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电子装调项目的辅导训练并对训练内容进行整理和训练过程媒体资料的收集,形成了一系列该项目的训练微课。将这些微课应用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使电子装调项目微课成为相关课程课堂教学有效的、有益的补充,培养学生的电子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电子产品装调;教学法;应用
引言:电子产品整机装调实训课程是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之后而开设的一门集教学、设计、装配和调试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一般实训时间为4周。该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首先是教师讲解原理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机械的按照的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最后教师按照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实训报告给出学生实训课程的成绩。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完成任务的实训模式,会导致学生不愿动脑,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革原有的实训教学模式。
一、课程改革的核心
《电子产品装调》课程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训练为辅,转变为以学习掌握过程性知识为主,事实、概念和理解、论证的知识为辅。这种转变为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即: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育的重点在哪些方面,适合采用什么形式?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整合?教学有哪些具体的实施形式,应当如何组织?教师和学生应当如何协作与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面向职业、面向岗位、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应用类的专业课程内容要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高职教育既要承担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任务,也要介入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与养成。
《电子产品装调》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教学内容通过需要探究有意义的问题来呈现,突出从提出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情境学习过程中,深入探讨问题的各个方面,讨论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利用资源解决现实问题。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学习的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还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使他们清楚地了解专业知识的来龙去脉和价值。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
《电子产品装调》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以职业素质和专业基础能力为基础、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将提高专业拓展能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焊接、装配、设计和维修等专业核心能力。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为载体,将其分为实用型和生产型两大类,让学生全程参与产品的设计、装配、调试和维修,并且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工作过程相结合,从而完成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通过选取的产品载体,逐级增加难度和复杂程度,实现学生能力的递进培养。
3.1岗位实操教学模式
岗位实操教学模式是在模拟特定的真实工作环境下,分岗位模拟操作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履行特定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对一般电子产品的焊接和装配,是电类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此,《电子产品装调》课程中既采取了前期集中实训,训练学生对印刷电路板的安装与焊接技术,又根据课程的学习进程,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训练学生对各类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连接技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合格电子产品的工艺要求,完成对学习主题产品的装配,并且做到元器件损坏率1%以下,电器性能合格率和整机合格率在90%以上。
3.2流程再现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在营造特定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下,选择典型、完整、规范的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由学生单独或者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模拟处理技术问题,以完成整个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在学习《电子产品装调》课程时,学生除了要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能较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按操作规范和职业标准把握整个生产(服务)流程,提升其处理实际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为此,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业科学的操作规范与职业标准,还要强化学生使用各种分析仪器、设备或其他工具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处理电子电路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实际技能,引导学生把握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整个流程及各个环节间的联系,做到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综合应用教学模式
该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仿真有效的训练环境,又不破坏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现状,同时还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快熟悉行业运作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产品功能的扩展项目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做各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让学生通过大胆创新,探索更高的任务目标,实现超难的产品功能。
3.4网络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装调》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口头讲授、书本阅读和各种实际仪器设备操作,而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工作平台,将抽象的和微观的知识转换为直观的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教学手段,方便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收集、认识、讨论和交流,也强化了学生多方面应用技能的训练。
四、教学法在电子产品整机装调课程中的应用
4.1 确定项目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不要求培养学生能设计一个复杂的整机电路,但应该能看懂或基本上看懂各功能块所起的作用,对于学过的单元电路应能够正确选取和使用。而电子产品整机装调实训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项重要的集中技能训练,是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我们将超外差收音机装调作为电子产品整机装调课程的实训项目。通过本次实训,我们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①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仪表,并且能掌握焊接技术及焊接工艺;②具备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③具备分析典型、常用电路能力;④具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和指标测量的能力;⑤具备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为了使学生达到以上能力,把实训项目一共设计成3个子项目,具体如下:超外差收音机的安装、调试和性能参数测试。
4.2 制定计划电子产品整机装调实训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收音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每个实训项目制定详细的计划。比如收音机安装项目,对学生的焊接技术、工艺和元器件识别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虽然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都进行了这几个方面的实训,有的同学掌握的比较好,那么安装项目就可以很快完成,而有的同学可能焊接技术还不达标,那么他就要计划安排时间先练习焊接。因此,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知识结构制定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4.3 项目具体实施
① 准备阶段首先教师布置本次实训要完成的项目、实训目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任务。其次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比如: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收音机的统调与维修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但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而要点到为止,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② 实施阶段,推行项目教学法。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实际的工作经验,尽量按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模式,可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10人,选取一名组长,负责实训材料的发放和工具的领用等。在实施收音机安装子项目时将生产线分为十个工位,包括准备工位、元件成型工位、元件插装工位(每个工位可负责插3-5个元件)、元件插装检验工位和焊点检验与修整工位。在完成了收音机安装项目后,本组成员对自己生产的收音机进行调试,每个学生至少调试一台,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掌握调试电子产品的技能,在完成此子项目时,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收音机的原理、电路板识图和收音机调试的方法等,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是学生能掌握收音机调试的方法与技能。在学生完成收音机调试后,还应对自己调试的收音机进行性能参数测试,主要测试频率范围、灵敏度、选择性、不失真功率和整机频率响应特性等参数。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习测试这些参数的方法,还要准备一些自制的设备,比如在测试灵敏度时要求每组自制产生标准电磁场的装置。除了学生自己测试参数外,还应有质检员测试,质检员可有同组的其他成员担任。
③ 项目评估是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在学生完成项目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展示其成果,并进行讨论、总结和评价。分析评价主要是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在充分享受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同时,还能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使他们学会欣赏和肯定别人的长处。最后教师在学生评价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做适当的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总结。
结束语:
电子产品整机装调实训课程实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与企业工作情境高度一致,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到了知识,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小,学生的职业气息更浓,为以后毕业直接上岗打下基础。项目教学法能使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达到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中的安全问题及措施[J].麦荣仕.电脑迷2016.7
[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方式探寻.贲海燕.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3
[3]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操作实训”课程开发.苏静梅.教师2012.9
论文作者:刘加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学生论文; 电子产品论文; 实训论文; 项目论文; 能力论文; 课程论文; 收音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