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清 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654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奠基阶段,小学语文的学习是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拓展阅读、海量阅读这种新方式,被许多语文老师所青睐。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34-01
国家新课程改革提出,必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和老师一定要明白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多种策略,努力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每个不同的时代,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实际的教学会根据所处的时代不同,确立新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形式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会存在着与之相应的问题。
1.忽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们习惯根据自己的预设来教学,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满堂灌”,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这样的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
2.忽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能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学生的阅读量根本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阅读量,甚至远远低于这个数量。一方面是一些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阅读;另一方面是一些老师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成绩,而禁止学生在学校阅读课外书籍。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不仅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反而适得其反,学生并不会没有课外阅读提高成绩,还会情绪低下,影响学习。
3.忽视学生对文章的多角度理解
在如今的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使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追求统一的答案,大多数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使用一样的教学参考资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参考资料进行讲解,学生也很自然地根据资料进行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将慢慢失去,创新能力越来越弱,阅读水平自然而然也会下降。
二、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和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写了乡村生活的哪些画面?请你分别给每个画面取个名字。交流时,孩子们所取的名字,不仅能概括画面的特点,而且也富有诗意和童真,如“植物争春图”、“鲜花竞开图”“鲜花怒放图”“纺织娘催眠图”等等,比教参书上的给出的名称有意思多了。交流中,我又让孩子们为自己取的名称阐述了充分理由,努力让其他同学赞同自己的观点。其他环节的交流也是这样各抒己见,我只要负责在一旁静静地聆听并适当点拨就可以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兴味盎然,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方法,也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课堂效率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语文阅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并在浓厚的兴趣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2.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可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认识到兴趣的巨大作用。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有效补充,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譬如,学习了课文《小英雄雨来》后,我告诉孩子们:其实课文中的故事只是从一本书里节选出来的,关于雨来的故事还有很多呢。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于是我趁机向孩子们推荐了《小英雄雨来》,并在课堂上给他们朗读了书中的其他一些情节,使得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就想读这本书了。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为孩子们买来了这本书,大家津津有味地一起读了一个多星期。读完后,我又利用上课时间,带孩子们观看了电影《小英雄雨来》,并比较书中和电影的异同,孩子们兴趣盎然。学习了课文《生命生命》,我推荐孩子们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我带孩子们阅读《名人传》;学习了《文成公主进藏》,我给孩子们读《藏族民间故事选》……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效地联结,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阅读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增强。
3.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很多问题都不止一个答案,对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人物心理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是多元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在保证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偏离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们发展的教育模式,在课堂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顾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B,2013(3):200-200.
论文作者:曾水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们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