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甫
广西五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3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扶持力度,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增多,但是伴随而来的施工质量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施工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在此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几个控制依据出发,对如何科学有效强化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几个重要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施工过程;方法工序
前言: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项目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为了更好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就需要相关部门努力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引进新的施工理念,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现如今我国工程的类型通常被分为灌溉、供水、除涝、围垦和防洪以及水力发电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受到自然环境以及时空影响时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同时由于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以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并且例如中央和地方合资、地方投资以及中央投资的具体工程质量都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资金融资的形式,这样就使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旨在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业相关施工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约束和监督,通过对具体项目实施进行精心策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严格监督和有效控制,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使得综合效益能有明显提高。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据,大体上可以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两大类。共同性依据,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包括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文件,以及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质量控制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性法规性文件,包括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的技术法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以及事先制定的有关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有:国家、水利部、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国家经贸委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或设备制造、安装合同和建设合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计划及其设计和施工文件。
三、科学有效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几个重要策略
1、推广工程建设“两制”
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能够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根本性要求就是,施工法人责任制、建设施工监管责任制。只有建筑施工的负责人能够切实有效的对建筑施工负起责任,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才能按照要求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每个方面的质量。同时,在项目招标时,一定要对投标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施工单位的专业性以及责任心,要看建设施工单位的历史业绩能否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坚决杜绝承包与转包工程。建筑施工监管责任制是对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有效审查,所以,必须要加大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改变以往监管不力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在具体施工中主要参照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完成方案,因而编制科学的、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全面掌握工程所在地的岩土勘察报告、环境条件等,保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最大程度的接近于实际施工状态,与此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都需要建加以考虑,比如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需要考虑水利水电工程概况、工程类型、施工技术要求等,从而选择出最佳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工艺满足因地制宜要求,此外对于施工中采用的预应力锚固技术、坝体填筑技术、防渗墙施工技术等关键施工技术应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给出质量控制措施,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可指导后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包括在合同制定之前企业对水利施工项目进行的相关审查活动,也包括水利施工项目的编制与立项过程。施工合同的管理设计到合同拟定、执行、落实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施工合同是施工单位实际施工建设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一般来说,合同具有合法性、可靠性及合理性三大特征,这不仅要求合同的自身内容真实可信,也要求履行合同的双方必须承担各自的责任。就水利工程施工来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工程的设计环节,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4、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基础,而提高工程在施工的质量也需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作为其重要的发展前提。因此,在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重视其是否符合招标书的规定或者是相关规范上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材料上实现详细信息的掌握,严格的把握好质量关,因此实现更优的供应行厂家;企业还需要对于材料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处理,最终实现整个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通过相关的组织材料的合理使用与合理的保管来减少由于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损失,此外在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原材料的合理使用来不断的提高施工效率,避免由于错用而导致的原材料的浪费。
5、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个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做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过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火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6、做好方法工序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方法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施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质量是在工序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的质量检查验收。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工序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
7、加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力提高技术水平,运用新工艺、新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系数。例如,高喷灌浆主要的技术控制方法,对原材料的选用必须慎重,水泥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后才能投入使用,水泥必须保存在干燥环境下,避免因水泥受潮结块从而堵塞喷嘴;对先导孔、风压等都要进行质量检查,浆液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技术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对钻孔斜率进行控制,下管深度进行详细的核查,并检查喷灌高度是否适中。
8、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无论是管理,还是施工,亦或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还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能够通过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通过操作水平的提升,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强大的支持。所以,作为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参与培训,确保其能够全面、及时的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并且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四、结语
综上,质量控制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极重要环节,需要建设单位给予格外重视。施工过程中应认识到其施工质量的保证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完善施工质量监督体系、保证施工材料与进度达标以及施工人员的合理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最佳。
参考文献
[1]张春东.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河南科技,2011,(20).
[2]朱军伟.如何有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2):218.
[3]王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1,09:33+35.
论文作者:张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工序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