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婉婷
浙江省桐乡市桐乡第四人民医院 314500
【摘 要】目的:研究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18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利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25%(P<0.05)。结论: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并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11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Ma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Five months later,the occurrence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Results:The improvement of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9%,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5.25%)(P < 0.05). 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valsartan and amlodipine besy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as a better clinical effect,and the effect of reducing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more obvious,and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refore,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Valsartan; Amlodipine besylate; Hypertension
随着我国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导致我国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患者人数仍有明显的增高趋势[1]。高血压是较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均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均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药物,此次研究在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1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均无其他严重疾病、均对研究中使用药物无禁忌、均知晓研究目的、方法,自愿参加。对照组:29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为(58.8±5.9)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为(7.2±1.9)年。观察组:28例为男性,31例为女性。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58.7±3.4)岁。患病时间:1-11年,平均为(7.1±1.5)年。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24)治疗,每天以温水吞服1次,每次5~10毫克,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口服5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22)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缬沙坦每天以温水吞服1次,每次80毫克,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口服5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胸闷三个。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将均数±标准差作为计量资料(平均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的表示方法,t作为组间数据进行检验。进行比较后得出P,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3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25%(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者患病后的主要表现为血压上升。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高血压是较多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如脑出血、心力衰竭、眼底黄斑病变等等[3]。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存在较大关联。该疾病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炎性介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最终可能会造成靶器官损害,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进而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4]。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到医院查找病因,检查有无糖尿病、心肾损害或相关疾病,并按规律服药,平稳降压。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证实,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
综上所述,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并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5):41-44.
[2]郑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6):706-708.
[3]付京凤,卢泼.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104-106.
[4]田昀,王京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63-65.
论文作者:曾婉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地平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收缩压论文; 磺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原发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