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教师到语文名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师论文,语文论文,体育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施茂枝(以下简称“施”):许多人慨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可是您教过体育也教过语文。体育主要作用于人的肢体,语文主要作用于人的心智。二者在教学内容和教法上都大相径庭。但二者是否有相通之处?相通之处又都在哪里?教体育的经历对您教语文有帮助吗? 支玉恒(以下简称“支”):当然,体育课和语文课完全是两码事,但体育课也确实有某些方面值得其他学科借鉴,那就是师生在课堂组成中的地位。体育课上,学生天生就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也都知道训练的是学生。他教一个动作,比如教前滚翻、后滚翻,做动作的永远是学生。没有一个教师把学生放在一边,他自己一个人不断地在垫子上滚来滚去。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时,却不让学生多读、多悟、多练,而是自己喋喋不休地讲来讲去,问来问去。我开始教语文,就把体育教师的教学“惯性”带到了语文课。没有人提醒和指导,我就自然地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说、多思。没想到这样正好做对了。还有,因为体育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玩”,师生关系一般都不错。他再教别的课也把这种状态带到了教学中。我也是这样,上课跟学生们一起读写说,下课就跟他们一起踢球、打沙包。我是学足球的,我一个人带球,学生男男女女一大群也不能从我脚下把球抢走,他们可佩服了,越是调皮捣蛋的越佩服。因此,他们当我是大哥哥、大朋友,我说什么他们都言听计从,上课秩序特别好,当然课堂效果也就好了。由此可见,体育课不仅作用于人的肢体,也作用于人的心智。 施:在您看来,一个语文名师进行教学研究是应致力于探寻语文教学的普遍规律,还是应致力于构建自己的品牌或教学个性?您在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支:“致力于探寻语文教学的普遍规律”和“致力于构建自己的品牌或教学个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去探寻语文教学的普遍规律,可以说就不会教语文,也肯定教不好语文,做不了“品牌”;不构建自己的品牌或教学个性,就不能很成功地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探寻规律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构建教学个性,创品牌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上层建筑”。这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但语文教师首先要打好基础,摸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我开始由体育教师转行当语文教师时,可以说语文基础很薄弱。虽然我从小喜欢读书,对语文教学有帮助,但那都是些“散在的”“零碎的”语文因素,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语文知能系统,更别说掌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了。我的校长听了我的第一节课,评价只有一句话:“看你黑板上写的字,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这句话没有把我打倒,倒激起了我的犟劲。从那一天起,我下决心练字。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练毛笔字!毛笔字写好了,什么字都不怕。”我开始用毛笔小楷写教案,写总结,判作业、作文,写学生评语,就连犯了错误写检查也用毛笔小楷,我坚持不懈,一直练了三四年。朗读,我从来没练过,上中小学时,那时上课根本不朗读,所以底子很差。我就借来录音机读课文,读了录,录了听,把毛病记下来,再录,再听,再改……一直坚持着。不知怎么上课,就去听课,不怕麻烦,不怕人嫌。听完了还要找人家讨论,向人家请教。就这样,我的语文教学很快就上路了。再就是要学一点教育教学理论。有了理论的指导,上路会更快。我是1979年开始教语文的,直到2014年10月在外地讲课时突发心梗开始在家休养。这些年,粗略统计,一共讲了近110篇课文或作文。 回想一下,这都是因为下了几年苦功,基础打得牢。熟悉了教学规律,又在不断的讲课实践中逐渐提高了教学水平,慢慢地形成了自己讲课的一些特点,积累转化成了人们所说的“风格”。所以,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先要逐步熟悉和把握基本教学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培育个人的教学特点,逐步形成风格。人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例外。除非你根本不想做一个好教师,更不想做一个优秀教师。 施: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您更看重哪个?教师如何做到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 支:孩子一旦上了学,就每天都在发展,当然,与之同步的,教师也应该每天都在发展。教师的发展保证并促进着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激励并推动着教师的发展,相辅相成,教学相长。教师的发展必须先于学生的发展。如果这种双赢的局面停滞了,那么,教学也就终止了。 学生的发展客观上靠家庭、学校、教师、班级,主观上靠自己的努力。同样道理,教师的发展也是客观上靠学校、组织,主观上靠自己的努力奋进,有时还要靠一点机遇。我就是这样。当初学校的校长、同事们扶我走上了语文教学的道路,后来遇到一位很好的导师——张家口教育学院的李德善老师,和他接触的那一段时间我教学进步最快。我也得到了两次很好的机遇,而且这两次机遇我都把握住了。教师们有时也难免得到一些机遇,可惜有的畏葸不前,失去了机会。如有的教师不愿上公开课,请他上也拒绝,这就把机会抛弃了。上面说的主观、客观的两个因素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同任何事物一样,主观的努力是绝对的、第一位的,客观因素和机遇只是一种条件。毛主席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就是鸡蛋和石头的故事。鸡蛋加上温度能孵出小鸡来,因为鸡蛋里有变成鸡的因素(内因),有了外部的条件(外因温度),孵化就完成了。但给石头加以温度(条件),就无论如何也孵不出小鸡来。一个人的进步也是这样,自己不断地主观努力,再加上别人的无私帮助,就可以造就一个人才。如果自己不努力,客观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刻苦努力、刻苦学习,在教学上勤思考、勤琢磨。自己愿意往前走,别人拉一把才能起作用。 施:许多有志于在语文教学上有所作为的教师,都梦想成为名师。您认为成长为名师必须具备哪些因素?或者说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支:这个问题我就不细述了,只简单概括地提出以下几点: 1.个人的刻苦努力,加上别人的扶持和帮助。 2.多读书,读好书,但不要读那些快餐文化的书,特别要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和教育理论书籍。读名著一可以学习语言,二可以学习作者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观点和方法,同时也扩大知识领域,增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阔眼界、思维。还要多藏一些书,以备不时之需,可做桌边书、枕边书。 3.备课要细读文本,真正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多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4.上课要特别注意个人的表达方式,用清晰、明白、有感染力、有幽默感的口语作为自己的教学语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5.课后多思考,多总结,要有课后反思。记下来收获有哪些,教训有哪些,积累多了,一组织就是一篇文章。 6.抓住机遇,不要轻易放过,更不能放弃。 7.给自己定一个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奋力勇进。 8.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特点,向构建教学风格发展。 施:“活”是您的课给人的强烈印象。同样学生不同课文、同样课文不同学生,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请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支:有人说我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新、实、活、深、巧”。其实做到“活”,就需要教师“心眼活”,能够随势应变。有一年我到杭州讲作文课,课前在礼堂门口小憩,忽然看见了一张废报纸,拾起来一看,上面有一篇文章:“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校服?”略一浏览,我的神经一下子触动了。为什么不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校服?于是,改课!一会就写“创意校服”主题的作文。隔了不久我去宁波石浦讲课,一进海港边的公路,只见左边海湾里停满大小各式的船舶,彩旗飘扬,一眼望不到边。我确实感到震惊。第二天上课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了“石浦之歌”四个字做主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还有一次去义乌讲课,我又是临时改了作文主题“夸夸义乌小商品”,效果仍然很好。 我为什么敢这样临时更改上课内容呢?那是凭着对学生的了解。我上公开课虽然从来不预先见学生(为了避免给学生渗透讲课内容的嫌疑),但我知道,作为一个学生,最熟悉自己的校服了;作为一个石浦人,最熟悉石浦的过去现在、海上岸上了;作为一个义乌人,当然对义乌的小商品情有独钟了。有了这种熟悉的生活,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写出好作文来,那是可想而知的。这不是说教师教学的本事有多大,只是他适时地抓住了事物的规律,是他的思想“活”一些。 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确实需要活一点。上课如果只是按照事先写好的教案亦步亦趋地讲授,就很难做到“活”。我备课一般比较粗线条,只设计教学的几个主要步骤,搭成一个大的、整体的框架。框架之间的细节,我一般不预先设计,就是要在上课的时候把握学生思维动态,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处理,这就叫“驾驭课堂”。经常这样做,“活”的能力就练出来了。有的教师备课,不分巨细,面面俱到,甚至连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包括学生应答的话,都写在教案上,背下来,上课时就照着讲,这样讲课越讲越“死”!课堂要活,要一点本事,这本事是练出来的,那就是要求教师备课一定要细读文本,完完全全把一课书吃到脑子里。哪里容易产生歧义,哪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里上课时可能节外生枝等都要细细想一想,怎么应对,做点准备。总之,写教案可以粗线条,但思想上的准备要非常充分,这叫有备无患。再则,教师平常要大量读书,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开阔眼界,扩大思路,丰富知识,练成“百事通”,虽然不一定哪一点知识会在课堂上起作用。这都是“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不难做到上课“活”。 上面说的都是做到“活”的最基本的个人努力。但教学不是教师自己的事,还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材,也就是说搞好教学要具备主观和客观各方面的周到准备。教师上课一定要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用最适合具体学生的具体教学方法去施教。再就是不同的教材,应该在教法上也有所区别。大家都知道,教古诗和教散文方法当然不一样,同样是教抒情散文教法也不一样。所有这些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教学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这就是过去教育界流传的一个说法,叫做“吃透两头”。吃透了两头,教学才能最终“活”起来。 施:要做到“活”,不仅是观念问题、方法问题,也与教师个人的修为有密切关系。大家一致认为您的教学风格别具一格,您也曾经谈到教师“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让您自己归纳,您的教学风格是什么?表现在哪里?它的形成条件或原因是什么? 支:我确实主张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教学,最容易造就教书匠。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教学的新颖和独特。但我确实不好说我的教学是什么风格。有人说我的教学特点是“新、实、活、深、巧”,我觉得有点像;有人说我的风格是“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其实这好像是教学思想和理念;有人说是“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这也不像是教学风格;有人概括为三个统一——活与实的统一、智与趣的统一、庄与谐的统一,我觉得也没有概括恰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师。每位教师的教学都与别人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个人特征。因此可以说,任何教师的教学都受着他本人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状况、思维品质、生活经历,以至性格、气质及各项教学基本功的影响和制约。一位温婉端庄的教师上的课,绝不同于一位爽直豪放的教师的课。但这种差异,是教师个人条件、状况在教学中的“自然”反映。教师个人条件、状况对教学的影响和制约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促使教师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特色,也可能变成教学的赘疣或缺陷。因此我认为,这种在教学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并不能说就是这位教师的“教学个性”。从哲学角度看,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就教学工作而言,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独特性,“是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使之统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风貌特征”“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并丰富了共性”。因此,教学个性应该是符合教学规律、表现并丰富教学规律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规律的运用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积累了丰富的、有自己特色的经验,他的教学就显示出与别人的教学不同的独特风采”。 优秀教师大多数具有优良的个人教学禀赋,但绝不能满足于这种个人禀赋对教学实践的“自然作用”,而应该努力追求;应该在教学的“同中求异”的过程中一展才华,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稳定、张扬教学个性,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个性是教学风格的基础;教学风格是教学个性的升华,“是教学规律和教学个性在教学实践中的高度统一”“最理想的风格,具有最高度的独特性”。由此可见,改造我们目前的教学,完善个人教学修养,使自己的教学形成一定的风格,首要的、关键的是教学个性的构建。 我现在努力已经晚了,希望年轻教师们奋发努力,形成个性建立风格。这就要:第一,认识自我,寻找自我;第二,立意求新,敢于创造;第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第四,坚持不懈,努力完善。 施: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性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更早的时候,您就提出:“语文学科姓语,它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母语,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统一在语言文字上。”您是基于怎样的观察和思考才提出这样的见解? 支:说“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看来是强调“运用”二字了,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上语文课的目的就是学习写作文。语文是一门涵盖很广的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含义也是很广泛的。语言文字的口头表达难道不是运用吗?“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够离开“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吗?课标强调“运用”,是针对我们长时间以来的语文教学现状,那种把语文讲成“串课文”,讲成“问答式”,讲成“思品课”的作法,严重地伤害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头脑混沌一片,不知怎样说话,不知怎样写文。正因为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学生学习语文就应该能把语言文字当作工具,理解别人的言论、别人的文章;也要学会自己说话、写文章表达思想。这就是“运用”,包含了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因为“运用”必须以“理解”为基础,提出了“运用”,必然包括了“理解”。但有人理解片面了,认为“运用”就是写作,如有的教师提出了“阅读革命”——指向写作的阅读。同时语文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语用”,还有不少论述支撑,有的把写作与理解对立,有的干脆取消了理解。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不理解就不能运用,理解和掌握先于运用,运用基于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坚持认为: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最基本、最直接的特征。 语文界还发生过一阵混乱,那就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误读和争议。起初是不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如不少教师经常提问:“上课是先搞工具性,还是先搞人文性?”“是工具性多点,还是人文性多点?”……后来批判了“纯工具论”,有些教师就努力张扬突出人文性。我个人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对立的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人文性,文字就没有主张,没有灵魂;没有工具性,人文性就是玄幻的、空虚的、模糊的。但人文性终究是含在语言文字里面的。所以我主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该统一在语言文字上,落实在语言文字上。因为既然人文性含蕴在语言文字中,那么语言文字学好了,人文性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最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文章的朗读。一个朗读很好的学生(工具性掌握得很好),朗读完一篇课文,听的人都流泪了(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形),这不是被成功的朗读感动了吗?不是文章的情感(最基本的人文性)感动了听者吗?所以,学透了语言工具,人文性自在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要统一在语言文字上,落实在语言文字上。 施:我非常赞同您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听、说、读、写都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在现阶段,阅读教学中的内容理解往往被排除在外,其实,只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获得对内容的把握,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只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依您的观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出现了哪些可喜的进展?未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支: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了我国课改的前进。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本真。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其他学科学的都是语言的内容,唯有语文学科学的是语言的形式,即语言本身(这也是我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语言文字上的根本原因)。现在教师们有的明白了这一点,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了字、词、句、篇的学习与训练。过去语文界曾经有一个提法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也许这个提法太笼统不明确,导致许多教师上课就多搞一些组词、造句、填空、近反义词、多音字的学习,把课文课搞得支离破碎。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提法不提了,再加上后来的张扬人文性的干扰,许多教师就不敢提“训练”二字了。现在人们认识到语言文字必须训练,因为它不仅有知识,还有技能,技能就必须训练。但不是做上述那种零碎的字词知识性练习题,现在教师们都知道阅读(包括课内外阅读、朗读、默读、速读等)是造就语文学业水平的最重要的训练,而且知道课上训练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兴趣和习惯,课后受益,所以课堂往往都是书声琅琅。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完成了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过程,提高了理解能力,再加上教师的点拨,也悟出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布局谋篇的结构形式。掌握了语言,理解了语言,也为运用语言打好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还有就是过去有不少教师上课偏重于学习课文内容,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理解课文内容,却不知学习语文还有许多其他的任务,如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写作、体会情感、认识客观事物等,理解课文可以说只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必然的“产品”。我们可以这样断言:如果学习语文只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那么语文教学就可以不进行任何改革。因为串讲、满堂灌、满堂问都可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难道不是吗?这样的教师现在还有,但是不多了。多数教师已经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他学科可以教教材,因为教材的内容体系就是要学的知识体系,而语文教材的体系却是一篇篇选文,一个个学习语文的例子。 施:您特别反对语文课中的非语文现象。根据您的观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非语文现象得到根本矫正了吗?如果依然存在,原因是什么?从教学管理层面看,改变现状的宏观措施是什么? 支:有些教师上语文课用的不是语文的方法。他们或是依赖多媒体动画,认为学生看懂了就是读懂了;或是以为学生会画蹄印,就学会了“雪地上的小画家”;或是以为学生能按谱把诗词唱出来,就领会了诗词的情感意境。这些做法的根源在于,教师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有的甚至连课文也没有理解),就完成了阅读任务。 我们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感悟、品味、揣摩语言,体会情感,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如果没有使用“语文的手段”,那么所能解决的就不是“语文的问题”。它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言文字,只在语言文字的外围打游击,或是干脆用一些非语文的操作代替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要学习语言,就得充分、深入地去读、思,在读中理解语言的内涵、领会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情感、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从而掌握语言这一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对语言的学习,就无法真正学会语言。一句话,要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亦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也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施:那什么是语文的手段呢? 支:最简单、最通俗地讲,最基本的语文的手段就是听、说、读、写。 用语文的手段去解决语文的问题,就是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并在这种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兴趣、习惯和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所以,要避免非语文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做到用语文的手段去解决语文的问题。 施:很多教师纷纷将自己的教学冠以“××语文”之名,为什么您没有? 支:“语文”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概念,在它前面冠以任何定语来修饰,都是对语文这个事物的缩小和限制,也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片面化。老一辈语文教师都没有给自己的教学起什么名字,举什么旗;我教书十年,也不敢给语文冠名,因为我认为语文就是语文,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面目。 语文教材是以选文为基础的,什么样的文章都有,它的内容、层次、类型、文体性质等各不相同,教这些课文也要用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文体、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方法。一个固定的定语不可能涵盖这么多种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何况还有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从体育教师到中国名师_个人努力论文
从体育教师到中国名师_个人努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