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应该是什么——“民本经济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本论文,微观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基础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微观基础,即所有制性质及其结构,是决定这个系统的性质和特征的关键。虽然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争论存在于多个领域和层面,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的论争,是整个争论的根本点和焦点。因为通过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的性质和构成状况,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决定着构建的是什么性质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还能不能、要不要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问题上,也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分歧和论争,近期出现的“民本经济论”,就是继“股份制是新公有制论”之后又一个值得重视的观点。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基础及其结构方面的方针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是始终一贯的,那就是,我们党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后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是要坚持和发展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对于这个问题,本来非常明确,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国有企业成为改革的重点的时候,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学者连续发表文章和谈话,并结集出版了《民本经济论》一书,竭力宣扬“民本经济论”。这不能不促使人们去搞清楚“民本经济”的本义,以及宣扬“民本经济”的用意。因为它冠以“民本”的名称,颇为含混和费解,需要搞清楚它的真实含义;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国社会制度的微观基础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辨析了。
什么是民本经济?提出者在《一论民本经济》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民本经济是以民为本,立足于民,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民本经济有四个特点:(1)经济形式以民营为主;(2)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3)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4)政府管理以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主。”① 可以看出,作者这里给出的定义,传达的意思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文字的表述还不是很明确。对这种民本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经济,语焉不详,他是用“民有、民营、民享”来表述的。或者说,作者可能还不便明说这种“民本经济”的性质,他只是强调民本经济与官本经济的区别,提出“与民本经济相对应的是官本经济”,并认为“计划经济是一种官本经济。计划经济强调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高级经济形态,通过行政方式、官员意志分配资源。”② 且不说“民本经济”与“官本经济”的提法是否准确和科学,仅这种区分和判断并不能代替对某种经济形态、经济成分的性质的区分和判断。任何经济形态、经济成分的性质问题,都是客观的。因为在经济成分的性质问题上,最根本的是其所有制的性质问题,简单地讲,不外乎是公有制,或是私有制,就是所谓“混合经济”,也是各种不同属性的经济成分的组合,也有一个各种经济成分的构成比重和由谁主导的问题。
某种经济成分的性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有人在“市场经济”的属性问题上,曾经说过“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这种话,但在经济成分、经济形态的性质问题上,是无法企图掩盖的。因为虽然市场经济在现实中总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必然具有某种特定社会属性,但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作为狭义的交换关系形态的表现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它的社会性质是由与之有机结合的特定生产关系决定的。但作为一种经济成分、一种生产关系本身的性质问题,却只能是自身具有的,总不能说“民本经济就是民本经济,没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这种违背常识的话吧。
那么,这里的“民本经济”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呢?作者在另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提倡以民为本和民本经济》中给出了说明。他说:“现在一个较为流行的提法是‘民营经济’,但是我认为,‘民营经济’是个过渡性的概念,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都用‘非公有制经济’或‘非国有经济’的概念。民营经济是从经营的角度来说的,因为非国有经济可以民营,国有经济也可以民营,而‘民本经济’这个概念就抓住了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反映了人民本位论的本质。”③
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作者不满意“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还没有抓住“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这的确是事实。实际上,作者也应该批评自己的“民本经济”的概念,因为他也没有直接从“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的角度给出明晰的概念内涵,因为这里的“民本经济”的“民有、民营、民享”的主体仍然是不清晰的,是含混的。而他强调说“民本经济”这个概念抓住了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实际上是提醒人们,要从产权这个所有制的核心的角度来了解他提出的“民本经济”概念。大家都很清楚,长期以来流行的“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私营经济”的代名词。如果按照“民本经济”提出者的要求,从所有制的核心的角度来看,应该称之为“私有经济”才到位。至此,人们可以明白“民本经济”的真实性质了,那就是“私有经济”,只不过作者不愿意直接说出来罢了。
由于不便明说,而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其引而不发的含义,作者又举出一组数字,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本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长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最近工商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民本经济的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57.7%,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55.6%,上缴的税收占46.2%,出口占62.3%;并且民本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吸收了大量下岗职工,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来源,维护了社会稳定,2003年民本经济就业总量超过全国就业总量的75%。”④ 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里的“民本经济”就是对“民营经济”的替代。大家同样很清楚,流行的“民营经济”就是“私营经济”的意思,而按照作者的要求,从产权的角度,这里的“营”应该改为“有”,“私营经济”就是“私有经济”,“民本经济”也就是私有经济了。作者在另一处,又用一个较明确的概念来替代“民本经济”,他说:“据统计,现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用和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比重为1/3,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已经占到2/3;从1997年到1999年的三年中,新增的2200万人的就业几乎全是非公有制经济吸收的。”⑤ 这里,作者的用语就比较清楚了,民本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经济,也就不言而喻了。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本经济”的本义和性质了,这个作者不想或不便直接说出而冠以“民本”名号的“经济”就是“私有经济”。
毋庸置疑,在我国现阶段,要求建立单纯的公有制经济是不符合实际的,私有经济的相当程度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历史经验、事实和理论都证明了的。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判断,就反映了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这种客观要求。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国现阶段没有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决不意味着要取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意味着要通过各种形式实行私有化。
“民本经济”的提出和倡导者如果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提出促进私有经济(民本经济)的发展,他本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讲。事实上,“民本经济”的提出和倡导者是怎样评价公有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呢?他要使“民本经济”即私有经济居于什么地位呢?他说:“就全国范围来看,哪里非公经济发展得好,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得快。——而许多内地省,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却发展滞后,企业职工下岗,就业成了大难题。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它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⑥ 很显然,他的意思是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不如私有经济,这是“公有制经济无效率”论。缘此,“民本经济”名义下的私有经济应该居于什么地位,依据这里的逻辑,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民本经济的概念不仅确立了微观经济领域非国有经济的地位,而且规定了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功能指向,反映了产权结构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因而它应成为基本的经济”形态。”⑦ 作者的结论也是非常明确的:“民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⑧(这是《二论民本经济》一文中的第一个小标题)。他甚至更直接地说:“民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竞争经济”⑨,而被他冠以“官本经济”行列的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自然也就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里不是已经显露出“市场经济天然与私有经济相统一”的自由主义根本观念的底色了吗?
市场经济如果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码?“民本经济论”的倡导者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又接过了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新公有制论”,对私有制经济的性质进行论证,他认为:“随着社会化、股份化的发展,民间资本已成为社会资本,以民为本的经济也是一种公有制有效的实现形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要以为国家花钱就是社会主义,民间花钱就不是社会主义。在理念上要有变化。”⑩“个人资本社会化后,不再具有私人资本的属性。也就是说,重建后的个人所有制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蕴涵着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11) 这种观点的荒谬性,许多学者已经给予深刻的分析和批判(12),在此不赘述。
“民本经济论”的提出和倡导者得出的总结论是:发展民本经济,推动社会化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他主张的中国发展之路。其实,就是要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先通过发展“民本经济”实现私有化,然后通过股份化实现资本社会化和“社会主义”。这就是“民本经济”倡导者主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真实内涵。
在改革和转型中通过私有化实现的、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且不说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现实中已经有许多活生生的案例:如经过“休克疗法”的俄罗斯、东欧及广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南美。
现实和理论都充分证明,这场历史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深刻复杂的,是有选择方向的。中国提出的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制度构架就是要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制度,即整个社会机体的微观基础,其主体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主体的结合,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主体。这一居于主体地位的微观经济基础,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决定着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才能形成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从一开始就没有遵从现代经济学正统理论开出的“药方”,在路径选择上也没有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和西方学者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的“休克疗法”,而选择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内的改革之路,并由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改革的微观基础方面,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基——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不变的方针。当然,公有制经济也要进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改革,要探寻公有制的现实形态,即市场型公有制形态,这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创新任务,是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和探索的。(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放弃公有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计划型公有制向市场型公有制的转变,虽然是公有制发展中的一场“革命”,是公有制经济在形态和机制上的重大变革,但本质上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是其根本的决定性的制度基础)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变,决不是公有制的私有化。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4)“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5) 这种改革方向,就是要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新路,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之路。只有坚持这个改革方向,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使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任何企图改变这种改革方向的理论和行为,都是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人民是不会同意的。
注释:
①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③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⑤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⑥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⑦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⑧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⑨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⑩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11)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2)参见项启源:《不能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兼与厉以宁教授商榷》,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
(13)笔者最近有专文讨论此问题,《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探寻公有制的现实形态——公有制改革两大问题与公有制现实形态内涵特征试析》,载刘永佶主编:《经济中国》第3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所有制论文; 公有制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高尚全论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