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随着供电企业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结构的逐年老化,如何内部挖潜,发挥劳模引领和传承作用,培养和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创新创效,有效结合老师傅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青年员工扎实的理论基础,优化补充职工队伍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必要的人才需求。国网金昌供电公司审时度势,成立深化劳模创新创效领导小组,制定了《发挥劳模引领作用,打造青工创新创效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旨在塑造劳模文化、展现劳模风采、建设劳模队伍、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进基层、进专业、进管理;激励更多年轻人传承奉献精神、探索精神、无畏精神、创新精神,促进青工技能、体能、文化素质全面提升。突破专业限制,实现优势互补,横纵向形成网格化交互格局,辐射和带动全员创新创效,产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高价值的创新创效成果,从而建成劳模引领、全员参与、综合发展的经济技术创新创效平台,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深化格局,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二、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深化引领作用,塑造金昌特色劳模文化。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现有甘肃省劳模1人,国网公9劳模1人,省公司级劳模8人,市级劳模6人,公司级劳模21人;拥有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公司通过内部网站,积极宣传展现劳模个人及创新创效小组团队风采和研发历程,将课题、团队愿景、价值观、团队文化、研发事迹及荣誉整理成册,弘扬劳模争先精神,彰显劳模人格魅力。落实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 “一二三四”工作法,打造业务“练兵场”,培养电力“引路人”,搭建全员广泛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创效平台。实行“传一、帮二、带三”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指导老师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及时发现和纠正徒弟在业务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做好培训记录;徒弟虚心求教,定时向指导老师汇报学习情况,主动参与指导老师的相关工作,并做好学习记录,培养期限为两年。
为了更好的进行创意交流、成果分享,公司合理规划布局,立项新建青工创新创效实训基地,打造凸显金昌地域专属特色和文化亮点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研究劳模精神、创新精神的内在关系,推动劳模精神引领青工创新创效实践项目落地,塑造金昌特色劳模文化,打造劳模领军、职工广泛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创效文化品牌,高标准创建省公司级企业文化管理标杆。
(二)创新驱动发展,打造青年创新创意团队。
公司创建成立“青年创客联盟”,加强横向联系,突破专业限制,实现创新劳模工作室覆盖各专业的多层次格局。鼓励青年员工理论联系实际,在大量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自己摸索和观察的一些“奇思妙想”发声,有所思考、有所质疑、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实际选题立项。制定青年创客联盟工作室工作职责,协调支持创新实践课题研发和经费保障。以“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为契机,组织广大青年开展创意创新项目征集,开展课题审核遴选,对遴选出的创新创意项目,组织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反复推敲论证。举办创新专利申报培训班,邀请知识产权中心专业人士,就如何进行论文编撰、优化提升、专利申报和新闻宣传做专题辅导。
同时,加大青创联盟成员跨专业交流培训,增强技术互补优势。青创联盟成员大多集中在生产一线,工作任务繁重,闲余时间非常少。而且青年职工创新创意想法较多较好,但是普遍局限于本专业的认知,理论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研发能力受限,课题的科技含量及推广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将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列入党建政工月度对标考核,督促各部门、单位合理调剂青年员工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思考和实践的时间,激发和调动创新创效工作的积极性势在必行。同时按批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青年员工短期跨专业交流培训,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互补优势,提高创新创效质效。
(三)狠抓“三基”建设,探索职工技能培训新模式。
全面贯彻公司“两会”精神,落实“技能素质提升千人计划”,以“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为抓手,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和专业知识储备。积极探索并尝试“职工技能运动会”新模式,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基本功培训,搭建全员技能素质提升平台,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公司举办职工技能运动会-输电专业技能大赛,涵盖变电、信通、营销、物资、优质服务等不同专业的竞赛项目,以赛促学、以赛促培,逐渐把技术比武精英赛向全员技能提升的培训方式转变,在基层一线形成“比业务、比技能、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加强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学习,提升员工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为夯实公司“三基”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四小”特色,多形式开展青年创新创效。
基层单位以班组管理为核心,深化“四小”特色活动(小点子、小楷模、小竞赛、小座谈),延伸文化内涵,以“文化+”管理实践,促进企业文化与各专业有效融合,推进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实践。开放职工书屋,使文化元素渗透全方位、无死角,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开展向时代楷模张黎明、优秀共产党员马进伟同志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掀起学习和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新热潮。同时完善创新创效管理激励机制,除了对科技项目、获奖的QC成果有明确的奖励和绩效加分条款之外,在人员、经费、设备、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给年轻人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和平台以及宽松的环境,激励更多青年员工放手参与各项创新创效实践,形成了尊重创新和崇尚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利用党建组织和工会阵地优势,组织市、县区各级劳模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或座谈研讨活动,并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制作宣传片和画册,适时在社会媒体和公司门户网站、报纸、电视台进行宣传,大力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好作法、好经验、好典型。
三、实施效果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二次打造和重新定位,拓宽了劳模工作室的专业覆盖范围和教育培训功能。原公司劳模工作室的专业范围仅限于输电,现在覆盖范围辐射变电、配电、信通、调度、营销、物资等各个专业,加强了专业联合,实现了互通有无,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取长补短,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公司合理化建议和课题攻关活动,为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市场开拓、优质服务等难点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师带徒”教绝招、传技能,把业务轮训和技能培训、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了浓厚的“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超”氛围。以深化劳模引领作用为主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抓手,搭建劳模领军,职工广泛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创效平台,凝练金昌公司本土文化特色,提出“电力铸金,和谐共昌”的文化口号,实施“铸金”文化行动,打造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品牌。
(二)青年创客联盟硕果累累,创历年来青年创新创意大赛最好成绩。截至目前,“青年创客联盟”探讨形成创新创意项目80余个,其中涉及到生产技术难题、检修设备改进、营销优质服务、物资可控配送等各个专业。公司《“物E达”-基于“大云物移智”的物资供应链智能管控》、《“指尖网格缘”-基于营配末端融合下的网格化大数据应用》、《“连心服务桥”-探索供用电信息精准互联新模式》3个青创赛项目,在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省级二类决赛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四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中分获得二、三等奖;公司两项QC成果分别参加甘肃省第三十八次质量管理小组年会暨成果现场发布会和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QC成果展示会,均获得一等奖;在省公司首届“数据价值挖掘创新大赛”大赛中,金昌公司荣获“优秀组织奖”,参赛的6个项目分别获得一金三银二铜的好成绩。
(三)职工技能运动会打造“金牌技能员工”,加快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技能运动会按照“全员、全方位、全专业覆盖”的工作思路,分公司、基层单位、班组三个层级展开,实现了广大职工技能培训系统化、专业化、全员化。既发挥了优秀专家人才、技术带头人、内训师等技术人才的优势,杜绝了“竞赛专业户”的现象,又发挥年轻人的活力、老师傅的经验和创新工作室等平台阵地的作用,带动和培养了更多一线人才,让更多员工成为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金牌技能员工”。这样不仅培养了员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而且后备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整体得到提升。在2018年甘肃省总工会和甘肃省电力公司主办的2018年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中,“互联网+”电子渠道运营知识与功能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电力设备金属检测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三等奖;营销专业技能竞赛获得了三个专业项目的团体三等奖。
(四)“四小”特色活动成效显著,营造了全员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通过“小点子”提升营销服务文化,涌现出更多利于客户、便民为民的好办法,提升优质服务水平。通过“小楷模”评选和“小标兵”竞赛,鼓励青年员工勤动脑、勤动手,勇于实践,提高了互动学习效果。通过“小座谈”实现安全文化实践,引导员工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让安全责任融入日常工作,优化安全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论文作者:王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劳模论文; 青年论文; 公司论文; 技能论文; 甘肃省论文; 员工论文; 创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