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方案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收缩末期内径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安排1年的随访,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2%;对照组再发心力衰竭4例,心绞痛3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且具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总有效率;心脏指标;安全性
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为多发性心血管领域疾病类型,若未有效控制病情,可致心室构型、心肌结构改变,明显增加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风险。重组人脑利钠肽为临床常用对本病治疗用药,可通过对交感神经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RAAS)过度激活产生拮抗,使心脏毒性降低,心室重塑进程延缓,进而促使心功能改善[1]。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予以选取,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负责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范围为34-75岁,平均(61.8±8.7)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2-74岁,平均(61.9±8.5)岁。组间自然信息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应用常规方案,即取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应用。观察组:本组常规方案同上,同时取重组人脑利钠肽加用,即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1.5μg/kg浓度的重组人脑利钠肽配置,采用静滴途径给药,剂量维持在0.0075μg/kg/min,静滴3d。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Killip分级升至1级或呈2级提高;有效:心功能Killip分级呈1级提高;无效:心功能Killip分级升高不及1级,或存在恶化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22.0展开统计学处理工作,组间总有效率、药物不良事件率即计数资料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心脏指标即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情况 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对比情况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心脏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收缩末期内径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脏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事件率 平均安排1年的随访,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1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2%;对照组再发心力衰竭4例,心绞痛3例,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为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临床以心肌肥厚、心肌细胞坏死、组织纤维化等为主要病理表现,诱导心脏功能持续恶化。临床在治疗时,以对RAAS系统或交感神经系统拮抗为原则,促使心脏毒性降低。脑利钠肽属重要的内源性因子,其同人体心脏结构、功能均具密切关联,水平升高后,可对RAAS系统产生有效抑制,进而促使心脏功能改善。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完善,重组人脑利钠肽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同脑利钠肽相同[2-3]。经基因重组,促活性因子合成,可有效改善组织纤维化、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心肌肥厚,最终使心脏增生得以延缓。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收缩末期内径检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安排1年的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上,取重组人脑利钠肽加用,可在增强临床效果的同时,保障临床安全。
综上,缺血性心脏病诱导的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且具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参考文献:
[1] 蒋琳,莫江英,刘健翔,等.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患者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12):1931-1935.
[2] 唐学弘.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92-1093.
[3] 王永红,王剑波,龙晓莉,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49-5951.
论文作者:崔雪峰,郑敏茹,李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人脑论文; 缺血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心脏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