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的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消化科慢性胃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病症知识了解、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上总体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病症知识了解率(91.49%)、护理总有效率(91.49%)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5.74%)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3.19%,51.06%,74.47%),组间比较结果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率及入院率正逐年升高[1]。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主要发展自急性胃炎。因为慢性胃炎的根治难度比较大,且复发率高,是以需要患者对其病症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在治疗期间加以注意,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诊治,确保临床治疗的效果[2]。护理作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护理干预(含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之间,在我院消化科科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0岁至72岁,平均年龄41.5±5.7岁;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48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在21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40.6±5.3岁;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23例。观察组患者40例,年龄在20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4±6.1岁;女性患者15例,25例男性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护理。
1.2.2观察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同时,还要增加慢性胃炎知识方面的宣讲教育,如:①医务人员详细讲解慢性胃炎的症状知识,包括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发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等;②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慢性胃炎的相应诊疗手册,以供患者及家属随时查阅和学习;③要详细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方法(时间、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准确性;④叮嘱患者合理饮食,多吃蛋白质、维生素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辛辣、冷、硬的食物。
1.2.3评价方法:(1)治疗疗效评价于患者出院开展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胃肠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胃肠黏膜病变积分减少2级以上,HP转阴;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肠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明显好转,胃肠黏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HP转阴;无效:未到达以上标准。(2)疾病知识了解评价,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因、诱因、饮食注意事项、生活方式、用药知识以及自我保健知识,总共25个题目,总分为100分。(3)护理有效率,以患者能积极面对疾病,用药依从性好,健康意识强,饮食、生活习惯得当为良好;以患者有一定的健康意识,需要严格监督方可保持用药依从性,仍有一些饮食、生活上的不良习惯为中等;以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健康意识、身体状态较差,有较多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为差。护理有效率=(良好+中等)/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实验数据,本研究中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选择X?检验,当P<0.05时,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有效率为8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注: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好发于各个年龄段,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嗳酸、恶心、呕吐等症状[3]。健康教育,是目前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指医务人员针对患者,对相关医疗知识进行组织和计划的讲解,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并有意识的进行科学、健康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保持、改进和促进资金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4]。它从疾病认知、生活方式、运动三方面给予患者专业的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的能力,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认知等因素给疾病治疗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5]。另外,在宣教过程中的多次交流沟通,不仅促进了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保障了接下来健康教育顺利开展,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护理人员对健康宣教有了更深的理解。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患者的慢性胃炎治疗疗效、知识了解程度、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
综上所诉,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能够极大的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强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治疗依从性,融洽医患关系,改善自身生活质量,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促进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刘海珍.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8):1924-1926.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4.08.008.
[2]吴亚楠.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7):201-202.
[3]史淑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99-200.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4.02.241.
[4]刘妍.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50-52.
[5]黄艳.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医药前沿,2013(15):250-250.
论文作者:万绪英,李晓莉,周晓丽,李艳华,王莹,张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