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行为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教师论文,角色定位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新课标多次出现“体验”一词,“体验”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尝试进行体验教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了不当的角色,导致教学行为的失当,影响了体验教学的效果。为了使体验教学能有效进行,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体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的角色定位反映了教师教学的基本理念,并直接影响和决定其教学行为,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这里有必要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
笔者认为,体验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和想象等对言语艺术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情感的亲历、感受和领悟。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投入和亲自感悟,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这对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挑战。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那么,在体验教学中,教师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在体验教学实施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了一个“旁观者”:整堂课都是学生在“哇啦哇啦”读书,热热闹闹讨论,自己则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标性,实际效益太低,这是一种不当的角色定位。实际上,体验教学尽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亲自感悟,但也决不能离开教师的组织。在体验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调控教学节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很有价值的生成内容可灵活处理);教师要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教师尤其要把握好体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的体验定向。因为文本有许多的空白点,不是一次就能彻底理解的,有些需要待学生有了那些方面的生活体验后,才能理解。所以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体验教学的目标。如《散步》这篇文章,在体验感悟时,我们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中年人肩上的责任”,因为他们还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是不能体验到这点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体验课文中通过形象和细节渗透着的浓浓亲情。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促进者。体验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或创设情境激发,或调动,或补充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文语言产生联系,促成体验生成。另外,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和人生阅历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他们的体验难免肤浅、片面。在课文读解中,学生可能注意到作品的故事而忽略了结构,可能注意到语言而忽略了意象,可能注意到词语的本义而忽略了引申义,可能注意到表层意义而忽略了深层意义,等等。教师要针对这些情况,深入地剖析作品,促进学生体验的深入。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去体验,自己则处于“无为”的境地,我们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想方设法或促进体验的生成,或促进体验的深入。
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平等的对话者。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是对话者之一,他与学生一起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及分享创造成果。尽管教师在社会阅历、文化水准、知识底蕴和审美水平方面等高于学生,但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教师的体验感悟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欣赏角度不同,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也会存在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谓此。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创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让他们交流,同时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而且要真诚地与他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但教师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体验感悟统一学生的体验感悟。这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每个人都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的体验,并在分享中丰富和升华自己的体验。
二、体验教学中教师的行为策略
教师的行为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基于以上对于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和平等的对话者的角色定位,为了使体验教学能有效进行,有必要对教师的行为策略作一定的研究。
首先,保证充分的阅读。
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需要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作品的内蕴,“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即谓此。“披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在新课改的冲击下,目前大部分教师也注意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因此,语文课堂上“不闻读书声琅琅,只见习题似海洋”的现象有了改变,课堂上也能听到读书声了。但是,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师,就是不敢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去读,去体验,往往是粗粗地让学生读了一遍,甚至一遍还没读完,就让学生谈自己读文的体验感悟,结果自然是大部分学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最终还是以几个尖子生的感悟或教师的体验感悟告终。因此,体验教学便只能是教师和那些悟性较高的学生的舞台,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做“看客”,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切忌过多地讲解分析,而要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品味,让他们在反复的阅读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从而在看似“无为”中体现教师的“有为”。
其次,营造体验的情境。
我们知道,体验以情感活动为显著特征和核心,据心理学观点,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人进入某一实际情境,或接触虚拟情境,甚至在头脑中想象情境,都能激起某种体验。因此,在体验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教师也要注意创设情境。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很大,力气很足,情感不到位。于是,于老师幽默地启发:“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一点。”说完,朝他做了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激发下,这位学生如亲历其境,有了真切体验,再读时,他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在体验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境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教师或学生的语言描述和表演等。
再次,补充相关的经验。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适合于学习新知的观念时,有效的认知活动才能产生。体验的生成也是如此。其实,上面我们所说的情境激发下生成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外界诱因(声、乐感染等),借助学生自身的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一种体验。但是,学生如果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这些体验就无法产生。因此,当学生对课文表达的“意”不熟悉时,我们教师就要补充相关的经验,以便使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产生相应的体验。这里的经验包括相关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比如,学习《核舟记》这篇课文,此文重点之一是体验古代劳动人民在核桃上刻小舟的高超技艺。对于在核桃上刻小舟的难度,可能很少有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因此,他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可能感悟也不会深。但是,如果我们在教此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绘用纸叠出核舟的模型,学生就会叠出半支粉笔大,不及粉笔直径高的核舟,然后再让他们在上面画五个人、八扇窗。通过这一实际操作,补充了相关经验,学生就会体验到,在这么小的核舟上画都难,更何况古人是用刀刻的呢?从而为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而折服。当然,补充相关的经验,我们不能每次都要到学习某篇课文时,才想起要补充。平时,我们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去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有滋有味的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敏于体验,善于体验,并且还要让他们把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以“体验日记”“感悟作文”等形式进行有意识的归纳和积累。这样,学生的人生体验丰富了,也就有利于体验教学的顺利进展了。
第四,开展引导性对话。
如前所述,学生由于缺乏人生和社会的阅历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他们对课文的体验感悟往往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有时甚至是偏激的或者是错误的。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应该开展引导性对话,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寻求共同的读解范式和公认的真理或意义”。如一位教师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当读到“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时,有学生提出盲婆婆若是先天失明就不可能“看到”小溪。这个问题是学生独特的体验,但也反映了学生认识上的局限。其实,这里的“看”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想象。因为,盲婆婆不管是先天失明还是后天失明,她都不可能随着歌声看到小溪流淌着清波的情景。如果是后天失明,她只是在回忆往日的情景;如果是先天失明,她则是在想象小溪流淌着清波的情景。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交流中,在思维碰撞中,逐步深化对“看”这个动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