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与消极安慰剂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慰剂论文,效应论文,消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之前,医学史上几乎所有的疗法都没有特殊的生物基础,然而医生能够获得尊敬,他们甚至有时自造治疗方法。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安慰剂效应。夏皮若(1960、1964、1971)把安慰剂定义为任何没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疗法。安慰剂效应可以是心理的或心理生理的,可以是糖丸这样的“药物”,也可以是外科手术、身体调节、食疗、锻炼或其它方法(夏皮若,1984)。医学界曾经因为安慰剂没有生理作用而一度排斥它。然而安慰剂能带来明显有益的生理变化,诸如皮肤情况的改善、活动增加、从发热中恢复等(沃尔夫,1959)。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表明安慰剂能诱发虚弱、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个体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或抑制个体对特殊疾病或特殊药物的反应。正如机体有时对某些疾病易感,有时又对另外一些易感一样。机体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不同反应方式,有赖于个体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了解安慰剂效应还得从产生安慰剂效应的暗示现象谈起。暗示现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作出相应行为反映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主观上已肯定了它们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暗示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如“哈欠”的传播就是一例。所谓“望梅止渴”、“杯弓蛇影”等都是一种暗示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么一个实验:给一组哮喘病人接触某溶液后,实验者告诉他们那是一种刺激性物质或过敏源。结果近半数的病人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哮喘发作的情况。接着,实验者用同一种溶液给病人治疗,其中12个病人的症状消失。该实验中的溶液既非过敏源,也非治疗药物,但产生了类似两者的作用。这是发生在临床中的暗示现象。说明暗示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明显的作用,这已经为“人工印记”等许多实验所证实。消极的暗示作用能扰乱人的心理及人体的生理功能,并能造成疾病甚至死亡,这是一种消极的安慰剂效应。而积极的暗示能增进和改善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机体的生理功能,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产生的是积极的安慰剂效应。
一、安慰剂效应与消极安慰剂效应的组成部分
在临床上,积极的安慰剂效应与消极的安慰剂效应一般都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病人的信念或期望,其次是医生,护士或其他治疗者的信念或期望,最后是医患关系引起的信念或期望。病人的期望与信念是安慰剂效应的首要成分。
50 年代初,医学上研究出了一种名叫Krebiozen的新药,用于治疗癌症。这个消息一公开, 成千上万的癌症人都想得到这种不易到手的药。有些病人真的得到了,其中很多病例获得了奇特的药效。一些病情很重、不得不卧床的病人,服用该药后,很快起床了,甚至癌症病灶也奇迹般地缩小了。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这药并没有效果,那些得益于药物的病人突然精神崩溃,死于他们的癌症。1950年沃尔夫医生在一些孕妇中做了一个实验:他给孕妇服用一种药物,告诉她们这能消除其恶心、呕吐的症状。实际上他让孕妇服的是儿童催吐用的药,结果病人的症状消失,其中一个病人胃收缩也恢复了正常。因为这些病人相信了它的治疗作用,于是产生了积极治疗效果。这就是病人信念的力量。
医生方面的信念或期望对病人也产生很重要影响。积极的期望会使许多新疗法发挥一段时间作用,然而一旦报告疗效失败,以及随着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一般化,药效就要丧失。幸运的是积极的期望无须依靠新疗法的存在。正如我们知道的,医生恰当的期望会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19世纪的一个医生曾建议一种新疗法在其失效前尽量使用,因为一种疗法为相信其疗效的医生所采用,其治疗效果显著。而为一个不相信其疗效的医生所用,疗效将大为降低。临床上曾发现很多药物及手术方案,疗效很好,但事实表明只不过是一种安慰剂。如对心绞痛的治疗,很多治疗措施并没有生理学或药理学的成分。医生相信并采用它们时,减轻病人疼痛的有效率达70%到80%。并且确有心电图的改变。在不相信其治疗作用的医生那里,有效率降至30%到40%。医生的信念或期望无形中影响了病人,最后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病人尤其依赖这种关系。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院进行了一个研究,由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夜去看病人。实验中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主要疾病、病情的严重性及手术类别,把他们随机地分成平行的两组。麻醉师看望控制组病人时,语气平淡地说:“我叫某某,明天由我给你麻醉。别担心,不会有事的。”说完便离开了。在看望实验组病人时,同一个麻醉医师热情地与病人交谈,坐在他们的床边,握着他们的手,耐心地告诉病人有关手术及术中疼痛的真实情况。用5 分钟的时间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第二天手术时,两组病人都按其所需给予止痛药(手术医生及护士不知道正在实验,即使知道也不清楚病人属哪一组)。结果,实验组病人所需的止痛药量是控制组病人的一半,且住院时间平均减少了2.6天。如此简短的5分钟同情时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结果。
二、安慰剂效应与消极安慰剂效应
积极的安慰剂效应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消极的安慰剂效应能带来抑郁的情绪。正如生活中的好消息令人振奋,坏消息令人沮丧、抑郁一样。安慰剂一词早已为人们熟知,有关安慰剂效应的研究也很多。提到安慰剂效应,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一种松弛反应。这种松弛反应就象一粒药丸—在人体内引起生理反应的一种方式,这种变化是由对药物或安慰剂的积极期望而引起的。这样一种积极的效应,在临床上被广泛地用来辅助药物等的治疗。
一次恩格尔教授巡视病房,一个女病人问他:“医生,我患的是男癌还是女癌?”他说: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女病人解释道:“有人告诉我,男癌比女癌疼痛剧烈。”于是恩格尔回答道:“你患的是女癌。”这个回答的含义很多。总的来说,恩格尔教授考虑了病人对疼痛的个人看法,利用了她的受暗示性,引导病人产生了一个可能的安慰剂效应。因为“女癌”唤起了她个人对疼痛减少的信念和期望。这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暗示效应。相信事物的积极性,对事物有一种积极的期望,产生安慰剂效应。当然,由于消极的期望,安慰剂也能产生消极的生理效应。另外一种常见的暗示效应—消极的安慰剂效应在生活中也到处可见。因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通过各种传媒获得信息,往往为坏消息所控制。尽管消极安慰剂一词旱在1960年就由肯尼迪提出来了,但这种消极现象至今仍很少为人们所认识。消极安慰剂效应能引起广泛的病理变化,影响甚至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有关消极安慰剂的假说认为,疾病期待及与此相关的情绪状态最终能导致疾病。因此,消极安慰剂效应是疾病(或死亡)的原因之一。这种效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观上对某种不良后果的期望,变成事实。如一个希望死于手术台上的病人,果然不出所料死在了手术台上。其死因并非手术本身,而是病人对死亡的期望及其效应。另一种形式是主体的一种模糊的消极期望如悲观,逐渐转化为疾病的症状甚至死亡(这个结果并非期望的内容)。从这里可以看出,主体产生消极期望并且体验到消极后果,是消极安慰剂效应的主要特征。主体消极期望的来源可以很多,首先来自个体内在的心理作用。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和某些精神状态常与消极期望有关。如抑郁导致失望、失助,是很多疾病甚至死亡的原因。其次来自于个体对疾病的自我检查。一些冠心病或心绞痛疼人,总是害怕心脏病发作,尽管没有明显的发作症状,但是经常报告胸痛(非特异性的)。这表明一个人想信自己易患心脏或易出现心脏病发作,本身就是冠心病发作及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最后来自于社会。当一个观察或学习他人的疾病症状时,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或症状。也就是说获悉别人患病的信息会使人想到自己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形。流行病学上所谓的“群体癔病”、“流行性癔病”等,是认识最多的观察传染形式。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疾病或疾病行为的影响,有时勿需完全通过直接的人个接触。 如报纸或电视上报道某个自杀事件后, 自杀率会有所升高。 1962年玛丽·梦露自杀后,其后一周美国有197人自杀, 比预期的自杀率高出12%。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电视上公开报道的自杀事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尤其是女青年。
所有这些消极期望,给个人带来的是消极暗示,最后将影响个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消极安慰剂效应的极端后果——死亡,可以在一些巫术死亡的例子中看到。心理学家坎农曾讲述过一个18岁土著人的故事:土著人禁忌是不能吃野鸡。一次旅游时,他在朋友家吃饭,在问过并确信没有野鸡后,吃完就离开了。二年后,当他再次拜访该朋友时,朋友告诉他:“哈,二年前我骗了你,你吃了野鸡”。不到一天,这位土著小伙子死了。他的死显然并非是因为吃了野鸡,临床上这种类似的病例也很多。对袭击的极度恐惧,是一些人在街上受到袭击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病例在解剖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足以致死的躯体伤害。Lerchenthal博士谈到这样一个病例:Vienna 医校的一个医助,不受人欢迎,学生都很恨他。一次一些学生威胁他说:“我们要杀了你,你准备接受行刑吧。”并且他们真的绑住他的手,蒙上他的眼睛。用一块辟开的砖头托住他的头。然后挥动扫帚以制造摆行斧头的声音,并把湿衣服上的水滴到他脖子上,模拟处决的情景。结果那位医助当场死亡。这些都是暗示的极端反应,说明消极安慰剂效应是确实存在的。
三、与暗示效应有关的因素
信念英国皇家学院的专家们,曾对57名因乳腺癌而切除乳房的病人进行了观察,发现那些相信自己能战胜疾病的人,10年生存率达到70%,而病后精神颓废甚至绝望的人,80%在术后不久便死去了,一些特别担心手术,对死亡有深深预感的病人,果然死在了手术台上。对他们而言,死比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死意味着与失去的爱人团圆、冲突的解决或痛苦的解脱。这就是信念能使人生存下去,也能领我们走向死亡。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与人们的健康与疾病有着直接了关系。当我们被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冲动激发时,深藏在记忆中的信念就显现出来。我们不断地自问:疼不疼?有没有效?在我们思考时,要么接受外在的信念,以此来解释产生的冲动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暗示就是如此通过人们的信念系统而发挥其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受暗示性催眠现象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受暗示性及对暗示影响的反映程度各不相同。受暗示性是一个人不带习惯性的严格判断,感知和接受新信息的一种倾向。动机、人格特征、信念系统、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接受他人影响或指令的程度。越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就越容易受暗示,并毫无批判地顺从他人指令。一个人的想象活动(对现实或其片断产生生动的体验)、注意集中(于某一主题、形象、念头或指令)的程度及受暗示性,是暗示发挥作用的基础。面对医学权威或专家,人们更能摆脱自己的体验,接受外来的影响。放弃自行严格判断而全盘接收催眠暗示的信息。有人曾对针炙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进行研究。一个医生对病人针炙治疗,另一个医生检查病人的受暗示性(他不了解病人疼痛减轻的程度)。结果发现,报告疼痛减轻90%—100% 的病人,其受暗示性大多高或者较高。另外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女病人腰痛得不无法走路,准备接受手术治疗。医生教病人自我暗示,想象凉的针麻感以取代疼痛。几小时后,她就能下床了,这是她几个星期以来的第一次行走,大家都为她感到高兴。术前一天,手术医生听说了这事,就来到她床前,不耐烦地提醒她说:“瞧呀,女士。你的疼痛确实存在,而这种荒唐的暗示是没有作用的。你明天准备手术吧。”他离开后,病人疼痛又出现了,并且不能行走。以上这种情况说明暗示效应有赖于病人的心理可塑性,医生及治疗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病人对来自治疗环境中的信息非常敏感,容易受暗示。这种易受暗示性,是病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加以利用来辅助治疗,但也是避免导致消极暗示效应。
人脑对安慰剂效应及消极安慰剂效应的反映,仍是众多谜中的一个。暗示的力量可以给人好的感觉,也可以引起消极的反应。由于对某个危险信息的错误报道或过分强调,在读者、观众和听众中会引起消极反应,甚至造成悲剧结局。随着我们对暗示效应,尤其是消极效应的了解和理解,并能通过适当的干预,避免因此产生的危机和悲剧结局。医生们在和病人交谈,检查、治疗和指导病人时,应该清楚的记住消极安慰剂效应。因此,尽管暗示的积极作用对人非常有益,但任何社会成员都不应该滥用暗示的力量。就暗示效应而言,应该把焦点放在促进安慰剂效应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消极安慰剂效应的后果上。
收稿日期:199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