增强,同时会形成更大的不同,不过也只是局限于高层建筑最底下的一部分。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它需要的混凝土除了要具备普通建筑物建设时做必须具备的特征外,还需要具有泵送混凝土的技能、强度不一,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建设工艺和大体积下混凝土施工的技能等不同的工艺。
2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土建工程中,常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同时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水平,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由混凝土组成的,这也为浇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治离析。防治离析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浇筑,在混凝土倾落高度比较大时,很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倾落高度达到两米时,就需要沿溜槽下落,当高度达到8m时,需要使用振动串筒,并且每隔两个节管需要安装振动器,从而保证正常工作。
2.2 模板施工和混凝土的捣实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模板,搭设模板之前,要充分清洗模板表面,模板表面的水泥残渣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必须按照图纸进行,所以,模板的搭设也必须按照图纸进行,搭设时还得重视模板的预拱度,预拱度必须科学合理。在模板搭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模板之间的接缝,模板之间不允许出现较大的缝隙,缝隙较大会出现漏浆的现象,在模板搭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压力测试,从而有效避免发生模板变形的现象。模板在搭设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高度和尺寸的测量,要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混凝土的捣实技术。混凝土的捣实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选择振捣器,一般情况下,厚度在21cm~30cm之间且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可选择表面振捣器,面积较小且厚度较厚的混凝土可选择插入式的振捣器。在具体操作时,必须做到快插慢拔,前者是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结构不匀,后者是为了拔出振动器时能够确保振动器留下的空间能够被均匀填满。混凝土的捣实时间的长短以混凝土是否下沉为依据,当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且出现水泥浆则证明混凝土已经捣实,这时就可以拔出振动器了。
2.3养护技术
因为混凝土极易过度的硬化、凝结,所以养护技术可以在此时发挥重要作用,保证混凝土的水化效果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保障。由于现在的土建施工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养护技术的难度现在也逐步增加。所以,在土建施工中运用养护技术,使混凝土发生收缩和产生裂缝的情况得到了有效规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升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举措
3.1 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在搅拌混凝土时,根据相关规定,其砂与石的比例要保持颗粒的分配是均合理的。并且在原材料允许的基础上,为了混凝土中的含气量不能超过2.0%,且可以使坍落度在可控合理的基上,必须要使用泵送混凝土。其次,关于确定初凝时间,要在进行操作时按照试验时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投料,一定要记住不可随便延长水灰和实际进行搅拌的时间。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用水量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高层建筑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时原材料砂的要求较为严格,首先要求它良好的粗细级配,砂料的细度模数必须要在2.0-3.3 之间的可控范围内,并且需要质地坚硬,同时,泵送混凝土需要根据砂石的颗粒级配与密度进行取样,检验其含泥量。除此之外,能够采用外加剂来改变混凝土的一些性能,例如,耐久性与和易性等,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的同时适当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适当的调节。另外在选择外加剂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混乱,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自身的性能上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施工时间的过程中,若原材料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情形,则需要根据报告中的坍落情况将原材料的调配比例进行控制,使其在可控的规定范围内。
3.2 严格把控水泥的质量
由于水泥在施工的应用过程中,极易使混凝土发生水热化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形成裂缝。因此在水泥的购买与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大力的监管。在进行水泥的购买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水泥的质量上,对水泥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例如,可以在购买过程中运用煮沸实验的方式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有效的检验,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选择,从而使挑选的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质量检测标准。
3.3裂缝控制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对混凝土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完成高层建设,必须开展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可能会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问题也是项目建设施工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叙述的内容是裂缝“放”的技术。应用“放”的方法控制混凝土裂缝具体指的是,当建筑物处于无约束的状态下所采取可以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的方法。“放”的措施主要有:①填充墙砌筑,适当延伸直到接近梁底,这里需要注意为了方便完成砌筑后再次的补砌施工,应该预留一定的高度;②浇捣分层完成,对于分缝和分块的位置应该合理处理。
3.4 混凝土强度控制
只有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禁止随意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应该采取专业的养护方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为了保证混凝土养护质量,从养护开始到结束必须设置专门的养护负责人员。养护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水源、湿度等方面。为了保证混凝土养护效果,负责监督养护的人员需要对养护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方法进行解决。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土建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就需要对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搅拌以及混凝土浇筑等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土建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所以相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关设计施工要求,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栾风义.土建施工中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8(5):52~54.
[2]梁鸿雁.探析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企家,2018(3):57.
[3]郝书研,京约,赵汝相.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5):132-133.
[4]阳芬.土建施工中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1):14~15.
论文作者:孙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振动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