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论文

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论文

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职业培训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1.现行城乡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制约农村职业培训的制度障碍。

我国农村培训需求的兴起和农村培训事业的大发展,根源于三中全会后农村乃至城市的一系列制度变革。承包制的实行从根本上启动了农民学习科技的动力,而原有城乡户籍制度的松动则促成了民工培训市场的形成。

然而,农村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二十年来,虽然原有的户籍制度有较大的松动,但总的来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不能取得城市人的身份,不能实现身份上的转变。在此情况下,农村转入城市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十分不稳定。在城市时起时落的清退外来民工的环境下,进城民工成了漂流不定的“流民”,他们在城市的工作岗位往往朝不保夕;即使情况没有这样严重,对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说,变为真正的城市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此情况下,外出民工的“过客”心理十分严重,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这是农村外出民工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不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缺乏职业培训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从城市雇用民工的企业来讲,民工的频繁流动和“跳槽”,使这些企业因担心培训投资收益“外溢”不愿对民工进行长远性的培训投资。

2.现行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不能有效地与农业结合,是农村职业培训的机制障碍。

我国目前有农业高等院校50所,每个省区至少都有1 所农业高等院校,多的有3所;每年农学本科、大专毕业生有3万多人;全国有大量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人员;另外,农业高等院校还有250 多个农业科研机构,有近3000名农业科研人员;全国每年有数千项农业科研成果。然而这些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没有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它们既不参与当地农业发展政策战略(包括农业技术政策)的制定,也不负有指导当地农业技术的责任,形成了为教学而教学、为科研而科研的局面;大量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到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工作,而是主要留在了行政机关,造成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农技推广人员普遍素质低下和严重断挡,另一方面大批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挤在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发挥作用的可悲局面;我国每年数千项科研成果真正得到推广应用的不到1/3。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实现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农村基础教育落后使农村职业培训失去了基础条件的支持。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十分令人担扰。基础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基础教育的状况,是难以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的。

4.农村培训事业没有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缺乏统筹规划,也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目前在农村职业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培训工作没有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没有与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开发就业统筹进行规划;培训工作往往由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单独实施,造成就培训搞培训的“单打一”状况,使职业培训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培训与农民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就业相脱离。其结果一是造成培训效果不佳;二是参与农村培训工作的各部门不能有效地协调和配合,优势不能互补,难以形成合力,有限的教育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

5.缺乏有力的经费支持。

农村职业培训的有效开展,必须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网络的建立,试验基地、培训场所、有线电视的建设,以及培训的日常开支,包括专职人员的工资、培训资料费等等,都需要经费。属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不可能通过向农民收费来解决,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筹措资金十分困难。不少地方连最起码的资料印制费都没有。资金困难成为制约农村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在调查中各地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之一。

6.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和进入城市寻找职业,要求建立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然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民外出的方式中,“村集体组织外出”、“乡以上政府介绍安排外出”、“民间职业介绍组织安排外出”三项合计只占6.9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民工外出是自发的。在民工寻找工作的方式中,只有2.88%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绝大多数民工是通过“熟人介绍”和“自己上门寻找”工作的。这表明,政府在民工外出就业的规划、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农民工基本上处于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的范围之外。面向民工的培训必须以城市用工信息为依据。而这种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的滞后是造成民工培训市场发育不好、培训质量不高以及民工向城市盲目流动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的思路和对策

进一步搞好农村职业培训工作,极大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样的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农村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与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涉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农业科研教学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在目前情况下,要全面推动农村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应从宏观着眼,解决农村职业培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而带根本性的问题。

1.关于农村职业培训的总体思路。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的总体思路:改革现行城乡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清除阻碍农村培训工作的制度障碍,调动亿万农民的培训积极性,为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提供内在的、持久的动力支持;推动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建立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机制,为农村职业培训事业提供技术支持;持久扎实地开展农村“普九”教育,为农村职业培训提供智力保证;建立有效的农村职业培训领导管理体制,为农村职业培训提供组织保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结合,提高培训质量。

2.开展农村职业培训的对策措施。

——改革现行城乡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导致了一系列消极后果:首先,它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第一产业,严重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城市化水平太低,农村人口比重太大,从根本上制约了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致使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这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障碍。第三,城市化水平太低,还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发展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小。此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和专家测算,加入世贸后,我国将有近1000万的农业劳动力失业。这使国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更加尖锐。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渠道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指望农业内部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吸收和消化大量剩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的主要出路是城市。我们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使那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实现彻底转移。县城和县城以下的城镇应彻底放开户籍制度,实行户籍登记管理制;对大中城市来说,为防止取消现行户籍制度后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可以考虑设置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素质“门槛”,如规定只有取得大中专学历和一定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成为城市市民,才能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险的范围内。这样做必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的状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数量扩张将被质量竞赛所代替,从而极大地推动农村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业的密切结合,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政府应颁布有关规定,全面规定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当地农业应负的责任,以推动其实现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使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真正能够充实到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使之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

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是我们应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应加大科研机构的改革力度,并建立类似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基金,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运用这笔基金进行成果转化和推广,待见到效益时,与农民实行“利益分享”,实现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和基金的滚动发展,同时调动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加大农村的“普九”力度。农村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那些山区和贫困半贫困地区,目前教育滑坡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上,恐怕也要有区别地对待。对那些经济文化发达、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基本完成的农村地区,要把重点放在教育改革上,实行“三教统筹”,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而在那些经济文化落后,普九教育远没有完成的农村地区,重点应放在普九教育上。没有初中教育的普及,农村职业培训事业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政府应尽快改变基础教育投资少,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少的状况,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农村培养大批合格的师资队伍,争取用较短的时间使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有一个根本的改观,从而为农村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奠定基础。

——将农村职业培训与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训与当地的实际脱节,与农民的需要脱离,是目前农村培训工作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实行培训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就业的有效结合,是搞好农村培训的根本。为此,各地应将本地区农村职业培训工作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的剩余状况、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等,制定和实施农村职业培训规划,使培训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动农村职业培训事业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原劳动部、农业部和国务院研究中心于1990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项目,是开展农村培训的有效形式,应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建立协调有力的农村职业培训领导和管理体制。

农村职业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规划、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不可能独立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建议从中央到基层建立由党政分管领导牵头的,由劳动、农业、教育、科技、广播电视、扶贫等多部门参加的“农村开发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农村的开发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

——解决农村职业培训的经费问题。

除上面已提到的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基金的办法外,政府应解决两部分资金:即农村培训的日常经费,这主要包括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日常开展培训所需的其他费用;一部分农村职业培训的起动资金,诸如示范基地的建设,培训场所的设置,有线电视台的建设等。第二笔资金不一定全部采取政府财政拨款的形式,如可以是政府担保的贷款,其偿还可以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加以解决。我们认为,湖北省鄂州市杜山乡的“政府出资建基地、农民交租租基地”的做法和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的“利益分享”机制都是值得借鉴的。

——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目前特别要建立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体系。不了解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是目前农村培训工作中专业设置不对路、培训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出现民工盲目流动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尽快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将城市的用工信息输送到农村,政府应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发布制度,定期汇总用工需求信息,并向职业培训机构定期发布。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各行业用工需求的调查摸底,并据此提出职业培训的总体性指导计划。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城乡统一劳动力管理体系,完善这方面的管理制度。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目前特别要重点研究农村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机制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问题、城市化规律问题,以便为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坚实的理论支持。与此同时,应对农村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全社会特别是决策层充分认识农村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标签:;  ;  ;  ;  ;  

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