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开放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回顾与展望_开放式创新论文

国外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评述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开放式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行业中最聪明的员工聚集在本企业内部”,相应的策略是“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这意味着,组织边界与创新流程是相对封闭的,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同时,新技术在内部实施商业化,并防止其外溢。然而,由于知识员工数量的骤增、高流动性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兴起、外部思想的可用性、大学等机构研究能力的提高、供应商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诸多行业和企业面临着创新复杂性提升、创新投入和风险增大、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传统创新模式的有效性日益受到严重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受开放源软件(OSS)成功开发的启发,Chesbrough(2003)率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简称OI)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尽管偶有学者曾对该理论提出过质疑和批评,例如,Christensen(2005)、Trott和Hartmann(2009)认为开放式创新理论是“新瓶装旧酒”,其阐述的东西缺乏新意,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该理论仍然获得了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并成为近几年创新和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对开放式创新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OI是什么”、“为什么要OI”转移到“如何实施OI”上来(见图1)。即,影响开放式创新实施的具体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如何?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开放式创新的成功实施?这是众多学者和实践者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借助Webs of Science、EBSCO、Elsevier三大外文数据库,以2003年初至2014年12月为检索期间,对标题中含有“Open Innovation”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在对检索文献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对11年来的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展望了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

      

      什么是OI?如何实施OI?为什么实施OI?

      图1 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路径

      1 研究回顾

      1.1 开放式创新的内涵

      正如Chesbrough(2011)所描述的那样,当他开始写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著作之前,他用谷歌搜索词组“open innovation”,大约得到200个链接,其意思是“公司X在位置Y开放它的创新办公室”,而将“open”和“innovation”两个词放在一起合并应用的却没有。而到2014年底,如果用谷歌重新搜索术语“open innovation”,则有1亿个以上的链接。正是由于Chesbrough(2003)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概念及相关理论,才由此拉开了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序幕。

      (1)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开辟了创新的外部途径,它是指企业能够并应当如同利用内部创意一样利用外部创意,以及内部的和外部的市场化途径,由此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一种范式。它不仅是技术探索与应用方式的创新,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说它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其次才是具体的活动或流程的创新,正如Chesbrough在其第二本著作《开放式商业模式》中所描述的:商业模式并非固定的,一种创新的真正的社会影响就是商业化,因此,创新商业模式意涵尤为重要,与技术或市场相适应的商业模式,能使企业从创新中获得更多的收益。Lichtenthaler(2011)则从知识视角对开放式创新予以解析,并将其定义为“在组织边界内部和外部遍布整个创新流程的系统地实施知识探索、记忆和开发的过程”。11年来,学者们不断修正和拓展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很多学者认为它比Chesbrough最初提出时有了更广的范畴和更为丰富的内涵。目前,它已经超越了以往技术引进、技术许可、研发外包、技术并购等传统创新形式,而且也包容了开放源码、开放社群等新的创新形式,它被界定为战略、情境、模式、认知甚至是范式或创新哲学。时至今日,尽管学者们对其概念界定仍未达成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性并不否定开放式创新的研究成果,相反,它为后续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域、范畴和路径。

      (2)开放式创新的类型。Chesbrough和Crowther(2006)认为,按照知识流向,开放式创新包含了由外而内流程(outside-in process)、由内而外流程(inside-out process)和双向流程(coupled process)三种知识流程类型。其中,由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实质性收益和更少的内部文化障碍,因此,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由外而内创新流程。然而,由于知识获取与释放的方式不同,因此,Dahlander和Gann(2010)认为,开放式创新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捕获(Capturing)、纯源化(Sourcing)、销售(Selling)和揭示(Revealing)等四种形式,见表1。而Lichtenthaler(2010)则认为,开放式创新突破了封闭式创新下的本地发明和本地商业化的局限,它意味着技术的跨边界转移,因此,从技术转移视角来看,开放式创新包括技术的外部获取和技术的外部商业化应用两种类型。Ye和Kankanhalli(2013)在分析开放式创新收益与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开放式创新有内向许可、联盟、开放式网络、用户社群四种实现机制。Felin和Zenger(2014)则依据跨组织沟通渠道、创新激励和知识产权归属,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基于市场、基于伙伴、基于竞赛以及基于用户或社群创新等四种类型,并针对各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表1 开放式创新的类型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可见,不同的分析视角或分类依据,开放式创新的类型亦不相同,它们的理论意涵和实践特性亦有所不同,上述这些交相争鸣的学术观点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对开放式创新的认识和理解,阐释理论研究方面和创新实践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丰富开放式创新的内涵,拓展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3)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在传统创新模型中,企业试图积累知识产权,以便提供内部人员的设计自由,回避高额的诉讼费,通过严格地限制技术外向转移来保护它们的核心技术,维系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掌控的大多数专利既没有被使用也没有被公司所许可,处于“沉睡”状态。而在开放式创新模型中,知识产权代表了一种新型资产,它能够带来额外的战略收益或经济收益,因此,当企业内部创新流程对外开放的时候,技术或知识实现跨组织转移和利用,专属权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对于知识产权转移,Lichtenthaler(2007)认为,它包含技术外部应用与技术外部获取两种方式,其中,技术外部应用是指在企业外部商业化技术知识,或者除了它的内部应用之外,通过许可或销售等途径,实现的货币或战略收益。技术外部获取是指从外部获取有用的技术,以弥补内部技术的不足或在内部实施商业化。而Chesbrough(2011)则以乐高公司可编程汽车为例,探讨企业如何灵活利用外部技术,改进产品设计,并通过技术的外向转让而使公司获益。事实上,尽管知识产权专属制度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创新中的机会主义倾向,保护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促进开放式创新,但是,过于严厉的专属制度不仅内控成本高昂,冻结了部分知识产权的潜在商业化收益,还会打击创新参与者合作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成果的占有和使用方式应更加多样化,知识产权管理必须突破“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的桎梏,识别知识产权配置和增值的有效途径,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与开放式创新有机结合的模式。

      1.2 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

      一种创新模式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在于它能否显著改善创新绩效,因此,Parida、Westerberg和Frishammar(2012)认为,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是一个中心性问题。Chesbrough(2003,2007)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他认为,在封闭式创新模型中,技术探索与开发均在组织内部,市场收益和内部研发成本之差较为显著。然而,在当前的开放情境下,如果仍然采用封闭式创新模式,内部研发成本会由于资源费用增高、协调成本增加、失败风险增大而增加,同时,市场收益也会由于技术寿命的缩短、产品价格的降低以及技术的可模仿性提升而减少。而如果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尽管存在着共同开发成本,以及技术转让所产生的耗散费用,但是,由于开放式创新拓宽了组织获利的途径、机会和能力,比如分拆、技术许可、外部技术的内部商业化以及技术的售卖等,从而使得创新收益显著增加。Rass、Dumbach和Danzinger(2013)实证分析了开放式创新不仅对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的影响,还通过社会资本这一中介变量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学者们亦普遍认为,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无论是高新企业或传统企业、大企业或中小企业,均可以从开放式创新实践中获益,并分别对此予以验证。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明确指出,创新绩效会受到开放度、知识能力、专利组合质量、市场集中度与技术成熟度、创新伙伴目标与创新资源的异质性、网络董事会的连续性等因素的影响,并遭受创新伙伴间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信任不足、机会主义等潜在矛盾的威胁。

      1.3 开放式创新的实施

      在开放式创新实施中,组织主要面临开放度的选择、组织职能的变革、知识的流入流出及其整合、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组织间关系管理等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对这种新型创新范式的最佳应用,是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重点。

      (1)开放度及其选择。Hippel(2010)认为,从属性视角来看,开放度是指组织边界的可渗透性,即创新要素能够流入或流出组织的程度。而Trott和Hartmann(2009)对开放度的范畴予以界定,他们认为,完全封闭与完全开放之间是一个连续集,而开放度是两者间的调节变量。Han、Wonseok、Im(2012)专门对开放式创新联盟的开放度予以分析,他们认为,联盟开放度包括使用权和决策权两个维度,其中,使用权是指联盟外部成员被允许进入联盟以便利用其他成员所贡献资源和能力的程度,而决策权是指联盟成员被授权参与战略和运营决策制定的程度。由于完全的封闭已不再可取,而过度的开放会造成控制的失灵与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因此,组织通常面临开放度的选择问题,以便在回避过度开放和过度封闭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的同时,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2)组织职能变革。创新战略的变革势必引发组织职能的调整或转型。在组织文化方面,Rivette和Kline(2000)认为,从外部获取有用技术是能够被绝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的,但是,将耗费大量资源研发的技术许可给其他组织,部分员工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和行为,尤其是,当技术接受方是直接的竞争者,或者转让的是核心技术的时候,这种抵触的心理和行为尤为强烈,这种负面态度通常源于转让“公司皇冠上的珠宝”会强化竞争对手的恐惧,因此,Chesbrough(2003)认为,有必要对“成功的创新”予以重新界定,构建更为开放的组织文化。Burcharth、Knudsen和

(2014)则进一步认为,可以通过雇员能力培训来克服非本地发明和非本地共享综合征。在组织结构方面,Petroni、Venturini和Verbano(2012)认为,开放式创新强调组织内外多学科知识的链接与整合,而不是深化局部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需要建立基于创新项目的、跨组织的矩阵式或网络式组织结构,而不是基于行政命令的功能式结构。在组织制度方面,Chesbrough(2003)认为,必须改变原有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这种有价资产,寻求知识产权管理与开放式创新的最佳结合方式。Lichtenthaler(2011)认为,鉴于创新战略的转型和一系列跨组织关系的利用,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内和组织间的沟通机制,修改创新激励机制,以削弱对内部创新的过度依赖,促进对外开放与跨组织合作创新。另外,在人员角色方面,Petroni、Venturini和Verbano(2012)认为,封闭式创新意味着研发在组织内部进行,而新产品指向原有市场,这意味着研发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和作用至关重要。而开放式创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部研发人员在创新流程中的作用,并使他们的角色发生转变,即成为跨组织的T型管理者,除了技术—科学专业以外,研发人员需要具备创新远见和创新管理技能,以便监控创新环境、识别创新伙伴、联系网络节点、整合内外创新资源和管理整个创新流程。

      (3)创新类型与知识能力。作为知识创造与应用的“成长向量”,知识能力是由创造、吸收、解吸等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Chesbrough和Crowther(2006)认为,不同的开放式创新流程需要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吸收能力有助于在嵌入性创新流程中获取外部知识,丰富组织的知识库;解吸能力有助于在嵌出性创新流程中的知识外向转移,促进知识的外部商业化应用;而创造能力不仅关系到知识库存量和未来增量,还关系到对潜在的创新参与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及组织在网络内的知识权力。Mario、Kafouros和Forsans(2012)认为,尽管知识的外部获取有助于改善知识库和知识能力,但这种改善通常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改造与整合外部知识往往存在诸多困难,由此会减缓创新进程。对此,Lichtenthaler和Lichtenthaler(2009)指出,必须维系甚至强化知识的内部创造途径,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同时,随着知识创造与应用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变化,有必要对原有知识能力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平衡发展各项知识能力,以最大化各项知识能力间的协同效应。

      (4)组织间关系。开放式创新是建立在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创造过程,因此,创新参与者间的关系及其治理尤为重要,而不同的开放式创新类型,创新企业与其他创新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尽一致。如何理顺创新成员之间关系,促进共享和共创,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予以阐述:Shazi、Gillespie和Steen(2015)强调了跨组织沟通和信任的必要性,并将信任解构为能力和善行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创新成员之间信任对创意形成和创意实施具有正向影响。Feller、Finnegan和Hayes(2009)认为,有必要在组织间关系中注入某种规范性制度安排,建立一种有效创新治理机制,并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来解决众多方案解决者的努力程度问题,获取更多的创意和更好的解决方案。然而,Han、Wonseok、Im(2012)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创新成员是自愿加入和自由退出开放式创新联盟的,并且,创新组织结构是松散的网络式或矩阵式的,因此,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将变得既不可能也不必要。Du、Leten和Vanhaverbeke(2014)将开放式创新项目中的伙伴关系分成基于学科的和基于市场的两种类型,他们认为,基于市场的伙伴关系需要正式的项目管理流程,而基于学科的伙伴关系需要比较松散的管理方式。

      3 研究评述

      在Chesbrough(2003)的开放式创新模型中,组织边界不再如封闭式创新一样完全封闭,组织内外创新资源可以选择性地流入或流出,创新活动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更多的依赖跨组合合作模式,创新的产品亦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市场。因此,本文认为,开放式创新可以解构为三个维度:即开放、合作与创新。基于上述三个维度,本文可以构建一个整合性的开放式创新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一个整合性的开放式创新模型

      首先,就开放而言,它是开放式创新的首要前提,其核心是开放度的选择及其动态平衡问题。尽管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例如Laursen和Salter(2006)从静态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是,他们既没有明确不同企业面对不同的合作对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开放度水平,也没有说明如何随着创新战略的推进来实时调整开放度等。在学者们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认为,开放度包括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广度是指开放领域的范畴,而深度是指某一领域开放的程度。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资源或流程开放?选择性揭示的途径和模式怎样?具体揭示到什么程度?等等。开放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开放资源或流程的特性,还会受到创新战略、组织文化等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创新伙伴类别、组织与创新伙伴之间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具体创新项目,参考组织内外创新环境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开放程度,并以创新绩效为落脚点,动态地调整开放度,使之持续性地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其次,就跨组织合作而言,它是创新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具体内容包括:合作的范围,即与谁合作?是供应商、顾客、协作性竞争者还是科技中介?合作的方式怎样?是松散的还是紧密的?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是基于项目的合作还是全面合作?等等。正是由于组织内外各种侵蚀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更多的创新组织而言,它们通常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创新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只有相互开放内部创新流程,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才能突破封闭式创新所面临的资源、能力、成本与风险等方面的瓶颈和障碍,才能够解决高度的资产专用性问题,内化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利用互补性创新资源,促进跨组织学习,以弥补技术资源的不足和应对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各自取得所期望的战略的或经济的收益。

      最后,就创新而言,开放与合作仅仅是途径和手段,而有效创新才是目的,它是一种多面的和多层次的构念,合作创新更是如此,其具体内容包括:合作创新的类型是什么?是基于技术的、知识的、产品的?还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合作创新的途径是什么?是创新社群、联盟、用户社区还是创新竞赛模式?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由于有用的创新资源是广泛散布的,并且,创新资源的组织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为创新资源的跨组织优化配置提供了便利,创新参与者通过相互开放内部创新流程,以及频繁的、反复的交互作用,在获取外部创新资源同时,保持其外部分散性,以促进创新资源的跨组织流动和共享,并借助知识能力等要素,实现碎片化、局部性、异质性知识和创意等创新资源的聚集、融合与重构,从而形成创新产出。因此,本文认为,开放式创新更倾向于是一种资源的整合性创新,其实质就是创新资源能够比较自由地跨组织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了创新的效率和效果。

      由于开放式创新能够解释封闭式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克服封闭式创新所面临的诸多瓶颈,使企业从这种创新模式的实践中获益,因此,开放式创新逐渐演变为一种持续性的潮流和趋势,并成为诸多企业的创新主导范式。而如何推进实施开放式创新,也就成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重点。目前来看,尽管学者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具体的探索性研究,但却普遍缺乏一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创新企业应在妥善处理开放、合作与创新三个维度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的、系统的方法比以往采取的单一的、静态的策略更能有效地应对开放式创新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第一,在创新组织内部。正如Chesbrough(2003)在其漏斗模型中分析的那样,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与商业化的各阶段,开放式创新均表现出与封闭式创新不同的特性。因此,这种创新战略调整不仅意味着组织能力需要转型,强化组织的搜寻、识别、链接与合作创造能力,吸引有潜力的创新合作伙伴,增强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感召力和话语权,而组织文化也必然向开放、包容、合作等方向转变,进而使之与开放式创新战略保持一致,以适应这种创新战略转型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内部创新是外部创新的基础和有益补充,外部创新并不能完全替代内部创新活动,这就意味着,开放通常是有限的和选择性的,在组织内部,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这两种模式是并存的,因此,组织需要建立二元型职能结构,或者在一元化结构框架内,通过组织职能的二元化来同时推进两种创新战略。这样一来,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创新管理领导机构,以协调这两种既互补又竞争的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并随着开放度的演化,动态地平衡两种类型组织职能、相应部门以及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回避和化解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第二,在创新组织之间。在关系强度方面,强纽带有熟知的、重复性以及可信任的关系特征,它是不确定性情形下的重要竞争手段,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转移、共享和保护,尽管这种连接方式通常有助于技术的开发,但与创新伙伴建立过多的强纽带关系会降低(突破性)创新的速度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通过撬动外围弱纽带来增加非冗余契约,扩展网络多样性,从而有效解决过度嵌入和创新乏力等问题,尤其是有助于增强新技术探索的能力。因此,需要不断吸纳有潜力的创新伙伴,剔除冗余的伙伴关系,优化网络成员结构、网络知识结构和网络关系结构,保持创新成员的数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动态平衡,保持或提升创新群体的创新能力与活力。在关系属性方面,创新成员之间主要是一种基于信任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创新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交互式的跨组织沟通机制,尤其是利用新技术的便利,拓展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加强组织间的实际合作,借此不断增进成员互信,促进有用知识的跨组织析出、流动和共享。而在关系治理方面,有必要创建跨组织的关系治理机制,以协调组织间关系,解决由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三,在具体知识流程方面。创新的实质是新知识的创造或知识应用方式的变革,与传统创新模式相比,开放式创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创造或应用的方式。鉴于知识频繁的跨边界流动,以及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途径的多样化,因此,组织经常会面临着知识创造方面的“创造或购买”、知识应用方面的“保留或售卖”、知识交流方面的“共享或保护”等现实困境。对此,有必要改变过去的“或者—或者”决策方式,而采用整合性创新管理方法,来平衡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内部创造与外部创造之间、内部应用与外部应用之间的关系,并随着创新战略、内外创新环境的转型或变革,维系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一来,组织必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对不同的知识进行重新归类、补充、剔除与整合,优化组织知识库的结构,促进知识的跨组织整合与分散平衡。同时,对现有的知识能力体系予以重构,保持知识能力与创新流程类型的一致性,组织知识能力之间以及跨组织知识能力(例如知识释放方的解吸能力与知识获取方的吸收能力)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同增效。

      4 未来研究展望

      11年来,学者们对开放式创新研究投入极大的热情,3个检索数据库中相应的期刊文章逐年显著增加,随着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一些基本问题得以进一步明晰,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对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已经由原来的企业层次逐渐拓展到产业层次、项目层次乃至组织内的个人层次,由“OI是什么和为什么OI”逐渐转移到“如何实施IO”上来,并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交相辉映、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态势。

      回想开放式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即“并非所有的聪明人都为你工作”,而对创新有用的知识、创意等亦非完全被组织所控制,这也反映了其他组织的创新处境。从资源视角来看,创新资源的广泛散布性使得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独自担当创新的角色,它们必须相互开放内部创新流程,加强合作,以解决共同面临的创新难题,这种创新模式的改变使得创新要素重新经历了分散—聚集—整合的过程,只是,创新的主体由个体组织转变为网络化组织。

      这样一来,组织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或者如何组织这些能力,才能实现对这种网络化创新范式的最佳利用,逐渐成为开放式创新研究的一个重点。对此,部分学者分析了开放式创新和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关系。但是,他们关注的仅是组织的一般性能力,忽视了开放式创新所引发的组织基础的变化。这种新型创新范式是建构在组织网络化关系基础之上的,它意味着跨组织关系的广泛应用,即使是最有能力的R&D组织,也必须与外部组织建立联系,识别、连接与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并将其作为创新的核心过程和有效途径。这样一来,传统的组织能力失去原有的效力,组织更需要一种网络化的能力,即“组织网络能力”,以便撬动、管理和利用各种跨组织关系,在保持创新组织个体的差异性、组织间的包容性和创新目标统一性基础上,促进创新资源在创新参与者之间的共享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式创新”和“组织网络能力”不仅在组织基础、组织目标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而且在研究上也互为提供了一个更具价值的方向和平台,因此,有必要将组织网络能力与开放式创新联结起来,从网络导向的组织能力视角探讨开放式创新的有效性问题。

      同时,在创新成员的相互开放与交互作用过程中,组织间各种界面关系变得异常复杂。而如何协调与创新成员之间、知识能力之间、异质知识之间的界面关系,以回避与化解各种现有和潜在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对“共同创造与应用”的有效治理,也成为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个焦点。即开放式创新下的创新界面有哪些新特性与管理难题?创新界面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如何?组织间关系界面、能力界面、知识界面等之间是怎样的联系机制?如何协调各种复杂关系、创建和管理创新界面,才能实现对这种新型创新范式的最佳应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去探究。

      另外,鉴于开放式创新是一种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创造过程,因此,无论是知识、技术,抑或价值的共同创造,其实现机理如何?创造成果如何在创新参与者之间分享?亦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标签:;  ;  ;  ;  

国外开放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回顾与展望_开放式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