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灾害及防范对策论文_周伟达

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灾害及防范对策论文_周伟达

广东诚实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4021

摘要: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检测出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以此来对地下水的状态进行评价,这对于建设工程的开展至关重要。但就当前情况来看,水文地质勘查意识薄弱、勘查技术方法落后,不仅会延长工程进度,更会降低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的危害以及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提出水文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以期加强工程勘察工作质量,推动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灾害防范

1 水文地质危害及勘查问题

1.1 水文地质危害

水文地质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下水位下降。一般情况下,水位下降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未对岩土的性质进行了解,岩土的密度、软硬度都会引发水位下降,增加裂缝现象的发生,降低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其二,潜水位上升。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工业排放的污水、管道水的渗漏、湖泊水位上升等原因,都会使潜水位上升。由于岩土具有不稳定性,只要潜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就会破坏岩土的结构,大大的降低岩土的强度,给项目工程的安全带来了威胁。其三,地下水位波动。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对水文地质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危害。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的变换、水库水量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首先会增加岩土的密度,其次加快材料的腐蚀度,减少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后使岩土表面发生变形,只要达到一定的时间,就会造成地裂现象,使项目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1.2 地质勘查问题

就当前地质勘查工作而言仍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具体如下:其一,对地质勘查工作不够重视,将其流于形式。同时由于施工工作具有时间较久、周期较长等特征,使勘查人员并未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项目工程的安全性。其二,勘查技术较为落后。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展开之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并选择最合适的勘查技术,以及最符合实际的勘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勘查技术却相对比较落后,增加勘查工作的任务量时,降低了勘查工作的效率。其三,水文分析水平较低。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解,还需要勘查水文的特征,降低水文地质对项目工程的影响。在一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较低,对水文分析能力较差,无法真实的反映出水文的具体情况,严重影响了勘查工作的质量。

2 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

2.1 提高重视、加大监理力度

为了能制定出有效的水文地质灾害治理对策,需要勘查人员对水文地质勘查引起重视,并将这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勘查工作时,应该在严格遵守规定的前提下,再进入到施工现场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有助于全面了解水文地质情况。除此以外,在日常的工作中,勘查人员应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优化勘查工作的流程,并记录勘查的方式和渠道,为日后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保障。就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勘查人员的自身素质,开展相应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培训,可以在培养勘查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好的解决勘查中所存在的问题。地质勘查工作对勘查人员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从工程的性质来看,它属于技术类型工作,为了保证勘查工作的效率,需要勘查人员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先进的技术水平。

对于项目工程而言,在施工工作开展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格外重要。从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来看,不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还对勘查人员有着专业化的高要求。在我国,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的规章制度、应对策略也在逐渐的完善中,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使勘查工作更具有严谨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对策略,主要包含了多方面的细节,如在对勘查结果进行评价时,能够制定出完善的应对对策,就可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整体水平,规范勘查工作的流程,为勘查工作提供主要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多的勘查人员对规章制度都不够了解,只依靠自身工作经验就开展实际的勘查工作,这不仅影响了勘查工作的结果,还降低了项目的安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勘查人员应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相应的工作,全方面的了解水文地质,提高勘查效率的同时,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保障水位高度正常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潜水位置发生不稳定现象,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延长施工的整体进度。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地下水位的变化,加大对水管道的管理和控制,一旦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管道漏水问题,就应该立即进行修复。与此同时,严格的监管地下水下降数据,尤其在抽取地下水时,如果勘查人员出现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加大这部分人员的批评教育力度,从根本上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除此以外,对岩土的性质进行研究也十分重要,岩土的性质与地质勘查工作有着一定的关联,加大对岩土性质的深层次研究,也就提高了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在对岩土性质进行研究时,应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最为准确的数据,保证地下水的数据更具有真实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岩土性质对工程质量也有影响,松软的岩土会降低工程的质量,如果不能对岩土性质引起重视,就无法保证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

2.4 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时,应该对地下水的存储量、流动程度进行调查,以此保证项目工程不受水文地质影响。一般情况下,对地下水调查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方向,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案。第二,充分了解地下水的含义、类型,进一步明确地下水的位置及变化规律。只有这样的调查方式,才能够勘查到最真实的地下水资料。除此以外,应该根据勘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判断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为了控制基坑的下挖深度,可以先对现场进行调查,再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地下水的深度,避免地下水突涌现象的发生。

2.5 优化地质勘查技术

技术的改革可以加快企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而在工程勘察中如果对技术进行改革,就会使勘查结果具有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勘查工作技术的改革具体如下:首先,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勘查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以及先进的思想意识。其次,积极学习先进的勘查技术,传统的勘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勘查工作的需求,为了能够加快勘查工作的发展,就需引进国外先进的勘查设备,提高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整体水平。再次,做好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增加项目工程的抗病害能力,进而提高项目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地下水位上升会给项目带来灾害,应该立即进行管道的修复,以此减少项目的经济损失。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到,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勘查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出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而绘制施工图纸。其二,通过勘查能了解水文、地貌等情况,加深对地质环境的熟悉,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保障。其三,由于受到了地下水的冲击,会使工程出现沉降、渗漏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可以有效的发现危险隐患,减少结构危害。总而言之,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于建设工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必须要重视水文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治理。

参考文献:

[1]陈浩然.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现状及勘察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1):129-130.

[2]陈治安,舒黔,冯丽先,张业果.边坡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04):27-29.

[3]贺邵生.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评价的分析关键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68-69+73.

[4]袁海萍,赵月耀.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基本认识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2):110-111.

论文作者:周伟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灾害及防范对策论文_周伟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