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大江 江苏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摘 要:只有对一门学科建立了兴趣,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因此,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感到难学和乏味,从而逐渐失去对本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一定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学习兴趣
一、多了解学生个体实际,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科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得到了低层次的需求后才可能去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发现很多的老师是完全按照自己的预想在做教学,对教学的过程总是按照自己的预测和计划进行。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有时教师的预测和计划会脱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放弃自身的高姿态来融入学生,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之后往往会由内而外地进行改变,教师给予的尊重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情感着手,将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个人对问题的看法,这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予学生肯定,然后为学生做出解答。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心怀感激,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信心。这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好的开端。
二、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自然科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是物理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积累比单纯从课本上了解的理论概念要容易接受,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也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也愿意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验的过程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时由于办学条件等原因并不能做很多物理实验。进入高中后,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教师本人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验设计、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以及分析结果。教师在实验中通过及时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对物理教材中的探索性实验,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提出课题,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创新,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放飞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加强,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通过诙谐的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往往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因为语言诙谐,教师会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诙谐的课堂教学语言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敬佩,促进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所谓的 “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有的老师是这样比喻的:楞次定律的内容就像一个喜欢做假动作的人——你要走了,他拉着你,假装不让你走,但最后还是让你走了;你真的要来了,他却又推着你,不让你来,但最后还是进来了。这样讲解,既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又能吸引住学生,可谓一举两得。由于教学既是认知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语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容易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做好物理教学的关键。对很多学生来说,物理难,其实关键是难在学生的兴趣建立难。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一定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论文作者:彭大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楞次定律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