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问题论文

浅析新媒体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问题论文

浅析新媒体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问题

乔 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进入以网络和移动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媒体语言扩展了汉语表达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推进新媒体语言规范进程,创造和谐健康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 :新媒体语言;特征;语言规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经由传统媒体时代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语言也表现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语言的鲜明特点,语言材料比较丰富,语言风格多样,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广泛使用并积极探索。本文试对新媒体语言的发展和规范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

马约翰先生在1934年谈到体育时就说清华的体育终极目标是普及,要教导学生们不仅在学校里要进行体育锻炼,进入社会也不能停止锻炼,倡导终生体育。“动是健康的源泉”,这是马约翰先生在早年提出的理论,并在1954年出版《我的健康是怎么得来的》一书中反复强调。他

一、新媒体语言的界定

关于新媒体语言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莫衷一是。首先,关于“新媒体”的界定,学界包括传媒业内都没有一个公认并且清晰的定义。笼统而言,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伴随着数字、网络以及移动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过网络,以手机、数字电视、电脑为接收终端的新的媒体形态。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离不开语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开启了新媒体语言发展的新阶段。

新媒体语言不同于单纯的网络语言。在新媒体语言之前,与之类似的概念还有“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新词语”“自媒体语言”等。新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网络语言产生和发展于以网络为代表的“第四媒体”,而新媒体语言产生发展于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

在申遗后时代背景下,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无疑已经成为其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经之路。欲在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对外译介工作中上有所开拓和创新,整合已有的各种资源,通力合作,借助现代科技和艺术表演形式,并与新媒体充分互动合作,以对外译介的最终目的为中心,根据不同的译介媒体和模态选择不同的译介策略,建立起系统性的多方位对外译介体系,即多媒体多模态的对外译介体系,不断拓展花山岩画的价值空间,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语言时代,不仅出现了各种新词新语,而且语体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突破,最明显的是网络流行体的盛行。如受热播电视剧影响产生的“元芳体”“甄嬛体”等,这种流行于网络的言语范式被称为网络流行体。随着一些新媒体平台和电视节目的成功运行,“感动中国体”“知乎体”“舌尖体”等层出不穷。这样的仿拟新语体突破了词、短语的范畴,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态度和情绪的宣泄。

新媒体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在三网融合的技术支持下,延伸出的新的媒体平台,形式多种多样如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它们所衍生出来的各项媒体服务。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也有影响,出现了电子出版物、网络电视等。这个时期,新的语言现象不断涌现,新媒体语言因为其迅猛的“手机媒介”传播效应,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社交语言,甚至被主流媒体进一步拓展和应用。

在这个网络技术日趋发达和成熟的时代,新媒体语言涵盖并整合了之前与第四媒体互联网有关的所有语言资源,总的来说,网络语言是新媒体语言发展的基础,新媒体语言不仅包括网络媒体使用的语言,还包括以往所有以互联网基础的语言现象,包括近几年的自媒体平台语言、网络电视语言、电子出版物语言以及有声阅读语言等,并且包含了全部社会阶层的所有语言表述。总而言之,新媒体语言是经由新媒体生成的混合类的符号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语言学属性和特征。

二、新媒体语言呈现出的新特征

新媒体语言是一种交际语言,是语言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应用。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时代,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不能任性而为,听之任之。

电气工程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器将实际发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快速的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判断,对不同的处理器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智能化的电气工程处理方式帮助解决了电气工程系统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克服了信息缺陷的问题,保证了信息资源的正确性和精准性,对整个电气工程的信息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性,同时更新快,稳定性差

新媒体语言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发展,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因为信息传播量大,更新速度快,有时之前还很热门、很火爆的词语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失去活力,有时不甚流行的词语突然之间备受追捧,成为“网络红词”。因此新媒体语言流行、更新、消亡的周期短,变化发展快,稳定性差、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比如“图样图破森”“主要看气质”“我也是醉了”等新媒体语言往往流行几个月后就“过气了”。而且新媒体语言紧跟社会热点,几天不上网,不刷朋友圈,不关注社会时事,就可能看不懂一些新词新语了,同样,新出现的新词新语流行一段时间,也就自然“销声匿迹”了。

(二)传播速度快,应用广泛

2.语言有自身的调节机制,不需要人为干涉。这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新媒体语言这种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存在和发展有社会的必然性诉求。如果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被大众所认可,就会保留在语言的历史长河中,反之,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语言的发展过程有一个自我的调节过程,一些语言的表达方式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消逝,同时,也会有一些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被收录到权威词典,成为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个过程也是语言本身一个自我丰富和发展的途径,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和规范,顺其自然即可。

由图3可见,随着组合捕收剂用量的增加,铜精矿中的铜回收率明显提高,而其中的铜品位则不断下降。综合考虑,确定铜粗选时Z200与丁基黄药组合捕收剂的总用量为240 g/t,此时的回收率与铜品位约为6.65和72%。

(三)创作主体多样,开启全民造语时代

对于新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学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四)新媒体语言符号多元化,画面感突出

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语言不单单局限于文字,而是趋于多元化,包括一些新颖的符号和图片。聊天中,表情包的广泛应用,可以丰富语言文字表达的温度和感情,传递信息的同时表明态度倾向,使传统语言变得立体生动,鲜活有趣,富有画面感,增加了视觉效果。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各种表情都被制作成了表情包,并配上文字信息,立体感十足,表达效果胜过单纯的语言文字。

(五)仿拟新语体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不同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社会随之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语言也就此产生。网络语言主要基于PC客户端,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而广泛发展。

三、新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

新媒体时代,技术手段打破了阶层上的壁垒,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发展,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享有同样的话语表达平台。新媒体交际中使用的语言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丰富的新词新语一经发酵就迅速传播。如“屌丝”“蚁族”“P 民”“逆袭”“高富帅”“矮矬穷”等流行语都是由社会底层网民创制并广为流行。同样,一些新媒体语言也可以由精英阶层创制,比如“定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则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

(一)新媒体语言不需要规范

1) 阀门在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过程中要全面跟踪确认,确保阀门的执行机构附件完好无损,阀门安装前确保阀体内部无脏乱异物,阀门法兰口密封面无损伤。阀体与管道连接的密封垫采用316不绣钢加柔性石墨制作而成的双金属缠绕垫,特别适用于负荷不均匀,接合力易松弛,温度与压力周期性变化,有冲击和震动的场合。该方法能有效地保证阀门的密封,确保阀门无外漏现象,并确保安装中阀门限位调整精准。

和网络语言新词新语更多的反映新事物、新现象不同,新媒体语言的新词新语主要植根于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热点事件的广泛传播。而且这些新媒体语言,不局限于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也被广泛使用。比如称呼语“亲”,本来只用于网络购物平台,现在几乎用到生活中的各种场合。还有“点赞”,原本只是微信朋友圈的一个动作行为,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包括主流传统媒体也经常使用。还有,“盘”本来是文玩界的专用语,因为在抖音视频广为传播,“盘他”也成为常用的语言梗,并引伸出来“戏弄、整人、针对某人”的意思。

Step 1:Lead-in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ubjunctive mood.在这一阶段,笔者以ppt呈现电影画报,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主要的故事情节,并将电影归结为主人公的一场“daydream”;并以此导入虚拟语气的语法概念:当我们在生活中要表达一些类似白日梦、后悔和惋惜的情感时,我们可以使用虚拟语气。

1.新媒体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是正常的语言现象,不需要规范。这种观点认为,新媒体语言属于社会方言的一种,是具有某些共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特定场合而使用的语言。新媒体语言是语言的自然状态,有其特定的使用人群、特定的交际背景,并承担了特定的交际功能,是新媒体用户在新媒体语境中使用的语言,就像行话、隐语一样,并不在国家机关、学校教育、法律、新闻等正式场合使用,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去规范。

(二)新媒体语言需要规范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人们沟通、交流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都与以往传统媒体时代有很大不同,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新媒体语言除了具备网络语言的特点外,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新词新语的层出不穷、用法的创新和语体的变化等,这些新媒体语言不仅广泛应用于网络交际,而且日趋进入日常生活交际。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1.新媒体语言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新媒体语言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破坏汉语基本规则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为语音混同、词汇变异和语法混同。语音方面,比如“偶”表示的是“我”“木油”“稀饭”分别表示的是“没有”“喜欢”,用“杯具”代替“悲剧”,用“餐具”表示“惨剧”,“酱紫”表示“这样子”等。这种谐音字词,一般是因为汉语拼音输入失误问题造成的,虽然很多人明知是错误的,但是为了追求新奇和从众心理,却故意沿用,正确的写法反而被摒弃了。词汇变异方面,主要是随意地使用语言的缩略规则,比如“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了,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这些词汇破坏了汉语的严谨性。还有一些中英文混用的情况,比如,读书ing(正在读书)、作业 ing(正在写作业),还有“给我一个理由先”以及“你下先”的语法表达,都违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新媒体语言中,这些人为制造的谐音字词、词汇的随意缩略、语法规则的背离等违背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表达,破坏了语言的纯洁和规则,对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挑战,给正在学习规范汉语的青少年造成极大困扰。

2.新媒体语言存在滥用的倾向。某些接地气的新媒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增加表达的幽默感,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使用过度的情况。在2017年春晚,一些小品和相声竭力使用新媒体语言,造成堆砌之感,反而让人觉得用力过猛。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中对“吃翔”这个梗的使用,很多中年观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另外,一些传统媒体的节目主持人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过多地使用新媒体语言表述,影响了节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弱化了公民准确使用母语的严肃性。

某些新媒体语言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反而影响了人际的有效沟通。新媒体语境中,“火星文”让人望文生义不明所以;现实生活中,年轻人的一些新媒体用语,让长辈不知所云。总之,新媒体语言的使用要适度,如果任其泛滥,势必会给汉语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新媒体语言的使用加以约束和规范。

3.新媒体语言中,存在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内容。新媒体语言的不规范之处,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语言本体方面,还体现在深层次的语言低俗、语言暴力等语言道德失衡方面。

新媒体背景下,人际交往的虚拟性使许多人在网络中“畅所欲言”,甚至部分年轻人以标榜个性、言论自由为名,在新媒体平台公开宣传使用低俗、粗鄙甚至有黄色和暴力色彩的语言。比如网络平台热播节目《奇葩说》,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金句频出,刷爆朋友圈,为一些年轻人追捧。但是同时,某些辩论选手为博眼球,或者为了附和情绪的表达,动不动耍贱说脏话等这些粗俗低劣的言语表达。虽然《奇葩说》是一个娱乐类的语言节目,追求话题的大胆出位,但是在公众媒体场合,大肆飙脏话,公开渲染荤段子,不利于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另外,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游戏中,存在很多粗口谐音,如“麻痹”“煞笔”等不文明用语,还有一些具有隐秘深层含义的“做头发”“我去年买了个表”等,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些粗鄙的新媒体语言玷污了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也对交际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新媒体语境下,一些人大肆使用并传播低俗和暴力的语言表述,不仅污染了成年人的语言生活,而且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启迪。

当然,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媒体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力,拓展了语言的张力,增进了社会交际的效果。所以,譬如“给力”“点赞”“正能量”“获得感”等体现了时代进步,并且表达简洁、准确、生动的新媒体语言,经过筛选后,可以进入汉语的基本词汇,融入规范的汉语言体系。而对于那些违背语言本身发展规律的表达,或者是粗俗、暴力的表达,要加以规范和限制。

新媒体语言的规范化,要分层次多角度考虑,积极使用并传播思想健康、内容创新的新媒体语言,坚决抵制低级趣味、粗俗不堪的新媒体语言。这也要求语言文字管理者,尽快制定详尽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引导新媒体语言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和使用。同时,我们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教育工作,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和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营造健康向上的语言使用氛围,并努力推动新媒体语言的规范化进程,构建和谐健康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海龙.新媒体语言发展论略[J].北华大学学报,2016,(05).

〔2〕唐海龙.新媒体语言规范化的原则与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7,(01).

〔3〕王红旗.网络语言研究笔谈[J].济南大学学报,2009,(19).

〔4〕王赫川.新时代媒体的语言规范[J].视听研究,2012,(08).

〔5〕李云彤.网络语言的规范性探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03).

〔6〕赵雪.新媒体语言研究十年[J].理论与现代化,2012,(04).

〔7〕孙丽莎.阎军.新媒体语言的产生、特征和规范化发展研究[J].科技,2017,(07).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New Media Language

QIAO Yue
(Faculty of Arts Hohhot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Hohhot 01005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new media era represented by the network and mobile,and the emergence,development and use of new media language have shown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While the new media language expands the expressiveness of Chinese,there are also some irregular and unhealthy phenomena.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dvance the process of new media language norms,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healthy language environment.

Keywords :New Media Language;Characteristics;Languag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H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596(2019)10-0096-03

收稿日期 :2019-07-30

(责任编辑 徐阳)

标签:;  ;  ;  ;  

浅析新媒体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