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262719740315XXXX
摘要:伴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日趋深入,绿色能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绿色能源在各个行业中开始崭露头角。在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和微网应运而生。面对市场的压力,电力市场要想发展就要不断改进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文章就新能源发电在电力微网中的营销方式予以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电力微网;营销方式
当今人类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如今化石能源日渐稀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应对能源短缺与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时段的世界性难题。电力系统在应对上述难题时,选择在发电侧及用电侧寻求突破。在发电侧鼓励风力及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与对环境的污染;在用电侧开展电力市场改革,促进能源的合理分配与应用。微网作为分布式电源的载体接入大电网,可以有效避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我国在大力推进电能交易的市场化改革,电力改革将微网作为切入点,作为小范围试点,相较于大规模试验改革更易于开展。
一、微网的概念及运行特点分析
微电网指的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监控和保护装置、电力电子设备等组成的具有独立性的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接口与外部的电网进行连接。微电网运行中,分布式电源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并网发电问题。实际工作中,可将分布式电网与负荷电能质量融为一体。能源随机性较强,而微网系统功率较大情况下,会对微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微网建立过程中,必须注意电能质量。并网过程中,可在电能缺少情况下为大电网提供备用电能;如果微网功率太大,会实现大电网供电。为了确保微网稳定运行,根据电网构成形成稳定性的结构十分必要。电源电力较少情况下,暂时性功率降低,无法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功率额小,可利用内部能源弥补缺失能量。阳光不充足的下雨天,电源处于没电状态,会因电量不足导致微网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实现微网稳定运行,与电力电子接口相连接显得尤为重要。因微网与大电网连接的通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运行故障,确保微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
二、电力营销系统建设现状
(一)系统实时营销数据无法实现及时调度与共享
随着电网营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需实时获得电网公司购电与供电计量装置数据,掌握电网公司电力整体购售与负荷状况,及时根据行业市场发展变化管理电力需求,善于发现计量装置故障,为用户提供优良的电能质量,确保电网整体营销决策水平得到提升。现阶段,电力系统建设中,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比较完善与安全的信息化系统,但其管理更独立。当前,很多省网公司调度部门都是利用 DMIS 网页浏览与手工报表方式对外发布数据,而电网能量计量系统建设还无法实现全国联网。在电力计量系统建设中,各省网公司都是独自规划设计并实施的,电能管理系统不能进行联网与分级管理。所以,很多电量信息共享性差,上级部门不能有效掌握下属部门的生产情况,不利于有效掌握并判断工序形势。现阶段,根据营销系统建设情况,因数据交换方式缺乏可靠与安全性,使得营销与调度系统间一般不采用共享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二)针对各基层电网公司影响数据,没有建立自动采集系统
因缺乏完善的数据规范与标准,数据交换平台体系的缺失,导致上级电网公司无法及时、有效地自动采集到基层电网公司营销数据,致使上级电网部门不了解基层电网企业电力营销生产与经营实际情况,而电网总部也不能实时有效地监管各省网电力公司营销管理。信息反馈缓慢且不流畅,经营数据失真且相互矛盾,无法真实反映各省网公司的实际营销情况。所以,针对各省网公司营销数据,构建自动采集、统计分析、查询监管的高级系统平台十分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全省网数据营销集中中心的建立范围小
受各类因素影响,各省网公司营销系统建设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地市公司营销管理系统处于已建成或在建状态,但一些省公司还没有开始建立相应的升级营销管理系统。在已建成营销管理系统中,多采用 ZJEE、.NET 或 CIS 不同技术路线,地市级或分布式不同数据组织形式。部分省市公司即便已经建立起省级营销系统,但因管理不善或通道因素影响,只能收集到下级公司部分实时数据。可见,各省网公司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全省网集中化营销数据中心。
(四)数据交换标准与平台不够统一
对于数据系统而言,数据交换标准是其整合与共享的基础,而交换平台又是数据交换必不可少的软硬件基础。因数据信息标准与交换渠道方式缺乏统一性, 使得同一数据出现多头上报、相同指标有不同含义、公司系统范围内数据无法实现完全共享、数据交换缺乏流畅性与实时性。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各业务系统交换标准与企业级数据交换平台,分析总体数据需求,为企业提供全局性数据支撑,规范数据来源,统一数据命名、交换接口及方式。
(五)营销系统分析与决策功能有待提高
现阶段,营销系统还处于业务处理层面,很多基础数据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质量监管与辅助决策层没有实现其自身功能,大部分纵向数据挖掘有待持续推进,横向数据管理方式还未形成,无法有效地动态化智能分析系统数据。
三、新能源发电微电网营销策略分析
(一)小型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
社会经济发展中,为了开发并利用新能源,政府从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部分居民楼、大厦等安装光伏电板,其发电容量小,电能质量设备完整,以此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新能源地开发与使用。为了推广使用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渗透新能源发电,电网与小型微网相结合,制定新能源发电营销策略。用户可购买光伏电板,将光伏板与区域电网连接起来,扩大光伏电源范围。在此基础上,电网统一管理这些电源,降低新能源发电中由用户造成的电能浪费现象。加强电网与用户间的联系,在新能源开发中为用户配置一定的股权,以此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并结合光伏发电费用,合理分配两者之间的利益。利用用户与电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用户开发新能源的积极性。
(二)智能微网项目的建立
电力公司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针对配网改造项目,电力公司为电力部门制定合理化措施,根据所在地区地理条件,通过微网智能化系统为其他电网公司树立典范。采用清洁能源进行发电,提高电力开发效率、节省供电成本的同时,保障电能质量。通过建立微网示范工程,有效推广新能源发电。利用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电力公司的供电压力。通过微网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地可再生资源,尽可能降低发电供电引起的线路损坏几率。
(三)构建电力微网新能源发电营销信息系统
新形势下,为了确保电力微网正常运行,建立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微网处于电源位置,就要注意其负荷是否超标。如果负荷太大,需要重新认识其性质。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分类整理所收集到的信息,以此保障系统运行时更好地推进微网与大电网的有效连接。应用现代技术建立相应的应用系统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为新能源发电营销提供技术支撑,拓宽新业务范围,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稳定发展的目标。
总之,为了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开发新能源,利用营销政策推广微网下新能源发电,这样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发电并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样能够实现能源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这样能够给电力市场提供清洁能源。微电网能够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给电网提供电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之龙,于东立,门向阳,曹军,方野.含压缩空气储能的能源互联微网型系统优化配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20(06)
[2]王思明,牛玉刚,方磊,贾廷纲.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微网社区双阶段调度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17)
论文作者:张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电网论文; 新能源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公司论文; 电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