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公司(以下简称“宁夏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分析历年来电力行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原因,探索创新管控机制,针对电力企业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研究,推出一系列创新管控机制和做法,应用于灵武公司、宁夏新能源公司、中宁公司、银川供热公司四家企业,有效控制现场作业风险,实现了2016年以来三年“零伤害”、“零事故”目标。
关键词:开工“把关”特许;“人盯人”安全互保;外包队伍“特派员”
1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概念及意义
1.1概念
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后果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由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管控。
1.2意义
建立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是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和加强现场风险作业管控的重要手段,有效控制安全风险,严防风险演变或升级导致事故发生,确保作业人身安全。
2研究背景
2.1电力企业安全形势严峻
2016年国内发生了江西丰城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湖北当阳电厂“8.11”重大事故和山东淄博嘉周热电厂“11.8”较大爆炸事故等。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6年累计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54起,死亡141人,同比增加18起、92人,情形罕见。暴露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还存在薄弱环节,现有的管控手段还不能有效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2.2分析历年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面诊断分析历年风险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层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重大作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不掌握,出现问题后存在“想不到、不知道”的现象。二是大多数人身伤害事故为“单兵作业”,无监护。三是现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专项施工方案不完善甚至缺失。四是外包工程管理不规范,资质审查不严,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存在失察失管现象。
2.3落实国家及上级公司要求
2016年以来,国务院安委会、国家能源局、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加强防范人身伤亡事故不断提出新要求,宁夏公司从重点防范人身事故为出发点,不断思考和策划更加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创新安全管控机制,先后推出风险作业增设开工“把关”特许制、“人盯人”安全互保、向外包队伍“特派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主要做法
3.1 开工“把关”特许制
宁夏公司分析历年来发生事故的领域和作业项目,结合区域实际列出风险作业清单,根据风险大小,明确风险作业项目特许人,提高风险作业许可级别。将之前班组长开工许可,升级为车间主任、副总师、副总经理、总经理按风险大小分级“把关”四级特许,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厂车间、班组长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各级特许人对开工过程、预计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把“想不到”、“不知道”提前关注。按照风险控制级别和“谁签字、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特许人深入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2018年签署风险作业开工“把关”特许单6171份,解决了基层企业领导对开工“不知道”、对现场风险不预防的问题,各级人员现场意识显著提升,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3.2 “人盯人”安全互保机制
现场风险作业实施“人盯人”安全互保机制,“人盯人”安全互保机制在“不伤害自己”的条件下适用。每日开工前,所有工作成员签订“人盯人”人身安全互保约定,不签约不得开工,出现违章等连带考核。风险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约定内容,做到互相提醒、互相保护,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人身安全。2017-2018年签订“人盯人”安全互保约定46277份,实现了现场人员相互提醒、互相保护的人身安全互保作用,有效规避了“单兵作业”导致人身伤亡的风险。
3.3“环境风险评估”交底制
按照“谁安排工作、谁负责现场勘察,谁提出环境风险、谁签字对风险评估内容负责”的原则,各基层企业有关人员在安排现场工作及安全交底前,先到现场查看工作环境,清楚掌握现场环境状况,分析环境存在风险和隐患,在安全交底中增加“现场环境风险评估”内容,并对所有工作成员进行安全交底,所有人员掌握安全交底内容后签字确认。通过对现场环境评估后向作业人员交底,实现了员工未到现场已知风险,提升了预防能力,降低了伤害风险。
3.4外包队伍安全“特派员”制
指导基层企业实施外包队伍“特派员”制,选拔工作责任心强、安全意识较高、具有安全监督经验的正式员工18人派驻至外包队伍,主要负责监督外包单位入厂人员资格审查、安全培训考试、现场安全投入等工作,弥补了“两外”安全管理漏洞,杜绝了“以包代管”等问题。
3.5预防演练“日常化”
加强日常预防事故演练,督导基层班组全面开展安全演练,除对综合预案和人身伤害事故、设备事故、供热异常等按照规定演练外,还针对炉膛脚手架搭设、环保技改施工、煤场、起重、受限空间等易发事故的重点作业、即将开工的重大风险作业和有安全技术难点的项目进行演练。通过实现预防演练“日常化”,全面提升防范事故的能力。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取得的效果
宁夏公司通过实施以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各级人员安全风险管控意识明显增强,现场风险得以有效控制,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了区域连续3年“零伤害、零事故”目标,形成了区域公司“管控引领”、基层企业“主体发挥”、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宁夏公司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被国家能源局评为2018年“安全管理二级成果”,同年被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评为“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结束语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宁夏公司按照国家能源局、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风险分级管控的有关要求,在执行当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中的难点、重复问题,研究制定新的、更有效的管控举措,进一步完善宁夏公司现场作业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时刻紧绷安全弦,如履薄冰、居安思危,坚持安全工作“日清零”,聚焦安全每一天,以“每一天安全”确保区域安全生产局面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17〕1986号).
[3]《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中国华电安制〔2018〕465号).
论文作者:薄其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风险论文; 作业论文; 现场论文; 国华论文; 宁夏论文; 公司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