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 李亚静 李永刚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 102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行下肢手术的7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30min和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水平变化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高于观察组4%(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老年;骨科;下肢手术;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龄化日益加剧,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1]。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其机体机能明显下降,存在器官系统功能退行性病变,因此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较低[2], 麻醉并发症和风险发生率明显提高。为探究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79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的麻醉效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行下肢手术的79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单侧下肢手术,将其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中男10例,女24例,年龄在(78-85)岁,平均年龄在(82.8±1.4)岁,体重在(49-70)kg,平均体重在(60.8±8.3)kg,观察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在(75-89)岁,平均年龄在(82.2±1.6)岁,体重在(50-68)kg,平均体重在(61.2±4.9)kg,疾病类型包括:股骨头骨折24例,膝关节置换28例,粗隆间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可以比较。
1.2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常规的监测,对照组行椎管内麻醉,即指导患者行侧卧位,选取患者的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置管,穿刺成功后,①腰麻:将0.5%-0.75%的罗派卡因视情况配成重比重或轻比重液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麻醉:将2%的利多卡因3ml试验量缓慢注入硬膜外隙,调节平面视情况追加;③腰硬联合即①+②。观察组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选取不同的神经阻滞方式,如: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等。具体如下:①坐骨神经阻滞:选取后侧入路,患者取侧卧位,穿刺点为股骨大转子和骶裂孔连线的交点回抽无血注入药液。②股神经阻滞:患者取平卧位,在股动脉外侧1cm处作为穿刺点并进针,当针尖触及到深筋膜下的神经时回抽无血注入药液。③腰丛神经阻滞:采取腰大肌间沟腰丛阻滞法,髂嵴连线向尾侧3cm,外侧5cm作皮丘,垂直进针,直达L4横突,然后针干向尾侧倾斜,针尖滑过L4横突上缘,再垂直前进0.5cm,待有明显落空感,表明针已进入腰大肌间隙,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注:外周神经麻醉药液配方均为:2%的利多卡因10ml+1%的罗哌卡因10ml或20ml+注射用水10ml)。记录患者在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的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应用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版本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30min和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下表。
3讨论
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全身麻醉对存在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影响较大,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常选用椎管内麻醉,其特点是对患者的全身影响小,肺部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3]。但是由于椎管内麻醉可引起交感神经阻滞,血管迅速扩张继而引起循环动力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反应减弱,由其引起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心律失常很难立即恢复。因此近几年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中被广泛应用。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是因其具有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的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本次麻醉药物选取0.5%-0.75%的罗哌卡因,罗哌卡为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具有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镇痛作用好的特点,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5]。相关调查发现,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效果肯定[6-7]。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与麻醉前相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无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30min和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P<0.05)。综上所述,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于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安全性高,麻醉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以广泛的应用。但是我院神经阻滞麻醉没有引进超声定位,有时神经阻滞达不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发生阻滞不全,同时得引用较浅的全身麻醉或辅助神经安定来解决麻醉不全的问题,需要改进我们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尽最大努力满足手术需求,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素丽,张志勇,张立涛等.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3):85-86.
[2] 贺雅琳,丁志刚,梁华等.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35-937.
[3]Aurini L,White PF Anesthseia for the edlerly outpatient[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4,27(06):563-575.
[4]黄伟文.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34):54-55.
[5]孟秀荣.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6):607-608.
[6]贺雅琳,丁志刚,梁华.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6):935-937.
[7]敬勇君,姬桂荣,张原,等.0.5%罗哌卡因在 80 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7(4):63-65.
论文作者:杨丽娜 李亚静 李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手术论文; 神经论文; 心率论文; 骨科论文; 脉压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