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蒋宇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蒋宇

四川尚高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由于建设工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合同管理有失误即会导致工程亏本,加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规范、完善工程合同,做到管理依法,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

我国建筑企业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建筑施工合同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建筑工程合同就是指为了清楚明确施工合同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而在彼此平等的、自愿的条件下共同签订的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应的法律文件。因此,要做好合同的管理,避免合同风险问题,这也是建筑项目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它不仅同工程的项目进度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且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与权力有着很大的联系。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的实施几乎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合同来实现的。在建设工程中合同是必要的,是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建设之初做好合同的制订和签订工作,可有效减少相关纠纷的产生。

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核心。由于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前已经就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双发权利及义务基本达成一致,这些内容通过合同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可以说建设施工的合同很明确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这两方应该要承担的相关的责任或者权利,不仅如此,而且还对各个细节进行了规定,如工期、质量、价款及索赔等内容均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也由于对有相关的风险的这方面的管理进行了相关的补充,这方面的完善很大程度上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很有效的控制作用。

合同管理还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可靠依据,建设项目在开工以前,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关于建筑施工合同的学习,领会合同的内容,分析合同要求的具体条款,尤其是对一些特别说明的条款如工期、索赔及价款支付等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以便能更好的去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效力,进而在项目管理中使工作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不应忽视工程合同还是保障施工单位的资金能回笼的一个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手段。在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能保证资金能够回笼,建筑单位(业主)会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验收情况按照施工项目支付给施工单位工程价款,同时,按照我国建筑合同通用条款,建设单位若拖欠价款,施工企业有权在规定的时间内停工。最后,只有做好合同管理的相关的每个环节的工作,并且在施工建设工作时贯彻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才能真正的实现项目管理的最终的目标的实现以及总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合同管理在施工中的作用很大,因此作为合同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关的义务,认真履行合同,保障双方的权利。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2.1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做到,对合同管理实施进行实时监管,要求各部门如实向合同管理部门报告本部门当前情况以及近期工作的计划,从而方便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实施动态管理,对临时出现的状况做出合理的决定。其次,针对各个项目小组分工的不同,向其阐述清楚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做到责任到组到人,明确个人、小组的职责范围,积极的配合各部门实施合同的管理工作。最后补充合同制度的建立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合同实施工程中,不排除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工程发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及时的核算变更对于工程施工以及费用的影响,并且通过沟通进行相关的补充条例的签订。

2.2重视合同文本的拟定

合同文本的拟定应当是对其具体文本形式的分析,要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以便在合同使用中进行动态管理,同时也利于在纠纷发生时保证它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一些外签的合同,要结合外签相关的规范,使用建设部示范文本,详尽填写。并根据相关法律取其精华,制定本公司示范文本的推荐填写文本,也就是说,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一种业主既易接受又能实现承包方目的的方法。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有这几点:一是时间问题,包括双方签订合同的时间、合同生效的时间等。第二是资金问题,包括建筑工程项目投入的总资金、材料资金及违约资金等。三是文件问题,其中包括了文件中的组件、招标的合同书等等。四是范式合同文本中的其他内容。

2.3加强合同后的评估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真实反映整个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合同的有效评估对建筑工程是有帮助的。通过进行评价能够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值得吸收的经验教训。合同使用结束后,对建筑工程合同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可以从中得到的一定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双方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避免以后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要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和规范,还应当加强合同后的评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的整体管理水平。

2.4对建筑工程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进行动态管理是为适应合同变更而存在的,活动变更的过程总会引起财产赔偿纠纷,因此,合同一旦签订,双方人员就要有为共同利益而努力的义务,重点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建立索赔制度。工程承包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2)重视现场签证。索赔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办理有关签证,要趁热打铁,以单项索赔为主导,避免多项积累到一块集中办理,那样会因索赔数额巨大使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为避开责任而拒签签证。(3)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文件,对合同变更部分进行审核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变更应该与提出索赔同步进行,须业主与承包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合同变更。(4)及时处理停工损失,双方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以书面形式,按合法程序签认停工的相关具体内容。(5)严格执行工程量清单规范及定额规定,对于定额未规定的情况,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者参考相同类定额及有关的规定做出补偿。

2.5提升合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方面合同管理人员总体专业水平低下的现状,我们需要从人员和相关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合同管理人员的选择,必须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才能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具体可以通过考核以及招聘的形式进行人员的选拔,在试用过程中坚持优胜劣汰的使用原则,将岗位留给最适合的人才。另外,在职人员的不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合同管理也需要根据实际的市场变化而变化,相关人员在工作的同时深入研究相关专业知识,做到与市场、行业共同发展。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选派人员去相关院校进行学习,完善管理理念,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更好的利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审核过程的效力,新原则与新动态的完美结合,将中国建筑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给建筑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筑部门管理者和合同建筑部门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优化结构,权衡质量,提升效益,激发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新动能。当然建筑工程的产业结构优化,重点要注意调整环节间的紧密程度,尽量缩小环节间的效益差距,逐步使建筑产业趋稳落地。

参考文献:

[1]夏兴荣,朱宏明.施工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的相互关系[J].山西建筑,2009(33).

[2]周兴荣,杨远.关于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J].四川建筑,2009(05).

[3]张朝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4]张晓萍.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

论文作者:蒋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