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地理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教师面对一成不变的教材体系和不断变化的案例材料,往往觉得困惑。本文从人文地理的性质出发,对目前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和学科方法提出质疑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开设的一节研究课——“人的城市化”,对高中人文地理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一、对目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质疑 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其主要内容是人口、聚落、农业、工业、交通和环境等,介绍的是与自然地理关系密切的人类社会活动。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目前的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1.对人的窄化 在高中人文地理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分别对应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目前的经济学来看,其研究对象是“经济人”,即能自动适应经济生活,能自觉改变经济的生物体。此外,高中人文地理还包括聚落和人口,这两方面的内容涉及人的社会属性,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经济人”和“社会人”这两种人都是具有理性的人,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所以他们在与自然地理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地关系也是一般意义、充满着理性主义的人文地理,这便是我们高中人文地理的内在逻辑。但这种理解,忽略了具体的人,忽视人具有非理性的一面,造成了对人理解的片面性。 2.学科方法的窄化 在高中人文地理中,主要的学科方法是区位理论。农业部分涉及杜能的区位理论,工业部分涉及韦伯的区位理论,城市部分涉及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我们把所有的因素都称之为区位因素,把所有的关系都界定为区位关系。可什么叫区位呢?什么又叫因素呢?当我们把所有复杂的人地关系都简化成区位关系时,我们获得的是什么,丢失的又是什么呢?这些,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反思得都不够。 3.教学模式的窄化 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三种主要的教学模式(见下表)。 这三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其能解释过去,却无法预测未来。 二、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新思考 1.对人的思考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这里讲的人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人类),也指具体的人(个人),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阐释人地关系中的一般性特点,还应把具体人的生活、体验放在地理环境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且,人地关系中的人,不仅仅是“经济人”“社会人”,也应该是包括情感、意志和文化修养在内的人,是一种充满感情、具有文化价值观的人,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也是向往真、善、美等伦理价值的完整的人。 2.对地的思考 在人文地理中,地也不应该是纯粹的、客观的、自然的地,所谓的世界、空间、地方、区域、景观、环境等都不应是客观的,因为他们都加入了人的意向,成为人所认识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苏贾在《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中所指出的那样: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空无一物的空间,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位置与分布,空间中包括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认识人类社会的重要视角。[1] 3.对人地关系内容的思考 基于复杂视域下的人地关系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基于人的情感,区域就成了家园,充满着地方感;基于一种社会批判的视角,空间就会产生空间剥夺和空间正义;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时空对于大家来说,也越来越不陌生。 4.对学科研究方法的思考 19世纪以后在哲学界掀起的人文主义思潮,给我们认识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如非理性和唯意志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我们能不能采用现象还原、建构解构等思想方法,对人地关系中的“主体间性”“存在”“在场”“现象”“语言”等进行重新的意义构建呢?目前人文地理学正在进行这种尝试,如段义孚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哈维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新实践——以“人的城市化”为例 1.设计意图 城市是目前人地关系最为集中体现的地方。现行高中教材主要从用地和人口两方面来说明城市化的定义、进程、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采用区位分析的方法。为阐述城市化的丰富内涵,我们想探究的问题是:能不能把学生对城市化的关注重点,从人口和用地变化引导到城市主体——人的变化上来,引进人本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一些思想观点与方法,指导学生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来分析人的内心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形成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新方式。 2.教学过程 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城市化的问题。人教版教材上说:“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大家对这段话有没有疑问? 生:为什么是必然结果? 师: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来辩论一下,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 生:(辩论)。 教师总结:城市化是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归根到底要看城市化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影响,看这种影响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展。城市作为人地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给人的精神与情感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今天我们就从人的情感、阶层和行为三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城市化中的人。 探究问题一:人的情感与城市化——地方感 调查一:我们班多少人有乡村生活的经历? 生:(略)。 师:乡村生活有意思还是没有意思? 生:(略)。 师:为什么大家会向往别的地方?人与地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感情,从而产生了地方感来。所谓地方感,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深切的联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 师:我们该如何研究地方感呢?给你们三种方式进行选择:①现在3S技术很发达,可随时获得城市的位置和内部空间结构;②我们做些问卷调查,让更多的人来回答关于某个城市地方感的问题;③做个别的访谈,在与某个城市打交道的过程中来理解与表达个体的经验。 生:第三种。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第三种呢?证明地方感的研究需要在我们与地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怎样打交道? 生:(略)。 师:大家在常州居住了很久,设想一下,你该如何表达你对常州这个城市的地方感?请大家用常州话来表达。 生:(用方言来回答,略)。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人与地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这些情感构成了人的生命,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地方成为一个人生命的源泉。 之后教师介绍段义孚和他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著作——《无边的恐惧》《逃避主义》和《回家记》。 探究问题二:人的阶层与城市化——空间正义 调查二:展示一组美丽的别墅图片。当学生表达出向往、赞美等情绪后,再展示另一组照片——脏、乱、差的城中村和棚户区。 师:在这些城市景观的背后,你想到了什么? 师: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不仅是人口、土地和经济的变化,更是社会关系的变化。空间不是空洞无物的空间,而是包括诸多社会矛盾的空间。透过城市空间景观的变化,可以研究社会关系的变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哈维认为,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重新理解什么是城市,城市是如何运作的、城市与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如何介入城市的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空间正义”的概念。 师:什么是空间正义? 生:(讨论)。 师:所谓“空间正义”,是指在城市化发展中,要照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尊重区域内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权利,创造人人可享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均等自由的发展机会。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对于今天高速城市化的中国尤其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探究问题三:人的行为与城市化——时空变化 展示四幅照片——反映一个人在城市中的工作与生活。 调查三:你们在学校中的生活和学习是怎样的? 生: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每天如此。 师:可见,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来分析。行为地理学有一种表示人类行为的方法,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人的活动范围,纵坐标表示一天24小时,这样就可以完整表示出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变化了。 请大家再看两幅图,猜测图2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行为? 生:步行者与开车者的区别,工作者与不工作者的区别。 图2记录了王工程师连续两个工作日的空间活动(时空运行轨迹)。据图分析,王工程师可能() ①第一天早上步行上班;②第二天早上乘地铁上班;③每天中午均外出就餐;④第二天在家停留时间比第一天长;⑤第一天经历了晚高峰交通拥堵。 生:③④⑤。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跟大家探讨了城市空间中人在三方面的变化:情感、阶层和行为。城市蕴含着复杂的人类活动,希望更多的同学能通过今天的地理课,从新的视角出发,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去认识城市,认识城市化进程,从而更好地生活。 四、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建议 1.加强研究 改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必须要拓展课程内容,这需要我们对整个地理学思想史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需要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与核心概念,让高中人文地理更加充满着人文的味道。 2.积极实践 课程内容的深浅、学生接受的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可行等问题,不是靠想象,而是要靠实践才能得出结论。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可以选择贴切的教学内容大胆尝试,只有多实践,才能对人文地理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有系统的认识,才可能从政策层面对课程进行调整。 3.提升素养 改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师的人文地理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广泛阅读,提高自身的哲学和地理学科理论水平,更要积极实践,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让人文地理课堂充满人文情怀。 4.体现方法 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一定要突破区位理论的束缚,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新思潮,体现出入文地理学的新思想,要形成核心概念和学科方法,而且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新探_人文地理论文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新探_人文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