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思想和财税研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以“三个代表”思想和财税研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以“三个代表”思想和财税研讨班精神为指针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班论文,财税论文,指针论文,制度创新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财税研讨班精神,认清财政工作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刻总结我们党近八十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科学分析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针对国内改革、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及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高度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财政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是国家重要职能部门,财税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全国财政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保证。江总书记继去年八月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作了重要批示之后,今年年初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财政工作如何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些要求也可以说是财政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指针。各级财政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在财税研讨班上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

江总书记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理财思想,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财政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住重点、吃透精神,对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界定了财政工作的重要地位和职能

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体现。江总书记高度重视财政在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审视古今中外财政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指出:“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事关治国安邦、强国富民”,从而高度概括了财政在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了财政的政治和国家职能属性。在深入分析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后,他提出:“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市场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市场本身又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善于正确运用包括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在内的财政手段,发挥其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上的重要职能作用,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财政工作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进一步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提出了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奋斗目标

基于对财政在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江总书记明确指出:“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不断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国防安全,必须努力建立强大的国家财政”,这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江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建立强大财政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指明了财政工作努力的方向,勾画了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高瞻远瞩,意义重大。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社会稳定、科教兴国、西部开发、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战略措施亟需实施,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财政作后盾。但目前国家的财政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财政资金供应与各方面需求之间仍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因此,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不仅是财政工作努力追求的宏伟目标,也是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物质保证。

(三)明确了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要求

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财政工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江总书记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要明确做好财税工作的根本标准。他指出:“衡量财税工作做得好不好的根本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好财税工作,不仅要算经济账,同时要算政治账、社会账,不仅要算眼前账,还要算长远账。”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二是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他谆谆告诫我们,当前,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口又很多,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要自觉地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这个重要理财原则。针对当前财经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江总书记严肃指出:“有些领导干部把财政当成‘钱袋子、‘大锅饭’,各取所需。有些领导干部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大兴土木,不顾财力可能,或要求财政担保举债,或挤占、挪用别的专项资金,影响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江总书记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财经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为我们端正理财思路,确定正确的理财方针,指明了方向。三是要逐步解决提高“两个”比重问题。江总书记在深刻分析国家财政的现状后指出:“目前,我国的‘两个’比重,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安全”,“国家集中尽可能多一些的财力,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此事要有紧迫感”。他把提高“两个比重”问题的重要性提到了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关系国家统一、稳定和安全的高度,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四是要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江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肃国家的财经纪律,加强税收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这一重要指示,对于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税秩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五是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财政工作能否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财政部门能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在于财政干部队伍能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江总书记把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向全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财税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从思想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得力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关心与重视,体现了江总书记对广大财税干部的殷切希望。

江总书记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指导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各级财政部门在组织干部学习时,要联系思想,联系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做人民公仆的观念,把江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到财政工作中去,树立新时期的理财思想,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

二、以“三个代表”思想和财税研讨班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和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财政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机制基本建立起来;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出现了重要转机。这一切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前财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贯彻落实江总书记重要理财思想,主要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在不断完善财政收入体系的同时,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规范收支管理,更有效地满足公共需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一)深化财政支出改革,创新支出管理机制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运行的两个方面。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收入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就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而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就难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是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加,但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明显滞后,支出管理手段和方式在许多地方仍然沿袭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做法,管理松弛,监督乏力,损失浪费严重,既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又不利于反腐倡廉。因此,我们必须从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支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支出管理摆到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约束有力、讲求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支出管理新机制。

一是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是满足公共需要,也就是要保证国家安全和政权建设的需要,保证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保证那些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需要。对这些关系公共需要的重点支出,各级财政部门尽了很大努力,给予了很大支持,但力度还不够,还满足不了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政支出结构还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不少应由市场和社会配置资源的项目,仍然大量地使用财政资金,使我们不能集中财力,保证重点需要。今后,各级财政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下决心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经营性发展项目、应用性研究项目以及可以利用社会资金发展的事业,财政资金都要逐步退出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一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财政安排的企业亏损补贴、税收先征后返以及对某些企业的税收减免等,都要认真清理,逐步缩减,某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也要大力压缩。这样,才能集中资金,保证公共支出需要。

二是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目前,多头开户与分级拨付的支出方式,造成拨款环节过多,管理分散,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问题非常严重。据国家审计署审计, 从1997 年到1999年上半年,地方挤占、挪用扶贫资金43.43亿元, 占被审计扶贫资金总额的20.43%,有的用于建房、买车、弥补经费, 有的用于平衡财政预算,有的擅自借给其他部门有偿使用,还有的转移资金、改变资金投向、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挤占、挪用资金之多,性质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在收入管理方面,某些征收和监督部门设立收入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有的甚至对缴入国库的财政资金实行自批、自退、自用,造成财政收入流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收支管理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大力清理各部门银行账户,取消一切收入过渡账户,将所有的政府财政性资金按预算级次全部集中到国库账户。所有收缴的财政资金都要直接缴入国库;未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准擅自退付;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通过预算安排,并由国库直接支付,以加强财政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强化预算管理,实行部门预算。要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要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把各部门、各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置于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之下。要大力推行规范化的政府采购制度,并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做到公开、规范、公正、透明,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分散采购、重复采购、盲目采购、收取回扣等问题,遏制腐败现象,节约财政开支。各地财政部门要适应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适时调整和不断完善内设机构和职能。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财政改革的重点。财政部去年开始的试编部门预算、提前编制预算、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等项改革,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有关单位的好评。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要按照上述改革思路,认真试点、积累经验、逐步规范、全面推开,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问,在全国范围内使这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完善税费制度,健全收入机制

当前,各种行政性收费项目过多、过滥,以费挤税现象相当严重;竞相搞税收优惠、先征后返等不规范做法,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削弱了税收的调控功能,也制约了“两个比重”的提高。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税费改革,完善税制等措施,建立一套体制健全、分配规范、征管科学、增长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和征管制度,切实加以解决。要按照减轻负担、完善税制、规范分配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不同领域的税费改革。要进一步完善税制,重点是:(1 )完善增值税制度,逐步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2 )规范消费税税基,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完善征税办法。(3 )完善所得税制度,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国有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享,逐步调整区域性、鼓励性和照顾性税收优惠。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4 )通过运用关税配额、完善关税计征方法等措施,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进出口关税制度。(5)清理和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上述改革, 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税收制度。同时,建立起基础管理扎实、征管手段先进、征管查相分离、寓执法于服务之中的税收征管新模式,堵塞漏洞,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改革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加上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收缴体系,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标准,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建设,尽快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项关系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巨大工程。在这项工作中,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一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和缴费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参与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支付标准和水平,既要保证社会保障对象的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又要与社会保障资金收入水平相适应;三是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比重,并研究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减持国有股、扩大发行彩票等办法,开辟新的筹资渠道,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四是强化社会保障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坚持“收支两条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统筹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当前,要针对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转移支付、补贴等各种财政手段,发挥财政政策见效快、导向作用大、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等优势,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一是要进一步发挥财政对总供求的调节功能,及时总结实施财政政策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严密监控经济运行,加强分析研究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掌握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二是运用好国债投资等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三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四是充分运用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政策工具,对社会不同成员、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缓解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五)坚持依法理财,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坚持依法理财,就是使国家财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财政收支活动的规范化,做到“取之有据,用之有道”。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多层次、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体制。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在财政部门内部,要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检查的经常化、规范化。二是充分发挥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各级财政的力量和作用,强化对各预算单位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委派制的试行办法,强化会计监督。四是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规范和发展社会监督。五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使各项监督工作有法可依。

以上这些改革思路,是财政部党组在深刻领会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财税研讨班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提出的初步设想,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全面规划,整体部署;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同心同德,上下联动;培养人才,带好队伍,力争用3至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公共需要、收支管理规范、宏观调控有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新机制。

三、做好下半年财政工作,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重要转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经济效益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需求回升,对外贸易出现高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 工业增加值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集体和个体)增长12.1%,外贸出口增长38.3%,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的良好势头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是完全正确的。1998年下半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增发了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在年初预算安排发行500亿元国债的基础上,又增发了600亿元长期国债,专项用于增加投资和技改贴息,同时制定了鼓励投资和扩大出口的税收政策,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今年,预算安排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并全面执行去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投资和消费,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就不会有今天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国民经济增速回升,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国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比较好。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6240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比去年同期增加946亿元,增长17.9%;全国财政支出5838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90亿元,增长25.6%。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是:各地区收入增长很不平衡;一些财政收入项目完成不理想,欠税、骗税又有所抬头;财政支出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各项财政改革虽然已经启动,但各地进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阻力和困难。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一手抓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手抓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把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继续贯彻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要认真落实国债配套资金和抓好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继续坚决按国务院确定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及时拨付国债资金,国债资金应主要用于在建项目,力争尽早发挥效益,原则上不搞新项目。技改项目也要认真选择、科学论证、谨慎决策,突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绝不能变相搞重复建设。要针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的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的专项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中央财政将在近期选择部分国债重点项目实行国库集中拨付试点,即项目单位按照批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工程进度,提出拨款申请,经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核,由项目主管部门报财政部审核后,国库直接将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不再通过主管部门层层拨付资金,以减少拨款环节,缩短资金在途时间,避免资金沉淀,防止挤占、挪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同时,要加强对国债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总结经验教训,作好偿债准备。

(二)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推进税费改革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强化财政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央财政改革了预算编制办法,调整了部内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组织开展了中央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做了充分准备。一些地区还积极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和税费改革试点,等等。这些改革对规范财政分配,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半年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要扩大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部门预算是预算编制改革的方向。明年中央财政要继续细化预算编制,要确保落实。各地都要细化预算科目,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对预算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制定各部门定员和经费定额标准。二是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努力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从明年起,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三是积极推进税费改革。车辆和道路费改税的方案已经拟定,法律程序也已完成,将择机出台。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确保已公布取消的部分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得以贯彻落实,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费改税,已在安徽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点,其他一些省区也选择了个别县市进行试点,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改革办法,稳步推进。其它各项税费改革的准备工作也要抓紧进行。四是研究完善税收制度,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三)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增长势头

今年下半年,要切实抓紧组织收入工作,要下大力气确保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继续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工作方针,依率计征,严格执法,坚决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纠正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不得擅自减税、免税、缓税。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征管部门改进和强化征管手段,深化征管改革,加大稽查力度,大力清缴欠税,严厉打击各种偷税、骗税、逃税行为,尤其要坚决从重从快打击内外勾结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集团。要强化对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征管,调节分配,增加收入。

(四)努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要继续加大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各级财政的超收收入要首先用于确保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一是要切实落实财政部、人事部和中编办联合下发的《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确保公务员工资按时发放。同时,要重点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发放。在严格定岗定员的基础上,从10月1日起, 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也实行财政管理、银行发放。有条件的省份,应做到行政事业单位同步实现财政统一工资发放。财政部将加强库款调度力度,帮助一些困难地区解决季节性收支不均造成的工资难以正常发放的问题。二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增加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确保“三三制”财政负担部分及时足额到位。对一些特别困难的企业,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适当增加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的补助。三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支农、教育、科技等项重点支出,实现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四是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包揽过宽的问题。抓住地方机构改革有利时机,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严格控制事业经费。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凡是能够迈进市场取得稳定收入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削减财政拨款。要逐步减少对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中央财政将认真清理规范各项专款,确保社会保障、大江大河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补充粮食风险基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等重点支出需要。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对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款项要下决心砍下来,切实做到该保的保,该压的压。调整支出结构的成果,要反映到明年预算中。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牢固树立节约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之风,勤俭办一切事业。地方财政要坚持收支平衡,不出赤字。

(五)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严格财政监督管理

今年以来,财政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新《会计法》已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注册会计师法(修订草案)》等一批重要的财政法律法规已起草、审核上报。在健全财政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严肃财经法纪。一是要大力实施《会计法》,进一步完善“统一报表”工作体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严厉打击假凭证、假账册、假审计等违法行为。要按照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抓好《会计法》的宣传、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所辖单位执行《会计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敢于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同时,要研究完善制度,加强源头控制。通过检查,真正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二是要进一步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已率先合并,实行统一管理。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加强廉政建设的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加快合并进程,加快脱钩改制工作的步伐。要规范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强化行业自律,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高效的中介服务。三是要继续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要严格审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进一步做好财政专户管理工作,加强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行账户登记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办法,坚决做到罚缴分离、票款分离。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国务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已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尽快制定将5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四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监管,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六)编制好财政“十五”计划纲要

这是今年各级财政的重点工作之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十五”计划纲要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实事求是地编制好本地区财政“十五”计划纲要。重点应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目标要求,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增强对财政收入的科学分析和预测,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突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

当前,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财政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关于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搞好业务学习,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一心一意为人民当家理财的财政干部队伍。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三个代表”思想和财税研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_财政支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