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暂留区热舒适性参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致嘉[1](2020)在《邮轮餐厅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邮轮餐厅是邮轮中的一个重要区域,是游客日常用餐活动公共场所。相较于陆地餐厅,邮轮餐厅空间高度较低,空气流通性弱,空间热源复杂,人员密度大且活动频繁,导致目前邮轮餐厅出现了热环境复杂,空间温度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出现。本文以某邮轮项目中80m2规模的邮轮餐厅为研究对象,基于AIRPAK软件,通过分析餐厅类型并确定以中式餐厅、西式餐厅以及火锅餐厅作为邮轮餐厅热环境研究的重点。根据邮轮和相关船舶内部区域设计原则,建立了四人桌布局和双人、六人桌搭配布局的餐厅模型。以顶送风、下送风及双侧送风三种常用气流组织形式对邮轮餐厅夏季工况下满员用餐热环境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温度场、速度场以人体舒适性参数PMV-PPD发现,顶送风相比其他两种送风方式在温度均匀性、速度合理性以及人体舒适性方面更适合于邮轮餐厅。通过比较四种不同送风速度得到夏季工况下最优送风速度;而在比较三种不同送风温度时得出送风温度为21℃时人体热舒适性最佳。通过比较不同餐厅布局形式下热环境,得出当以四人餐桌分散布置时,更易于餐桌附近散热,但相比双人、六人餐桌布局却会产生较大的吹风感,使人体舒适性下降。通过对不同餐厅饮食造成的热环境分析,发现随着餐桌热量增大,桌面附近热空气会使人体热舒适性降低,而西餐厅餐桌表面产生湿量少,低速送风无法带走其表面热量和湿量。对特色火锅餐厅热环境分析时发现,火锅餐厅热湿量大,对餐厅热环境污染严重,中西餐厅形式的风量无法满足散热散湿,送风方面需要局部送风方式的配合。
石金枝[2](2020)在《南京地铁车厢夏季工况热环境调查与乘员热舒适性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铁正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作为乘客的集散地,地铁车厢空间相对封闭,人员群集系数高,车厢内的热环境和热舒适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夏季南京地铁车厢内的热环境及乘员的热舒适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与热环境现场测量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地铁车厢的热舒适模型,并引入基于人体生理学的二节点模型预测了人体体温的动态调节过程,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热环境现场测量方法,调研地铁车厢内的空气温度、黑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压力等的情况,并且了解不同线路以及整体地铁车厢内的热环境状况,分析地铁车厢内乘客的热舒适反映情况。(2)利用Origin软件对地铁车厢内的热湿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统计乘客对地铁车厢内的热湿环境的主观投票,讨论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与人体热舒适的关系。(3)对常见的关于热舒适的评价模型进行广泛的搜集和整理,并对搜集到的热舒适模型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现有热舒适模型在形式上的规律。将实测和调研的数据与现有热舒适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它们对地铁车厢环境的适应性,分析地铁环境热舒适性模型重新建模的必要性。(4)总结热舒适模型建模的修正准则,根据建模修正准则并结合现有热舒适模型适应性分析结论,确定热舒适模型的待定形式,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编程实现各种影响因素的排列组合,得出新的、精度更高的、公式结构更简单的适用于夏季南京地铁车厢内的热舒适模型。(5)探讨了南京地铁车厢内个体乘员在瞬态下的热反应。采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单元内对人体皮肤温度tsk和核心温度tcr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进行差分离散,利用软件编程迭代得到了其数值解。最后,分析了人体特征与车厢热环境参数随时间变化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本文研究可以为相近领域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曹佳[3](2019)在《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普遍以地铁作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各一线城市地铁建设项目蓬勃开展,但其中设计师对城市地铁出入口的关注度较低,在针对气候方面的设计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尤其在寒冷地区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针对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对寒冷地区城市地铁出入口展开研究。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与本课题现状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北京、天津、青岛等寒冷地区已建成的地铁出入口进行了实地调研,对部分出入口进行观察与实测。面向不同群体,从地铁出入口对气候的适应情况和使用的舒适情况等内容入手,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了乘客的行为规律和需求,通过图示化的语言对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手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的构成要素、功能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同时汇集了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的现状问题,归纳并提出了舒适性、高效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其次,分析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的外部形态,针对朝向的变化对地铁出入口风环境的影响,总结出适宜寒冷气候的地铁出入口朝向范围;根据三种平面形状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总结出转折的空间可以削弱冷风、提高出入口环境的稳定性;最后从各个界面详细分析,提出适应寒冷气候的有效设计方案。由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地铁出入口外部形态的设计策略。最后,从地铁出入口的内部空间设计入手,以提高寒冷地区乘客出行的舒适与高效为目的,对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的通道长度、转折次数及站厅深度进行数据化模拟,得出使地铁出入口的内部环境更加平稳舒适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理论的研究,并跨学科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出适应寒冷气候的地铁出入口设计方法,丰富寒冷地区交通建筑的设计理论。
李云飞[4](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环境问题日趋成为约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筑采暖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领域之一。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由于绿色环保、舒适性高等优点在建筑采暖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建筑采暖中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多采用埋管式湿式施工,热媒介多以热水或电为主,国内外对其舒适性、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采暖方式。本文基于传统的低温辐射采暖系统的优点,对采暖系统进行改进和分析,提出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新式采暖结构。介绍了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通过建立陶板辐射传热热阻节点模型,并分析其传热过程;建立板层传热控制方程和地板上、下表面热平衡方程,分析夹层空气和室内空气流动模型及其传热理论模型;并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陶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空气槽对陶板表面温度的影响,不同空气槽形状,空气槽距离陶板板面距离;分析装配式陶板地暖施工过程中空气夹层对热流量的影响,以及施工材料的选取对热流量的影响;此外,研究了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槽形状对板层结构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空气槽形状对陶板表面温度分布和流过陶板的热流量较大影响,且方形空气槽的效果最好,其温度在板面的分布范围为28.85℃29.63℃,流过板面热流量10.47W。2)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的改变会引起板层结构温度场的变化,其数值越小,温度在陶板表面的分布波动越大,相应的会阻碍热量向上传递,引起温度波动的距离临界值约4mm,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大于4mm时,温度波动不明显。3)不同的支架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温度沿板层结构下表面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常见的支架层材料中无机保温砂浆温度曲线最低点的温度最低,约29.42℃。考虑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是空气夹层、支架层材料交错布置,所以建议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作为支架层材料。4)不同保温层材料在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基本重合,常见的保温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其影响层度远小于支架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的影响。5)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的房间其室内状态稳定后,室内空气流速范围00.21m/s,远小于国家标准给出的推荐值0.3m/s。室内空气温度由地面随着房间高度递减,在地面周围处温度最高,范围约为29℃30℃;人体中心处温度场数值范围24.05℃27.06℃,符合热舒适条件中室内空气温度要求;人体头部与脚底之间垂直空气温度差值约1.65℃2.97℃,符合局部热舒适度中垂直空气温差要求;地面温度值范围25.37℃27.03℃,符合冷热地板等要求。人体常驻区底部发热电缆间距对供暖室内温度场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对供暖房间垂直高度方向的流速大小没有影响。综上所述,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形式是比较舒适的。
李宗昆[5](2019)在《基于人体热光舒适的沈阳地区过渡空间建筑节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新建住宅面积每年20亿平方米,其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7%。室内外过渡空间作为连接建筑内部和室外环境的“桥梁”其能源消耗也十分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和舒适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人们通常的思想观念中,想要舒适的生活环境,就要增加建筑能耗,或者想要减少能耗就需要降低环境的舒适度,建筑节能和舒适度两者相互制约着各领域的发展,解决其问题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把控好人类生活舒适度和建筑节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如何给人们营造舒适健康、绿色节能的室内外过渡空间环境,本文主要采用了人体舒适度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调查以及Design builder数值模拟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本课题:(1)探讨不同温度、照度状态下人体热-光舒适的规律。2017年冬季以20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为受试人群,分别选取不同供能方式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开展人体热-光舒适的实验研究,通过生理参数测试和主观感觉调查,探讨了白天和晚上人们从“寒冷-中性-寒冷”的环境变化状态时,人的心率、皮肤温度和主观感觉投票的变化规律。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的过渡空间环境舒适的温度和照度参数为14.19℃ 和 125lux。(2)对室内外过渡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引入太阳能,运用Design builder软件在达到人体热-光舒适状况下,探究不同因素对过渡空间能耗的影响关系,模拟过渡空间改造前后工况能耗分析。在满足人体热-光舒适的状态下探究朝向、窗墙比以及供能方式的影响,减小围护结构散热量,进行不同热-光贡献度模拟分析,探究不同热光贡献度工况下,室内外过渡空间的建筑能耗的大小,以确定不同室内外过渡空间设计策略。(3)提出满足人体热-光舒适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建筑节能优化策略。室内外过渡空间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功能建筑,但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桥梁”。对于既有的室内外过渡空间提出合理的优化改造,而对于在规划中的建筑提出合理的设计策略,既改善了过渡空间的环境,也能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因此,基于人体热—光舒适的严寒地区过渡空间建筑节能优化研究,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降低建筑过渡空间能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节能减排具有指导作用。
赵丽华[6](2013)在《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节约能源的重视,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入口空间作为室内外环境的联系空间,其对室内热环境、建筑能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如何营造良好热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严寒地区城市哈尔滨为例,采用现场测试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建筑入口空间的平面布局、空间形式和围护结构等被动式设计方面来研究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本文根据哈尔滨的气候特点,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学院两个建筑的入口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热环境现场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寻建筑入口空间的热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其次,在测试结果基础上,从建筑入口空间概念出发,分析其空间构成要素并对其进行空间分类,并针对建筑入口空间特点,分析了其热环境特性及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对测试方案采用AIRPAK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在室内温度场模拟方面的可行性,进而运用此软件采用控制单因素变量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工况的建筑入口空间进行热环境模拟研究,从入口空间朝向及位置、平面形式、围护结构等被动式设计方面提出相应设计策略,在改善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等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综合运用了测试、分析、模拟和对比等方法,从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二者相结合的角度来考虑热环境问题,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图示和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入口空间的热环境设计策略,旨在为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的设计提供定性或定量的依据。
廖建科[7](2013)在《温度突变的动态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设计与营造力求室内温度稳定在人体热舒适区内。这种空调策略不仅会逐渐削弱人体长期进化以来具有的热适应本能,也造成了建筑能耗的日益增长。另外,人为创造的冬暖夏凉的室内空调环境也带来了一个与人体健康、舒适密切相关的问题:室内空调环境与室外自然环境存在大温差,大幅度的温度突变会对人体健康与热舒适形成强烈的冲击。与稳态环境相比,温度突变的动态热环境体现了人体的热适应和热调节生理特点,因此,将动态环境与稳态环境下的热舒适进行对比分析,充分了解和认识温度突变环境下人体的特殊热反应特征,将有助于探索温度突变环境下的各种建筑过渡空间的空调调控策略,同时对丰富和发展动态热舒适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2年夏、冬季节以20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为受试人群,在人工气候室营造不同的温度突变环境开展人体热舒适的实验研究,冬、夏季分别选取三个不同突变温差的突变环境,分析了不同突变条件下人体皮肤温度和主观热感觉的变化规律。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突变环境下,人体对于冷、热刺激的响应程度不同,表现为对冷刺激更敏感,对热刺激较迟钝;在冷、热刺激作用下发现偏热环境下人体最为敏感的部位大致为头部、背部、胸口,而偏冷环境下为头部、大腿、小腿、手四个部位。从冬、夏季人体敏感部位出发,我们可以针对以上几个部位采取工位空调的方式改善人体热舒适。在研究人体皮肤温度与热感觉关系时发现,稳态环境下,皮肤温度可以较好的预测热感觉,突变环境下,人体皮肤温度受热经历的影响与热感觉关系比较离散,不能用来预测人体热感觉,此时,用空气温度来预测热感觉比皮肤温度来确定更为准确。温度突变瞬间,皮肤温度变化率对人体热感觉影响较大,突变瞬间过后皮肤温度变化和皮肤温度变化率对热感觉影响不大。在分析温度突变的动态环境下人体特殊热反应时发现,人体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呈动态变化,心理反应较生理反应更加迅速。另外,突变前的热经历对突变后人体热感觉、皮肤温度、热中性温度、热冲击可接受度以及热舒适状态均有显着的影响。夏季降温突变会给人带来“冷效应”的作用,人体热感觉出现显着的“超越”现象,随着突变温差的增大,“冷效应”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基于此建立了热—中性环境过渡的热感觉回归模型。暂留区作为人员短暂停留的场所,夏季人们在进出该场所无法避免由于温度突变造成的冷、热冲击。本文基于温度突变实验研究中获得的人体热反应特征,从降低能耗、满足人体热舒适、降低热冲击对人体的影响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夏季暂留区(过渡区间)的动态空调调控策略与建议。
闫海燕[8](2013)在《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文中认为适应性是人体热舒适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气候、建筑环境对热舒适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对波动环境比稳态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其感觉舒适的环境区间远远大于稳态空调房间。然而基于传统的稳态热环境设计理论把人们的舒适温度限定在较为狭窄的范围,忽视了千百年来人体生理在气候波动影响下自然形成的调节适应能力。此外,现有热适应模型将室内舒适温度完全归结于室外温度的影响,忽略了室外其他要素如湿度、太阳辐射、风速等对热舒适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国多样化的气候特征,依据环境心理学、建筑气候学和人体热舒适的气候适应原理,在我国干冷干热等七个不同地域气候进行了大样本调查。通过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显着性检验、Probit概率模型、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等,定量研究人体行为调节和主观反应与室内外气候的作用关系,探讨不同气候热湿特性对人体热适应的调节机理,建立预测人体中性温度的气候适应模型,提出合理的室内舒适温度边界条件的计算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人体生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热适应和热舒适、气候和热舒适关系的分析。分析结果明确了气候、建筑和适应时间是影响适应性热舒适的主要因素,环境刺激的强度、波动程度和持续时间决定着人体热适应的水平;通过热适应的内在机制建立了较完善的热舒适气候适应机理。(2)建立了包含我国典型地域气候特征的热舒适现场研究原始数据库,统计得到不同气候区建筑围护结构、室内外主要环境参数、人体主观问卷的地域分布特征,阐明了服装、开窗及热感觉等的分布规律以及随地域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趋势。(3)研究采用现场实测、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与中性温度密切相关的室外温度的时间尺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人体中性温度和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的关系,确定了温度和水汽压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最主要的两个环境参数,建立了不同地域气候下中性温度和室外温度、水汽压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使中性温度的预测模型更加精确化。阐明了基于我国地域气候的中性温度的季节、地域和运行模式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冬夏典型气候特征与热适应的相互关系。(4)对国内外气候适应模型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当某一地区的主导气候特征与形成中性温度预测模型的气候特征越接近,预测精度越高。在气候适应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该地域气候可接受温度与中性温度的偏移量来确定大多数人可接受温度的上下限,并对冬季和夏季可接受温度的上下边界进行限定,从而确定不同地域气候人们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建立舒适温度的边界条件计算方法。本课题基于我国地域气候所建立的热舒适气候适应理论和模型,为准确预测实际建筑环境的室内热舒适计算参数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为编制和修订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供理论准备。
李初兰[9](2011)在《中央空调系统测试诊断与节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大型公共建筑的飞速发展,其运行阶段高耗能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类建筑通常因其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以及能耗设备等方面的特点,导致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对象。如何提高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运行水平,大力推广节能改造已成为建设部门面临的重要工作。有调查显示,通常大型公共建筑50%以上的电能用于空调系统,仅从加强制冷系统和冷冻水系统的优化运行进行调整,节能率就高达23.7%。因此,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首先,本文从中央空调系统形成的各个阶段节能角度出发,分析了空调系统从方案设计阶段、安装与验收阶段到后期运行的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节能潜力。然后,对常见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节能诊断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讨,总结得到冷源系统、水系统、风系统等传统的设备能效评价方法与指标,同时,分析了集中空调系统中基本的测试内容与常用的实现方法。其次,在以往节能诊断与改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提出一个统筹考虑末端动态冷负荷的实际需求和冷站的实际供冷量的概念,即动态负荷匹配比M。根据动态负荷匹配比M的定义为其值划分了不同区域,再针对M值不同区域进行空调系统节能诊断的研究,分析不同区域空调系统节能诊断的出发点以及节能潜力。最后,结合工程实际——重庆江北火车站中央空调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节能诊断的实践。首先通过计算判断该空调系统的动态负荷匹配属于负匹配的区间,采用相对应的节能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传统节能改造方法与措施,对其依次进行了初步诊断和具体的节能诊断分析。作者在江北火车站中央空调系统开启的情况下测试了以下参数:各空调区域内的温湿度及热舒适情况;机组冷冻水、冷却水进出口水温;机组冷冻、冷却水流量;冷却泵、冷冻泵流量及前后压力、制冷主机与水泵运行功率、室外温湿度。通过现场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调查,得出了相关诊断结果,并为重庆江北火车客运站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刘婧[10](2011)在《夏季长沙室外热舒适调查及研究》文中指出以往的热舒适研究多集中在人们长期停留的室内空间,然而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选择到室外进行锻炼、娱乐、交流的时间日益增多,室外空间成为了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舒适的室外热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在室内的停留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降低室内的空调和照明能耗。要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外热环境,首先必须了解热舒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然后才能针对室外热舒适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措施。室外自然环境是非稳态的,环境参数的变化和人体热适应性与室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室内热舒适的评价指标、模型和标准不一定适用于室外。另外,不同地域、气候、文化、习俗等差异对热舒适也存在影响,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因此,在国内进行室外热舒适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于2010年夏季,对湖南长沙地区的广场、公园、住宅小区和商业街进行了热舒适调查。调查采用环境参数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获得515份样本数据。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了室外热环境的相关参数和被调查人群的感觉评价,并通过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人体的热感觉、湿感觉和期望评价模型。然后分析了受试者的适应性行为,推导出了舒适温度随室外平均气温的变化关系式,探讨了除温、湿度外其他因素对热舒适的影响。最后结合人体热舒适的要求,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室外热环境的措施。测试期间的室外平均气温(31.5℃)较高,相对湿度(65%)较大,由直接评价方式得到的人们对环境的不满意率(23%)超出了ASHRAE标准规定值(≤20%)。受试者的中性温度(29.2℃)和湿度(65%)比室内热舒适研究结果及标准的推荐值要高,可接受的温度范围(25.532.8℃)也更宽,说明室外的人们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期望温度(28.6℃)比中性温度低0.6℃,期望湿度(68.7%)与中性湿度接近,意味着夏季人们喜欢比中性稍凉的环境。室外气温每上升4℃,相应的舒适温度大约上升1℃,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期待风速变大、辐射减弱的愿望也更强烈。性别、停留时间和原有热状态对热舒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结论为室外热舒适设计参数的确定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暂留区热舒适性参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暂留区热舒适性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邮轮餐厅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船舶热环境研究分析 |
1.3.2 餐厅热环境研究分析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邮轮餐厅介绍及相关计算 |
2.1 邮轮餐厅介绍 |
2.1.1 邮轮餐厅分类介绍 |
2.1.2 邮轮餐厅区域划分 |
2.2 常用气流组织形式和风口类型介绍 |
2.2.1 气流组织形式介绍 |
2.2.2 风口类型介绍 |
2.3 邮轮餐厅负荷及风量计算 |
2.3.1 餐厅夏季冷负荷计算 |
2.3.2 餐厅冬季冷负荷计算 |
2.3.3 餐厅内部风量计算 |
2.3.4 餐厅新风量的确定原则 |
2.3.5 餐厅排风量确定原则 |
2.3.6 风口数量的确定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邮轮餐厅热环境数值模拟理论 |
3.1 CFD软件简介 |
3.2 邮轮餐厅物理模型简介 |
3.3 餐厅散热方式分析 |
3.4 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的建立 |
3.4.1 数值求解流动基本过程 |
3.4.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4.3 控制方程的建立 |
3.5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离散格式的选取 |
3.6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3.6.1 网格划分 |
3.6.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7 边界条件设置 |
3.8 本章小节 |
第4章 不同送风方式下餐厅热环境模拟研究 |
4.1 三种送风方式模型介绍 |
4.2 人体舒适性指标介绍 |
4.3 不同气流组织对热环境的影响 |
4.3.1 温度场分析 |
4.3.2 速度场分析 |
4.3.3 人体PMV-PPD值分析 |
4.4 不同送风速度对餐厅热环境的影响 |
4.4.1 温度场分析 |
4.4.2 速度场分析 |
4.4.3 人体PMV-PPD值分析 |
4.5 不同送风温度对热环境的影响 |
4.5.1 温度场分析 |
4.5.2 速度场分析 |
4.5.3 人体PMV-PPD值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邮轮不同类型餐厅热环境研究 |
5.1 不同餐厅布局下热环境分析 |
5.1.1 温度场分析 |
5.1.2 速度场分析 |
5.1.3 人体PMV-PPD值分析 |
5.2 邮轮中、西餐厅热环境分析 |
5.2.1 温度场分析 |
5.2.2 人体PMV-PPD值分析 |
5.3 邮轮特色火锅餐厅热环境分析 |
5.3.1 温度场分析 |
5.3.2 湿度场分析 |
5.3.3 人体PMV-PPD分析 |
5.4 气流组织方案改进 |
5.4.1 局部送风风量计算 |
5.4.2 中餐厅气流组织方案改进分析 |
5.4.3 特色火锅餐厅气流组织方案改进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南京地铁车厢夏季工况热环境调查与乘员热舒适性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地铁热舒适研究现状 |
1.3 研究焦点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研究焦点 |
1.3.2 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地铁车厢气候环境及人体热舒适理论 |
2.1 地铁车厢气候环境 |
2.1.1 地铁车厢温湿度环境 |
2.1.2 地铁车厢风速环境 |
2.1.3 地铁车厢其他环境 |
2.2 人体热舒适理论基础 |
2.2.1 人体稳态热舒适理论 |
2.2.2 人体动态热舒适理论 |
2.3 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 |
2.3.1 稳态热舒适评价指标 |
2.3.2 动态热舒适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京地铁车厢热环境参数及乘员热舒适性研究 |
3.1 实施方案 |
3.1.1 南京地铁概况 |
3.1.2 理论依据 |
3.1.3 技术路线 |
3.2 车厢热环境参数实测 |
3.2.1 测量仪器 |
3.2.2 测试方法 |
3.3 乘员热舒适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调查的内容 |
3.3.2 数据获取与整理 |
3.4 热环境与热舒适性关系分析 |
3.4.1 温度与热舒适性关系 |
3.4.2 湿度与热舒适性关系 |
3.4.3 风速与热舒适性关系 |
3.4.4 二氧化碳与热舒适性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乘员热舒适性预测模型研究 |
4.1 现有热舒适模型评价 |
4.1.1 现有热舒适模型分类 |
4.1.2 现有热舒适模型评价指标 |
4.1.3 现有热舒适模型评价结果 |
4.2 热舒适性模型建立方法 |
4.3 新模型对热舒适的适应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二节点模型的乘员动态热反应研究 |
5.1 二节点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人体代谢率M、冷颤增加的代谢率ΔM及人体做功W |
5.1.2 通过呼吸作用从核心流向周围环境的显热流C_(res)和潜热流E_(res) |
5.1.3 通过血液流动和导热从核心流向皮肤的热流H_(cs) |
5.1.4 人体与环境间的对流散热量C和辐射散热量R |
5.1.5 皮肤总蒸发散热量E_(sk) |
5.2 二节点模型的求解及验证 |
5.2.1 求解过程 |
5.2.2 结果验证 |
5.3 乘员在变参数下的动态热反应分析 |
5.3.1 初始皮肤温度和核心温度的影响 |
5.3.2 车厢热环境参数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地铁建设迅速发展 |
1.1.2 我国地铁的建设情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国内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基本解析 |
2.1 地铁出入口的构成要素 |
2.1.1 空间构成要素 |
2.1.2 实体构成要素 |
2.2 地铁出入口的功能特性分析 |
2.2.1 地铁出入口功能属性 |
2.2.2 地铁出入口形式属性 |
2.3 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影响因素 |
2.3.1 乘客出行规律因素 |
2.3.2 周边环境因素 |
2.3.3 气候条件因素 |
2.4 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问题分析 |
2.4.1 地铁出入口舒适性较差 |
2.4.2 地铁出入口热损失过大 |
2.4.3 地铁出入口应对气候的措施效能较差 |
2.5 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原则 |
2.5.1 舒适性原则 |
2.5.2 高效性原则 |
2.5.3 经济性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地铁出入口外部形态设计研究 |
3.1 朝向因素对地铁出入口的影响 |
3.2 适应气候的地铁出入口形态设计 |
3.2.1 舒适高效通行的地铁出入口形状 |
3.2.2 适应气候的地铁出入口体形设计 |
3.3 适应气候的地铁出入口外部界面设计 |
3.3.1 适寒应变的主界面 |
3.3.2 平滑找坡的顶界面 |
3.3.3 遮挡风雪的侧界面 |
3.3.4 弱化冷风的底界面 |
3.3.5 适寒向阳的开窗面积 |
3.4 本章小结 |
4 应对寒冷气候的地铁出入口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
4.1 寒冷气候影响下的地铁出入口地面空间设计研究 |
4.1.1 寒冷地区常规地铁出入口的环境分析 |
4.1.2 保温弱风的门斗设计 |
4.1.3 其他措施 |
4.2 适应气候的站厅深度对地铁出入口的影响研究 |
4.2.1 站厅深度为10m |
4.2.2 站厅深度为20m |
4.2.3 高效通行的地铁出入口站厅深度设计策略 |
4.3 适应气候的通道长度对地铁出入口的影响研究 |
4.3.1 通道长度为10m |
4.3.2 通道长度为20m |
4.3.3 舒适通行的地铁出入口通道长度设计策略 |
4.4 适应气候的通道转折次数对地铁出入口的影响研究 |
4.4.1 通道无转折 |
4.4.2 通道转折一次 |
4.4.3 通道转折两次 |
4.4.4 削减冷风的地铁出入口通道转折次数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辐射换热采暖系统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辐射采暖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2 辐射采暖系统板层结构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辐射采暖热环境及舒适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CFD数值模拟简介 |
1.4 本文研究目的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简介及热工分析 |
2.1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简介 |
2.1.1 预制式陶板 |
2.1.2 铝合金线架 |
2.1.3 定位支座 |
2.1.4 定位支架 |
2.2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板层结构 |
2.2.1 板层结构概述 |
2.2.2 板层结构传热过程分析 |
2.3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施工工艺 |
2.3.1 施工工艺流程 |
2.3.2 发热电缆铺设方式 |
2.4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结构数值模拟 |
3.1 装配式陶板地暖采暖系统结构数值模拟理论 |
3.1.1 CFD基本控制方程 |
3.1.2 计算区域与控制方程离散化 |
3.1.3 算法分析与收敛性判断标准 |
3.2 板层结构物理模型 |
3.3 板层结构数学模型 |
3.3.1 板层结构导热微分方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空气槽内流态的确定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板层结构数值模拟温度云图 |
3.4.2 不同形状的空气槽对陶板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 |
3.4.3 空气槽上表面与陶板表面距离对板层对流换热的影响 |
3.4.4 支架层材料的选择对板层结构失热量的影响 |
3.4.5 保温层材料对板层结构下表面温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采暖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
4.1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采暖房间的物理模型建立 |
4.2 采用装配式陶板地暖系统供暖房间数学模型建立 |
4.2.1 室内流体控制方程 |
4.2.2 辐射传热方程 |
4.2.3 边界条件 |
4.3 室内热环境分析 |
4.3.1 室内温度场分析 |
4.3.2 室内空气速度流场分析 |
4.3.3 发热电缆间距对室内流场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
附录 B:常用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 |
附录 C:大气压力(p=1.01325×10~5 p_a)下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 |
(5)基于人体热光舒适的沈阳地区过渡空间建筑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外过渡空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人体热-光舒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建筑节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人体热-光舒适理论特征研究 |
2.1 人体热舒适理论特征 |
2.1.1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
2.1.2 人体热舒适生理学基础 |
2.1.3 人体热感觉 |
2.1.4 过渡空间建筑热环境的设计要求 |
2.2 人体光舒适理论特征 |
2.2.1 核心概念的定义 |
2.2.2 影响人体光舒适的主要因素 |
2.2.3 自然采光对人的影响 |
2.2.4 建筑光环境的设计要求 |
2.3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
2.3.1 人体体温调节 |
2.3.2 人体热平衡 |
2.3.3 人体蓄热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2.3.4 光对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过渡空间人体的热-光舒适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及方法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场所及测试仪器 |
3.2.1 实验场所 |
3.2.2 实验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测点布置 |
3.3 受试者信息 |
3.4 实验流程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环境参数 |
3.5.2 生理反应 |
3.5.3 主观热反应 |
3.5.4 人体蓄热与热适应性对热感觉的影响 |
3.5.5 热舒适与温度突变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满足人体热-光舒适的建筑能耗分析 |
4.1 人体热舒适的建筑能耗分析 |
4.1.1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计 |
4.1.2 Design Builder中环境分析参数设定 |
4.2 满足人体热舒适的建筑能耗分析 |
4.3 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4.4 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4.5 不同供能方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过渡空间环境能源效率评价的建筑节能优化策略 |
5.1 环境能源效率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与内容 |
5.2 室内外过渡空间环境能源效率评价 |
5.2.1 室内温度/采暖能耗评价(Q/L)h |
5.2.2 室内照度/照明能耗评价(Q/L)i |
5.2.3 室内温度/采暖能耗评价(Q/L)c、其他能耗评价(Q/L)s |
5.2.4 环境能源效率/总能耗评价BEEE |
5.3 室内外过渡空间建筑优化建议 |
5.3.1 合理设置建筑朝向、窗墙比 |
5.3.2 提高自然采光 |
5.3.3 合理设计室内外过渡空间的出入口 |
5.3.4 供暖方式的选择 |
5.3.5 室内外过渡空间蓄热体的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课题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参数记录表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测试分析 |
2.1 测试地点及时间选择 |
2.1.1 测试地点选择 |
2.1.2 测试时间选取 |
2.2 测试方案 |
2.2.1 测试方案一 |
2.2.2 测试方案二 |
2.3 方案一测试结果分析 |
2.3.1 室外测点分析 |
2.3.2 地面测点分析 |
2.3.3 入口空间室内热环境分析 |
2.4 方案二测试结果分析 |
2.4.1 室外测点分析 |
2.4.2 建筑内壁面测点分析 |
2.4.3 建筑室内测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特性分析及软件模拟研究 |
3.1 建筑入口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分类 |
3.1.1 入口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2 入口空间的分类 |
3.2 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入口空间热环境特性分析 |
3.2.2 入口空间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入口空间热环境对人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 |
3.3 建筑入口空间模拟分析及软件验证 |
3.3.1 模拟软件的选择 |
3.3.2 模拟条件设置 |
3.3.3 模拟结果分析及软件验证 |
3.4 不同工况的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模拟分析 |
3.4.1 不同位置的入口空间分析 |
3.4.2 不同形状的入口空间分析 |
3.4.3 不同高差的入口空间分析 |
3.4.4 双层门不同布置的入口空间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入口空间热舒适环境设计策略 |
4.1 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设计目标 |
4.2 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设计策略 |
4.2.1 建筑入口空间位置 |
4.2.2 建筑入口空间的空间形式 |
4.2.3 建筑入口空间围护结构设计 |
4.2.4 建筑入口空间的其他辅助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1 方案一测试结果整体分析温湿度值统计表 |
附录 2 方案二测试结果整体分析温湿度值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温度突变的动态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动态热舒适理论基础 |
2.1 人体热平衡 |
2.1.1 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 |
2.1.2 人体热平衡方程 |
2.1.3 人体蓄热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2.2 人体热舒适生理学基础 |
2.2.1 人体生理指标 |
2.2.2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3 实验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目的 |
3.2.2 人工气候室 |
3.2.3 实验工况 |
3.2.4 测试参数及仪器 |
3.2.5 实验步骤与方法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实验数据的有效性 |
3.3.2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温度突变对人体热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背景资料 |
4.1.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1.2 环境参数统计 |
4.2 夏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主观热反应 |
4.2.2 热感觉变化与突变温差关系 |
4.2.3 生理反应 |
4.3 冬季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主观热反应 |
4.3.2 热感觉变化与突变温差关系 |
4.3.3 生理反应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温度突变对热感觉影响规律的分析 |
4.4.2 人体蓄热与热适应对热感觉的影响 |
4.4.3 热感觉与皮肤温度关系的探讨 |
4.4.4 热感觉与皮肤表面换热 |
4.5 本章小结 |
5 动态热舒适与节能关系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温度突变环境下的动态热感觉模型 |
5.3 温度突变环境下的动态热舒适 |
5.3.1 稳态环境下热舒适与热感觉 |
5.3.2 动态环境下热舒适与热感觉 |
5.4 动态环境下的热中性温度 |
5.5 热环境突变的可接受水平 |
5.5.1 夏季温度突变 |
5.5.2 冬季温度突变 |
5.6 暂留区动态空调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8)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适应性热舒适的研究思路 |
1.3.2 基于现场研究的热适应模型研究 |
1.3.3 适应性热舒适的应用研究 |
1.3.4 总结与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热舒适的气候适应原理 |
2.1 适应性热舒适的含义 |
2.1.1 适应、热适应 |
2.1.2 适应性热舒适 |
2.1.3 适应性范围 |
2.2 适应性热舒适的原理 |
2.2.1 人体热调节机理 |
2.2.2 热适应原理基本内容 |
2.2.3 环境刺激对热适应的影响 |
2.2.4 热适应对热舒适的作用机理 |
2.3 适应性热舒适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气候 |
2.3.2 室内气候 |
2.3.3 适应时间 |
2.3.4 其它因素 |
2.4 热舒适的气候适应机理 |
2.4.1 人体热舒适对温度的适应 |
2.4.2 人体热舒适对湿度的适应 |
2.4.3 人体热舒适对太阳辐射的适应 |
2.4.4 人体热舒适对气流速度的适应 |
2.4.5 人体热舒适对大气压力的适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应性热舒适基础数据及分析方法 |
3.1 我国的地域气候特征 |
3.1.1 气候及气候分类 |
3.1.2 我国的气候区划 |
3.1.3 我国典型地域气候 |
3.2 热舒适现场调查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
3.2.1 分区数据库 |
3.2.2 全国数据库 |
3.2.3 城市环境参数的来源 |
3.3 适应性热舒适的分析方法 |
3.3.1 数据分析方法 |
3.3.2 热适应模型的推导 |
3.4 适应性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
3.4.1 主要评价指标及其特点 |
3.4.2 室内外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地域气候的现场调查结果及适应性分析 |
4.1 不同地域气候现场调查结果 |
4.1.1 建筑围护结构构造情况 |
4.1.2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1.3 室内外主要环境参数 |
4.1.4 人体主观问卷 |
4.2 不同地域气候人的适应性 |
4.2.1 服装行为的适应性 |
4.2.2 开窗行为的适应性 |
4.2.3 主观反应的适应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气候特征下中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短期气候条件下中性温度的预测模型 |
5.2.1 中性温度的单变量预测模型 |
5.2.2 不同气候要素作用下中性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关系 |
5.2.3 中性温度的双变量预测模型 |
5.3 30 年平均气候条件下中性温度的预测模型 |
5.3.1 中性温度的单变量预测模型 |
5.3.2 中性温度的双变量预测模型 |
5.4 中性温度和短期、长期气象要素的比较 |
5.5 中性温度的分布规律 |
5.5.1 中性温度的季节分布规律 |
5.5.2 中性温度的地域分布规律 |
5.5.3 中性温度的运行模式分布规律 |
5.6 适应性热舒适与典型气候特征 |
5.6.1 冬季典型气候特征对热适应的影响 |
5.6.2 夏季典型气候特征对热适应的影响 |
5.6.3 典型气候特征下人体中性温度的变化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性温度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及可接受温度范围的确定 |
6.1 中性温度预测模型的适用性 |
6.1.1 国内外适应性热舒适标准 |
6.1.2 不同标准中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对比 |
6.1.3 不同预测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验证 |
6.2 可接受温度范围的确定 |
6.2.1 可接受温度上下限及偏移量 |
6.2.2 可接受温度上下边界的确定 |
6.2.3 对我国适应性热舒适标准修订方向的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热舒适现场调查问卷 |
(9)中央空调系统测试诊断与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诊断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传统节能诊断方法与内容 |
2.1 空调系统节能的考虑因素 |
2.1.1 方案设计阶段 |
2.1.2 施工安装与验收 |
2.1.3 运行管理与维护 |
2.2 传统节能诊断的原理与分析 |
2.2.1 冷热源诊断原理与分析 |
2.2.2 水系统诊断原理与分析 |
2.2.3 风系统诊断原理与分析 |
2.3 节能诊断的测试内容与方法 |
2.3.1 空调区域 |
2.3.2 冷热源系统 |
2.3.3 水系统 |
2.3.4 室外气象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动态负荷匹配的节能诊断分析 |
3.1 目标空调系统形式简介 |
3.1.1 水系统形式 |
3.1.2 风系统形式 |
3.1.3 空气处理过程 |
3.2 动态负荷匹配比 |
3.2.1 动态负荷匹配比的提出背景 |
3.2.2 动态负荷匹配比的定义 |
3.3 M值区域划分及含义 |
3.4 M在负匹配区间的节能诊断分析 |
3.5 M为临界值时的节能诊断分析 |
3.5.1 空调区域过热 |
3.5.2 空调区域达到设计要求 |
3.6 M在过匹配区间的节能诊断分析 |
3.6.1 空调区域过热 |
3.6.2 空调区域达到设计要求 |
3.6.3 空调区域过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庆江北火车站空调系统效果测试与初步分析 |
4.1 工程简介 |
4.1.1 建筑概况 |
4.1.2 空调系统概况 |
4.2 末端空调效果测试 |
4.3 初步节能分析结果 |
4.3.1 设计阶段的失误 |
4.3.2 设备选型与安装的不合理性 |
4.3.3 缺乏适当的控制调节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庆江北火车站空调系统节能诊断 |
5.1 节能诊断出发点的确定 |
5.2 减少末端冷负荷需求 |
5.2.1 维护结构与负荷情况介绍 |
5.2.2 内遮阳的节能潜力分析 |
5.3 提高供冷效率 |
5.3.1 冷水机组节能诊断分析 |
5.3.2 水系统节能诊断分析 |
5.4 动态负荷匹配比在重庆站空调系统的拓展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10)夏季长沙室外热舒适调查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内容概述 |
1.2.2 研究空间概述 |
1.3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和目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体热舒适基础理论 |
2.1 Fanger 热舒适方程 |
2.2 热舒适影响因素 |
2.2.1 六个基本因素 |
2.2.2 其他影响因素 |
2.3 主要的评价指标 |
2.3.1 温度指标 |
2.3.2 PMV-PPD 指标 |
2.3.3 其他评价指标 |
2.4 Gagge 二节点模型 |
2.5 适应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场调查方案及数据处理 |
3.1 长沙地理气候概况 |
3.2 客观环境测试 |
3.2.1 测试地点 |
3.2.2 测量参数和仪器 |
3.2.3 测试方法和要求 |
3.3 主观问卷调查 |
3.3.1 调查样本 |
3.3.2 问卷内容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服装热阻 |
3.4.2 新陈代谢率 |
3.4.3 平均辐射温度 |
3.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5 数据统计结果 |
3.5.1 受试人员背景资料 |
3.5.2 室外环境参数 |
3.5.3 热舒适性指标 |
3.5.4 感觉投票 |
3.5.5 期望投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夏季长沙室外热、湿感觉评价模型研究 |
4.1 热感觉评价模型 |
4.1.1 线性回归分析 |
4.1.2 模型的建立 |
4.1.3 PMV 修正模型 |
4.2 湿感觉评价模型 |
4.3 实际不满意率(APD) |
4.3.1 APD 计算方法 |
4.3.2 APD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
4.4 舒适的环境参数 |
4.4.1 中性温度、湿度与可接受的温度范围 |
4.4.2 与热舒适标准比较 |
4.4.3 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 |
4.5 期望温度与湿度 |
4.5.1 期望与感觉的关系 |
4.5.2 Logistic 模型基本概念 |
4.5.3 期望回归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体热舒适适应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人体热适应性分析 |
5.1.1 适应性模型 |
5.1.2 适应性行为 |
5.2 热舒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风速和辐射 |
5.2.2 停留时间和原有热状态 |
5.2.3 性别 |
5.3 室外热环境的改善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夏季室外热舒适调查问卷) |
四、暂留区热舒适性参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邮轮餐厅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D]. 田致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2]南京地铁车厢夏季工况热环境调查与乘员热舒适性建模研究[D]. 石金枝.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寒冷地区地铁出入口设计研究[D]. 曹佳.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夏热冬冷地区装配式陶板地暖节能优化研究[D]. 李云飞.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9(03)
- [5]基于人体热光舒适的沈阳地区过渡空间建筑节能优化研究[D]. 李宗昆.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6]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研究[D]. 赵丽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7]温度突变的动态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研究[D]. 廖建科. 重庆大学, 2013(03)
- [8]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D]. 闫海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9]中央空调系统测试诊断与节能分析[D]. 李初兰.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10]夏季长沙室外热舒适调查及研究[D]. 刘婧. 湖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